第一章 黄山——情人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黄山
中国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秦时称黟山,唐天宝六载(747)敕名黄山。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遣产”名录,蜚声中外,令世人难忘。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
黄山山脉东起绩溪县的大嶂山,西接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具体位于东经118°1度,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154平方公里。年均降雨量米,年均气温7.8℃,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黄山,古称黟山,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轩辕黄帝曾在黄山炼丹羽化升天的传说,唐明皇敕改黟山为黄山。它地跨市内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现划入黄山风景区的154平方公里,是号称“五百里黄山”的精华部分。
黄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旅游风景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黄山有名可数的7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是黄山的三大主峰,海拔高度皆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并以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呈现出典型的峰林地貌。山登上一千八百多米的高处纵览,山中奇峰汇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峥嵘崔嵬。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弥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赋予它超凡脱俗的品质,塑造出它威武雄壮的气概。在黄山的面前,时空变得狭小,沧桑变得平淡,它是大自然的骄子,独领天下奇山的风骚。故而当之无愧地赢得“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徐霞客语)的崇高赞誉。这里,千峰竞秀,有奇峰72座,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气候温和,年均温16.3℃,四季都有奇丽的景色。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故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誉。黄山景观集中在东到黄狮党、西至小岭脚、北起二龙桥、南及汤口镇的面积154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著名胜景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溪、三瀑、二湖。主要旅游区有温泉、玉屏楼、北海、云谷寺、松谷庵、钓桥庵六个风景区。
黄山四季景色各异,晨昏晴雨,瞬息万变,黄山日出、晚霞、华彩、佛光和雾淞等时令景观各得其趣,真可谓人间仙境。
黄山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种类繁多。植物种类2000多种,属于中国国家一类保护树种的有:香果树、金钱松、黄山松、黄山杜鹃、望春花、小果青钱柳等。黄山动物种类300多种,有梅花鹿、黑麂、毛冠鹿、苏门羚、长尾雉等14种中国国家级保护的珍贵动物。特产黄山毛峰茶。
黄山阴雨天多,云雾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摄氏20度左右。年均气温7.8°C,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毫米。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在海拔630米的温泉区,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
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我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古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因此历史上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辞海》的单列条目中,徽州名人有50多人,列全国各州府之首。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中进士542人,举人多达1513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宰相”、“四世一品”者并不鲜见。明清时代徽商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贾而好儒,“官、贾、儒”三位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历史上各种人才应运而生,学术研究异彩纷呈。例如,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军机大臣许国(历仕明嘉靖、隆庆、万历)、曹振镛(历仕清乾隆、嘉庆、道光),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漱芳,著名戏剧家汪道昆,医学家汪机、汪昂,徽墨、歙砚高手李廷珪、李少微,新安画派的创立者和近代著名代表渐江、黄宾虹,哲学家戴震,理财家王茂荫(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珠算大师程大位,近代教育家、学者有陶行知、胡适,音乐家张曙,还有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郑复光,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近代法学家徐谦等,都是徽州人。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派建筑、徽雕、徽刻、徽剧、徽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现已发现地面文物4900多处,其中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45处。直至今日,黄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桥、古塔、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犹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大博物馆。
2.情人谷
黄山脚下有个情人谷。据说1988年,上海36名男女青年到黄山游览,邂逅于山脚下的翡翠谷。当时此景区尚未开发,道路坎坷。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搀扶,克服了种种艰难才得以走出峡谷,回上海后,有10对结成了终生伴侣。后来翡翠谷就得到了情人谷的称呼,成为有情人游黄山必去之处。
翡翠谷彩池群的被发现,被世人惊叹为"梦境"、"仙境"、"幻境"。
黄山东海最长峡谷,名曰翡翠谷,纵深20公里,溪潜谷底,玉溪流碧,100多个大小不一的潭池,流淌着缤纷,瀑布、竹海、绿竹、飞水,交辉间神韵颇有些眼熟,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竹林斗剑的水潭,是此地也,云绸流瀑,爱亭在侧,晶明的翠玉洒落谷中,似美丽的爱情洒满人间。有情人会于情人谷,成双结对,情人桥上情人过,恋亭“爱石”寻幽情。
翡翠谷不仅风景如翡如翠、充满诗情画意,就连景点的名字都艳丽旖旎:天女练、绫罗池、鸳鸯池、爱亭、玉环池、相思亭、霓裳瀑、情人桥、花镜亭、情缘亭……入门不久便是情人桥。桥上锁满了游览至此的有情人用以表示永结同心的连心锁,密密麻麻,满桥皆是。锁分中外,有爱存寰宇之妙趣;有些锁错综缠绕,如同两心相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向里走,山涧边一个巨大的“爱”字横卧地面,似是昭示此谷的主题。
翡翠谷中有大大小小美如翡翠,丽若彩珠,流光溢彩,灵秀绝伦的潭池达一百多个,被人们赞为“人间瑶池仙境,天下第一丽水”。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黄山”的主要观之一。“未游过翡翠谷彩池者,不能称到过黄。黄山之雄奇,见于莲花、天都,黄山的美梦必从翡翠谷彩池中浮出。”
黄山脚下不远,谭家桥镇有个普仁滩,距离翡翠谷10公里,黄山东海第一漂之称,水上漂流,沙滩游戏,滩边烧烤,宜动宜静的休憩之所。
翡翠谷最奇在于水色,源于炼丹、始信、天女诸峰和石笋杠的碧玉溪水,经石英砂过滤净化,清澈无比,进入谷中,或泻落成瀑,或汇聚成池,或穿石伏流,或在峡中飞驰,忽断忽续,忽急忽缓,忽聚忽散,忽动忽静,石与泉默契和鸣,光与色律动震撼……面对宝蓝的水色,碧绿带青,阳光熠熠,有情人心醉,无情人不免也心驰荡漾。翡翠谷瑶池仙地,眷顾着天下有情人,若还是单身的人士,赶着七夕节向仙女乞求姻缘吧。翡翠谷的味道便成了可以品味的香醇。
3.黄山四绝
一、黄山奇松,破石而生,傍崖生长、千曲枝虬、苍翠挺拔。
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且不说那展翅欲飞的凤凰松,玉麒腾跃的麒麟松;也不说那轻歌低吟的竖琴松,缠绵亲妮的连理松。单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无名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
正因有了遍布峰林沟壑的黄山松,于是,黄山的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
黄山松:黄山松原本为油松,只是由于黄山的自然条件产生了变异,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种。
莫看黄山松苍劲挺拔,秀态惊人,但它自下而上的环境却万分艰辛;许多奇松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体花岗岩的裂隙之中;因峭壁陡滑,雨水难留,为寻找水源,根部要不断潜入岩体深处有水的断层,所以根的长度往往超过树身数倍。此外,根部还要作这样艰苦的努力,将岩石中的氮、磷加以点点滴滴地吸收,并把其中肉色长石里的钾取为已有。就这样,黄山松居然活下来,扎扎稳稳地立足在坚固的岩石上,不仅风撼不倒,雪压不断,而且根深叶壮,四季常青。
黄山松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或倚岸挺拔,或盘曲虬劲,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巨松高数丈,小松不盈尺,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让人称奇,奇得让人叫绝。
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为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质和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叶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被黄山松吸收,这样黄山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由于大部分黄山松都有是依峭壁而生,植物天生的喜光性,向阳性和求取水份的本能,使得黄山松的枝枒都明显地向一边倾斜。正是因为地理环境和阳光、云雾、风霜等气候条件的影响,造化出黄山松千姿百态的奇状。
黄山松是黄山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黄山列入《世界双遗产名录》,其中有54棵古树名木被列入了《名录》,这54棵古树名木中有32棵就是黄山松。
人们来到黄山,不仅能感受到黄山松的美丽,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精神,黄山松精神不就是民族精神吗?不就是时代精神吗?
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
二、黄山巧石,灵幻奇巧,形像逼真,若静若动,一步一景。
黄山怪石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在波澜壮阔的峰海里,争相崛起的无数巧石,好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熠熠闪光的明珠,把黄山胜景打扮得分外绮丽。这些巧石形态别致,意趣无穷。大者石林耸峙、石笋罗列;小者玲珑剔透,造化精妙,巧中见怪,怪中有巧。有的酷似珍禽异兽,有的宛若各式人物,有的形同各种物品,有的又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而命名。在黄山峰林中,巧石怪石星罗棋布,遍地皆是。有名可指的就有一百二十余处,它们巧夺天工,妙趣横生。而且巧石多与青松为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图画。这些巧石,大的就是一座山峰,小的如同盆景古玩,它们因以酷似的形态和优美的神话传说结合在一起,使得个个有画的蕴含,诗的韵味,可谓形神兼备,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令人心驰神往。
怪石是如何形成的呢?黄山花岗岩岩体因受内外因素作用,沿垂直断裂长期崩落风化,形成了众多的陡峭群峰;其规模较小者,便风化成石柱、石林、而沿立方体或长方体节理风化则成浑圆或带有棱角的“石蛋”。这些石峰、石柱、石蛋,因岩体和风化条件的差异又导致形态各异,千奇百怪,成为黄山最为奇特的景观。
黄山怪石有垂直、水平、不规则纹路,经大自然千百年的风化,经历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洗礼而形成。它遍布前山、后海、幽谷、峰峦、峰之巅,崖之缘到处都有它千奇百怪、惟妙惟肖的身影。黄山怪石还要靠观赏者用心去读,用情去悟,才能发现其潜在美,动态的美。感觉似与不似妙不可言的艺术形象。
三、黄山云海,瑰丽壮观,聚散奔突,排山倒海,变幻无穷。
黄山云海黄山因山大峰高,谷深林密和雨水充沛等自然条件,一年四季均有云海可观。按山区云海形成的区域割分,有北海、西海、东海、天海、前海(即南海),故黄山又称“黄海”。黄山一年之内,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云蒸霞蔚之中。每当云海出现,波澜半阔,一望无边,千条深谷,万道山梁,一起淹没在云涛雪浪中,正像古诗中所描写的:“处处真成银色海,青青独峰高。”如果天将破晓,云海与日出兼而有之,那云海之上便金流银,使百里黄山更加辉煌。
黄山云海奇观
云海是山岳风景的重要景观之一。所谓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故称这一现象为“云海”。其日出和日落时所形成的云海五彩斑斓,称为“彩色云海”,最为壮观。
黄山地处皖南山区的中部,地形崎岖,幽壑纵横。景区内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峰众多,而莲花峰(1864米)、光明顶(1860米)、天都峰(1810米)三大高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且黄山主要游览景点大多在海拔1600米左右,因此,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游客即可较为容易的观赏到这一奇观。黄山周边的枯牛降、清凉峰、齐云山都可看到云海,但以黄山云海为最奇。云海也是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一。
狮子峰云海
云海的形成,有其原因和规律。黄山山高谷低,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水分不易蒸发,因而湿度大,水气多。雨后常见缕缕轻雾,自山谷升起。全年平均有雾天250日左右,真可谓云雾之乡。黄山云海是由低云(云底高度低于2500米)和地面雾形成的。低云主要是层积云,这是其特点。黄山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间,有97%的云海由层积云形成,只有3%由层云或雾形成。6至9月,有淡积云和浓积云形成的云海,约占这个时期云海总数的6%。
排云亭观云海-霞光映照下的西海
冬、春季节,大气中低层的气温低,层积云的凝结高度低(约在800~1200米之间),冷空气活动频繁。过程性天气活动明显,在雨雪天气后,常出现大面积的好云海,尤其是壮观的云海日出。入夏后渐进梅雨季节,随着气温升高,云的凝结高度升到1500米左右,云层高度超过或接近大部分峰顶,这时候云雾笼罩,不易看到云海。7月至8月份,为黄山盛夏,这段时间常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上升,低云的凝结高度也上升到全年的最高度。山的阴面,湿度大,容易形成对流。上午到午后,山头周围常有淡积云和浓积云形成,但由于云层高于峰顶,因而云海少见。在傍晚或早晨,偶而可以看到由积云、层积云形成的云海,但由于环流影响,极易破坏,云海维持的时间较短.入秋以后,约9月至10月份,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低云的凝结高度也随之下降。冷空气过后,常出现层积云较高的大面积云海。
黄山云海,特别奇绝。黄山秀峰叠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气流在山峦间穿行,上行下跃,环流活跃。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清休宁人吴应莲的《黄山云海歌》有诗句云:
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
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揖随波漾。
风渐起兮波渐涌,一望无涯心震恐。
山尖小露如垒石,高处如何同泽国。
正是反映了黄山云海千变万化所形成的种种奇观。如至风平浪静之际,则白云茫茫,一铺万顷.无数的山峰,被白云淹没,只剩下几个峰尖,象是大海中的岛屿。清人江鹤享有诗曰:
白云倒海忽平铺,三十六峰连吞屠。
风帆烟艇虽不见,点点螺会时有无。
倒海翻江涌双笋
描述的就是黄山云海风平浪静时的情景。但转瞬之间,又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尤其是在雨雪之后,日出或日落时的“霞海”最为壮观。太阳在天,云海在下,霞光照射,云海中的白色云团、云层和云浪都染上绚丽的色彩,像锦缎、像花海、像流脂、美不胜言。从美学角度观察,黄山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其洁白云雾的飘荡,使黄山呈现出静中寓动的美感。正是在这种动静结合之中,造化出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人间仙境。
四、黄山温泉,常流不息,水温适宜,可饮可浴,治病健身。
黄山温泉黄山有泉15处,其中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位于黄山海拔850米紫云峰下的温泉,水质以含重炭酸为主.又名朱砂泉,无硫,自唐代开发以来,以享誉千年。相传轩辕皇帝曾在此沐浴,须发尽黑,返老还童。据科学测定,泉水终年温度在四十二摄氏度左右,清澈甘醇,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阴离子和人体所需的铝、镁、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可饮、可浴、可医,对医治人体的消化、神经、心血管、风湿皮肤等病症和消除登山疲劳均有显著的疗效。“饱浴之忽饥,醉浴之忽醒,郁浴之忽舒,昏浴之日月开朗,劳浴之营味安和”,温泉、奇松、怪石、云海并称黄山四绝。“五岳若与黄山比,犹欠灵砂一道泉”。一九七九年邓小平来黄山视察,沐浴温泉之后,兴然题道:“天下名泉”。
黄山温泉喷流不绝,似琼浆玉液,清澈如镜,与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并称为黄山四绝。黄山温泉位于悬岩之下,泉水清洌。关于黄山汤泉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周书异记·神仙传》云,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受胎息于容成子,吐纳而谷神不死。获灵丹而浮丘翁,遂思超溟渤,游蓬莱。乃告浮丘翁曰:“愿抠衣躬侍修炼。”浮丘翁曰:“择贤而师,学必精奥;栖隐胜地,业则易成。炼金为丹,必假于山水,山秀水正,其药乃灵。东南黟山,据得其中,云凝碧汉,气冠群山,神仙止焉。地无荤辛,境绝腥腐,古本灵药,三冬不凋,名花异果,四季皆有。山高木茂,可为炭以成药,迸泉直泻,状如飞布。下有灵泉,香美清温,冬夏无变,若能斋心洁己,沐浴其中,饮之灌肠,万病皆愈矣。”黄帝遂命驾,与容成子、浮丘翁同游此山。
五、冬雪
冬天游览过黄山的朋友都知道,黄山的冬雪可称得上是大自然的上乘之作,是精品中的“极品”,是当之无愧的黄山“第五绝”。
黄山冬雪不同于北国的冬雪,它不是那种厚重严实,能把大地包装成一片银白,并且持久不化的雪,黄山的冬雪,妙就妙在与黄山的松、石、云、泉巧妙而完美的结合,象魔术师一样在短时间内把人们熟悉的美景变了个样。
冬天的黄山,是一个多雪的世界,更是一个多情的世界。轻盈而多情的雪花纷纷扬扬,夹带着云雾,伴随着山风,在黄山的山峦上追逐,在山谷中飞腾。
雪花飞上了千条巨壑,飞上了万座峰岗,千峰万壑接受了冰雪的洗礼,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古人形容说:“一夜寒风起,万树银花开”,雪后的黄山,银妆素裹,玉树琼枝,满目琼楼玉宇,观之如痴如醉。
雄伟壮丽的黄山,挺拔秀丽,冰雪又给她增添了无限的风采。劈地摩天的天都峰,宛如银妆素裹的神女;隔壑相望的莲花峰,如同一朵盛开的雪莲;九龙峰也变成了一条蜿蜒腾飞的玉龙,飞舞在黄山的云海之上;西海群峰奇异的石林,像一尊尊身着素服的神仙,聚集在峰头之上。冰雪覆盖的狮子林,银峦相拥的玉屏峰,构成了一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绝妙画图。
黄山自古云成海,云赋于黄山冬景无穷的魅力——奇妙的雾松、雪松、树挂,把黄山妆扮得如同一个珊瑚盛开的世界。

雪,为黄山注入了冰雪的赤诚,更为黄山融入了冰雪的忠魂。
神奇的黄山之冬,为游人辅展了无数幅难以忘怀的画卷,为艺术家提供了数不清的创作灵感。最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12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来黄山检查指导工作,在领略了黄山作为联合国命名的双重遗产的厚重品位的同时,更对黄山冬景惊叹不已,一场大雪使他对黄山冬游的潜力有了新的估量,他高兴地说:“对于黄山冬季旅游,我来之前还不太了解,现在看来很有发展前途,黄山本来就很美,冬雪更为黄山的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黄山的同志一定要组织力量把冬游作为一个旅游项目开僻出来,尽快宣传促销出去,谈到这里,他还诙谐地说:“你们可以把我作为推动黄山冬游的广告嘛!”
热情好客的迎客松已在风雪中伸出热情的臂膀,冬日的黄山,向中外游人发出了圣洁的请柬。
4.黄山日出
黄山距东海400公里,山势高峻,最高峰海拔1864米,千峰万壑,云海常铺,是观日出的好地方。
凌晨,从清凉台或狮子峰顶遥望东方,湛蓝的天空,像是抹上几笔白色的油彩,此时周围的世界还处在一片混沌之中。天边的鱼肚白逐步在扩大,亮度在提高。逆光中的山尖,有如碧玉一般,晶莹透明;谷底还是黑黝黝的,什么也分辨不情。天边出现了薄薄的云层,一刹那被染上了红、紫、橙、黄、银灰等各种色彩。烟云雾露,悄悄消退,山形倒影,时隐时现。突然从海空交接处跳出一个红点,继而变成弧形红线,在冉冉上升中变为半圆。起先是小半个、半个、大半个;霎时猛地一跳,整个儿跳了出来。这一跳,是一次多么不同寻常的飞跃,奇景出现了:一轮红日从两峰间冲出波涛,顿时光芒万丈,霞光瑞气,照彻天际。云海中的峰岛,身着彩霞,闪烁异彩,令人眼花缭乱。整个世界都沫浴在太阳那无穷无尽的光华里。如果观日出的位置凑巧,可以看到一株黄山松的剪影正落在红亮的圆盘之中,饱览“红日峰间出,奇松日中生”的奇景,那算是一生中幸运的事。
清凉台前观日出
安徽六安人高一涵游黄山观日出,有诗云:“六六峰头曙色开,清凉台上瞰蓬莱。一轮红日凌云起,万仞朱崖照眼来。”此诗描绘的就是暖色初开时在清凉台上观日出的情景。其实黄山观日出的地点不止北海,在西海门观日出也算一佳处。
云涛汹涌托日出,送客松独展英姿
而日出之前的霞光也同样令人称奇。霞光照射在黄山主峰绝顶之上,反射出一种桔红色的光辉,它在黎明前万峰皆伏,一灰千顷的黄海中,显得特别辉煌夺目。“彩泼莲花”的奇景就是突出的代表。莲花峰是黄山第一高峰,也是华东地区的最高点。雨后初晴,晨曦微露。莲花峰顶最早接受旭日的洗礼,霞光从东海由低向高照射莲花峰顶。阳光由微红变成赤红。由于花岗岩体接受日光的照射及其反光特性,整个峰顶,奇丽无比。若从玉屏楼方向遥望,恰似一幅彩泼莲花的奇特图画。
因为黄山是“八百里内形成一片峰之海,更有云海缭绕之”的奇山,所以在黄山既能看到“群峰拱日”的美景,又能欣赏“云海日出”的斑斓。但要想看到这两种景色,必须选择好最为理想的时间和地点,才能如愿以偿,一饱眼福。一般说来,应立于地势高旷向东之处,这样视野既宽又远,可以看到或拍摄到太阳跃出地平线或云海面上的瞬间情景。黄山看日出的最佳地点是:曙光亭、清凉台、狮子峰、丹霞峰、始信峰、棋石峰、贡阳山、光明顶、白鹅岭、石笋峰、玉屏峰、莲花峰、天都峰等处。最好的时间是:春季清晨5时30分至6时,夏季清晨4时40分至5时10分,秋季清晨4时50分至6时20分,东既清晨5时30分至6时。观日出因为游人多,地方狭小,请游客一定要注意安全。
5.黄山四季
在黄山,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和平原地区不一样。在气候,通常是指一年当中平均气温在22℃~10℃之间为春季和秋季;22℃以上为夏季,低于10℃的为冬季。如按这个标准,黄山的4~6月为春季,7~8月为夏季,9~10月为秋季,11~3月为冬季.黄山不仅平均气温较低,而且由于黄山地势高耸,其温度又随地势升高而递减。半山寺、云谷寺一线以下,四季还较分明;其包括光明顶、玉屏楼、北海),春、夏、秋三季只有140天左右,其余皆为冬季。黄山季节还比平原来得迟。“高处不胜寒”,黄山冬冷历时长,春天姗姗来晚。从山麓向上,一般每垂直升高100米,入春期约推迟三天。温泉4月3日进人春天,而光明顶要推迟到5月13日。唐代白乐天《游庐山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人形容的也正是山区与平原在季节上的差异。
黄山四季皆胜景,黄山的景色不仅一年四季,甚至一日四时,都有不同,黄山的美,就是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中让游人着迷,如果您想了解黄山的全貌,那么,就应该选择一年的不同的季节,在这自然造化中去领略黄山,感受黄山。
黄山春光
“山外春归百花阑,山中四月春初度”。四月的黄山,山麓已经是芳草萋萋,野花艳艳,秧苗茁壮,桃花落尽;山腰却涧草犹短,杜鹃始华,桃花初开。而黄山的高山峰顶,气候尚寒,春意姗姗来迟,青草才抽芽,花卉才含蕊。这种季节来临的早晚,花期先后的不同,是由海拔高度的差异造成的。高山峰顶上春意闹的景象,要比山下迟一、二个多月才能见到。那时山顶上正值黄山杜鹃的花期,五至六月份,黄山杜鹃花盛蕾多,有时一个枝头能开十几朵,几十棵成片分布,形成花海。或大红,或粉红,灿若朝霞。所以清人有"杜鹃开向春光后,烧遍峰头万树红"的诗句。除杜鹃外,山顶上还可看到一种玉洁冰清的花中罕物,那就是花色纯白,花蕊嫩黄的天女花。在散花坞中,在清凉台旁,便可看到其隐迹幽谷、超凡脱俗的芳姿。当杜鹃、天女花,花时将过,落英缤纷时,映山红及时地绽放了,一簇簇、一丛丛,红艳艳,把山顶春的景致丰满了,延长了。
黄山春光以妩媚动人见长。全身着绿,青翠欲滴;万花盛开,娇艳无比;百鸟欢唱,悦耳怡情。因此,春天乃游览黄山的最佳季节之一。
黄山夏凉
翠美的黄山,在南方来的暖湿空气的吹拂下,于7月份进人夏季。但黄山高处全年无夏日。温泉区6月29日入夏,夏季56天。半山寺、云谷寺要到7月20日才入夏,云谷寺夏季26天,半山寺夏季仅有8天。半山寺以上,全年没有夏季,只有冷季(冬)和暖季(春、秋)之分,光明顶、玉屏楼和北海,都是冷季长达7个多月,而暖季还不到5个月。“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描写的正是黄山这种气候清凉的情况。盛夏季节,黄山7月份平均气温为20.7℃(比平原区低7℃左右),8月份平均气温为20.3℃(比7月份低0.49℃左右)。7、8月份平均气温,温泉区为24.9℃,云谷寺22.9℃,半山寺只有20.9℃,北海则只有18.7℃。白日可凉爽无汗,晚间盖被方能入睡,且无蚊虫叮咬。黄山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
夏日的黄山,峰峦苍翠欲滴,幽谷浓荫覆盖,林间百鸟鸣噪,一派盛夏的风采。登山途中,绿树与青藤互相缠绕,织搭成一个个天然的“凉棚”,坐下小憩,观山赏景,阵阵凉风袭来,令你登山的疲劳顿消。夏天的黄山日出更为壮观,跃出的红日似一枝火种,点燃了天宇,也点燃了山峰和树木,仿佛整个世界都沐光溢彩,灿烂辉煌。盛夏的黄山,更有那看不尽的飞瀑,数不清的流泉,特别在暴雨过后,黄山就成了水的世界,水为黄山谱写了一曲曲激昂的乐章。夏日的云海虽没有秋冬云海那样沉着、浑厚,但也别有一番潇洒、清丽。在云雾的动静中,有时还可见到绚丽的彩虹,如一座七色彩桥,架在两峰之间。日落并不比日出逊色,火红的晚霞为夏日的黄山披上一层灿烂的暮色,令人如痴如醉。
山顶的七、八月的平均气温为白天可凉爽无汗,晚间盖被方能入睡。清人曹文值有“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的诗句,描写的正是黄山这种气候清凉的情况。黄山确实是个理想的避暑胜地。泉流纵横交错,淙淙作响;瀑布飞流直下,声若雷鸣;池潭水涨满溢,澄碧清凉。元末明处歙人、隐居不仕的鲍深有《祥符寺避暑》诗云:“森森古木覆苔阴,四顾苍山一径深。六月长廊不知暑,飞泉终日响潮音。”今人亦有诗云:“绿满黄山夏更幽,清岚往复壑间流。登高快胜穿空箭,避暑凉生碎玉楼。出岫寒云常步雨,藏风深谷早交秋。长廊夜话无蚊扰,仙境蓬莱任遨游。”
夏之黄山,是一幅幅浓绿的画,是一杯杯清凉甘甜的果汁,更是一曲曲跌宕起伏、婉转悠扬的乐曲。
黄山秋色
夏去秋来。黄山的秋天,来得早。8月份,平原地带天气炎热,黄山已开始渐渐进入秋季。秋天的黄山别有一派胜景:蓝天白云,秋高气爽,丹枫似火,草深果黄。“更有秋容写不得,白云碧汉映丹枫。”明徐霞客也因此赞美黄山秋景:“枫松相间,无色纷披,灿若图绣。”今人亦有诗云:“壑远潭清水亦香,黄山缥缈惹仙藏。琼林萧瑟寒光紫,翠雾迷蒙瘦菊黄。雁过高峰松碍翅,袁尝野味果充肠。微丹落叶飘飘舞,碧幛晴空万里长。”
9月份,北方冷空气逐渐增强,月平均气温就降到12.9℃,比8月份降低了7月份气温继续下降,月平均气温只有11.7℃,离冬季已很临近。
可以说,黄山的秋天是色彩最为缤纷的季节,如同一幅重彩的油画。秋天也游山的好季节,因为这时气候凉爽宜人,景致色彩斑斓,更大的好处是,晴空少雨,空气爽净,能见度好,无雨雾之扰,不用担心看不到黄山的奇观胜景。
黄山冬雪
黄山冬来早,冬季时间长。温泉区11月9日入冬,冬季155天;半山腰10月中旬人冬,冬季195天;高山顶上,在9月下旬入冬,冬季长达227天。黄山之冬,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北风呼啸,冰雪难耐,令人生畏。其实,这里冬天的气候特点是寒而不冻。究其原因:一则日温差小,一般在摄氏四至六度,而山下周围各县日温差大都在摄氏九至十一度;二则空气干燥,没有阴霾笼罩。从目前看来,冬半年的风景,并无萧条冷落的感觉,往往比夏半年还优美。黄山在一年里有云雾二百多天,而绝大多数的云海日则出现在冬半年。雾凇奇景只有在冬季山上气温达到零下时,雾(云)滴碰撞在树木石块等物体上,方能形成。黄山冬景奇丽动人,冬游黄山别有情趣。
黄山冬日雪景犹为壮观,一派南国里的北国风光。清人王国相有《黄山对雪》歌曰:“黄山峰六六,面面青芙蓉。一夜经天绘,丰姿别样工。或为隋宫女,粉黛三千从;或为商山皓,须发皤然翁;苍松不可辨,夭娇成玉龙。洞口杳无迹,一片白云封。岂是知微目,晶晶天都中?岂是六郎粉,灼灼莲花容?弥天云母帐,匝地水晶栊。怪哉黄山一旦成白岳,三十六峰太素宫。”作者描摩出了黄山风停雪止之后,到处银装素裹,巧石如玉,银峰闪光的奇妙景色。黄山瑞雪过后,整个风景区成了个玉砌冰雕、银妆素裹的晶莹世界。放眼望去,银崖冰峰脉脉,玉龙瑞鳞潇潇;“青松生白发,枯枝吐奇花”;“琼林瑶树相纵横,古柏奇松失苍莽”。这里不仅有皑皑的白雪,莹莹的冰挂,还有雨凇、雾凇等奇景,有时更有云海、佛光等幻像。更值得一提的是,一年之中,绝大多数的云海和日出,出现在冬季。
6.云谷景区
云谷景区位于黄山东部,海拔高度仅890米,是一处地势较低、略显开阔的谷地。宋代丞相程元凤曾在此处读书,故名丞相源。明代文士傅严漫游至此,应掷钵禅僧之求,手书“云谷”二字,此后禅院改名“云谷寺”,久而久之,云谷寺就成了今天的地名了。云谷主要景点有云谷山庄、古树、怪石、“九龙瀑”和“百丈泉”。
云谷山庄坐落在苍松翠竹丛中,四周群山相抱,溪水同流,环境幽静。
既是一座现代化的宾馆,又是一处颇具典型的徽州古民居式建筑群体,楼宇错落有致,小青瓦、马头墙。山庄上侧百米处是云谷客运索道下站房;其旁的登山石道,上可至北海,下可至九龙瀑、苦竹溪。公路可通温泉。
设计师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方向的布局,把山庄建筑群分割成若干几何方块,赋予整个建筑群落以无形的生命.松环竹抱,跨溪临泉,溪曲九回,层层叠瀑,小桥流水,石刻碑群与千年古木共处一隅.以徽州古文化为主调的富丽堂皇的装饰,独树一帜的仿古建筑与巧夺天工的园林有机完美的结合,成为黄山四绝之外的人文一绝.
云谷山庄采用围合空间院落式处理,依山而建,分散布局,傍水跨溪整个山庄以中心服务区的大天井展开,东面是"停云馆",从这里往外看,云海起伏跌宕,雾中山影如画;西面是"枕石轩",凭栏北望,清溪顺顽石湍湍流下,水雾飘浮,碧透空灵;南面是"竹溪楼",大片竹林俏立,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北面为"松韵堂",松林交相掩映,松韵如涛.
整个建筑群大量运用了徽州古民居的符号,如天井,回廊和马头墙的设置.
宾馆拥有标准客房100间,豪华套房2套。设有多种风格中西餐厅、宴会厅等。登山索道近在咫尺,是宾客观光揽胜、休闲渡假的理想的下榻之所。
名贵古树,只有三株:华东黄杉,500年树龄;南方铁杉,800年树龄。这两株树均为常年绿叶乔木,树形雄伟壮观,气宇轩昂。这两棵树同有一种奇特现象,即同一株树上长有两种枝干和两样叶子,既有针叶又有阔叶,一体两物,珠联璧合,别具雅趣。还有一株是高大的银杏,树龄1000年,高26米令人注目。这三株古树均位于云谷寺古庙遗址左侧,华东黄杉1923年被南京金陵大学植物采集团首先发现,引起了植物学家注意和研究,华东黄杉和南方铁杉均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同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树种。
云谷的怪石为“狮子抢球”、“琴石台”、“千古石”等,在巨大的岩石上有多处石刻,如“渐入佳境”、“妙从此始”、“醉吟”、“通幽”等等,据地质学家研究,它们是第四纪冰川遗留的岩石。
“九龙瀑”和“百丈泉”,连同温泉区的“人字瀑”,被称为黄山的三大瀑布。
九龙瀑位于云谷西路上山处,瀑水源于天都、玉屏、炼丹诸峰,汇为云谷溪,然后在香炉、罗汉两峰之间的悬崖上奔流而下,长达300米,整条瀑布共分九折,一折一瀑,一瀑一潭,故名“九龙潭”,
“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这是前代诗人对居黄山飞瀑之冠九龙瀑称赞描绘的诗句。在黄山的香庐峰和罗汉峰之间的千仞悬崖上,瀑布分九叠倾泻而下,一叠一潭,九叠九潭,气势雄壮,曲折多姿。这一著名的九龙瀑,倘在大雨之后,奔腾咆哮的瀑布,声如雷鸣,衬托在翠壁丹岩之上,宛如九条白龙,一条接一条地从天而降,景色十分壮观。
黄山丞相源下段,香炉峰与罗汉峰之间的大峡谷,纵深6公里称龙源,传说是轩辕黄帝养龙的地方。
谷中有众多的天然龙景大观,是龙的世界,从下至上,龙景依次有龙女潭、戏珠池、牧龙池、龙禅院、双龙瀑、青龙涧、九曲峡、九龙瀑、龙舟石、螭龙潭、龙盘岛、虬龙潭、蛟龙潭、天鼓石等,还有大片的原始森林,竹海,及栖息其中的无数珍禽异兽。瀑布历来以其汹涌澎湃、磅礴壮丽之美使豪放者振奋,黄山九龙瀑则更以其“峭壁撑天挂九龙“之奇而令探险者惊魂。九龙瀑与国内外各名瀑相比,以奇取胜,堪称天下第一奇瀑。九龙瀑有“三奇”:
一奇:瀑长600米,垂直落差360米,一瀑九折,一折一瀑,一顿一潭,盘旋飞挂撑天峭壁之上,宛如九条白龙穿云破雾,凌空而降,气势雄伟。大雨之后,山洪暴发,激流翻腾,吼声震天,溅珠飞雨,高达数十米,瀑潭不分,幻似一条接天及地的巨龙,飞舞在青峰翠峦之间。阳光照耀时,更加彩虹飞舞,壮美之态,世间罕见。若久旱不雨,九龙瀑仍流水不竭,潭瀑分明,潭面水色五彩缤纷,幻化万千,或像片片龙麟,或如朵朵牡丹,或似金蛇游弋,艳丽迷人。
二奇:地质结构奇特,冰川遗迹神秘。九龙瀑是U形谷,瀑边潭中更有众多大小冰臼,组成冰臼群奇观。
三奇:黄山之松石峰云水诸奇都在九龙瀑周边别具风采。站在瀑边,可望天都、香炉、罗汉珠峰,飘浮云烟之上;瀑洲原始森林茂密,瀑边崖上奇松遍布,山花烂漫,灵猴戏耍,飞禽鸣趣,构成了九龙瀑的整体美。九龙瀑是龙源中最壮美的景观。龙源中还有其他许多奇特的龙景大观,如龙女潭、青龙涧、龙盘岛、龙舟石、蜊龙潭、虬龙潭等。由此,龙文化在龙源也更具神奇光彩,引出了许多如轩辕黄帝养龙、龙女献珠、龙生九子、画龙点睛、龙女报恩、九龙治水等美丽传说。古代曾有僧人在龙源中建龙禅院。古院尚存遗迹,留有“龙禅院古塔之位“石碑和一间小舍。今将重建龙禅院,作为龙文化展览院。
神奇壮丽的龙源九龙瀑景区,是我国龙文化与黄山自然景观的美妙结合。
龙源中最著名的景观是九龙瀑。位于汤口镇境内,205国道旁,距黄山大门3公里,全长600多米。瀑九折,一折一瀑,一顿一潭,形成九瀑九潭,瀑潭一体,兼有飞瀑和彩潭之双胜,如九龙尽舞,蔚然壮观,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黄山”的主要景观之一,亦是世界第一奇瀑。
在丞相源下,苦竹溪上。瀑水源于天都、玉屏、炼丹、仙掌诸峰,出丞相源,然后在香炉、罗汉两峰间的悬崖上飞泻而下,抛珠溅玉,激流滚滚,一折一瀑,一瀑一潭,转折九次,形成九段飞瀑,九处深潭。飞瀑宛如九条白龙凌空而降,故名“九龙瀑”、“九龙潭”。观赏九龙瀑的最佳地点是九龙亭旧址,最好时间是大雨之后。每当此时,瀑水飞溢,倾泻下折,折而复聚,聚而又折,悬挂于千仞青壁之上,恰似九条白龙腾空飞降,气势极为雄伟壮观。前人曾赋诗赞曰:“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明代杨补也曾咏道:“欲下青峰趾不前,断崖立杖更依然。直看九派飞流下,消人苍茫破作烟。”若久晴不雨,九龙瀑又似游丝练带,细流不竭,清水深潭,碧莹可鉴,另是一番景象。
民间传说东海龙女公主就是从这儿归海的。古时候,古迹溪畔居住着一对无儿无女的老夫妻。一天,老爹爹在香炉峰下挖草药,在苦竹潭里捡到一个闪烁着红光的石蛋。夜里,那石蛋就放在床上老两口身边,不料下半夜“叭拉”一声裂响,石蛋中走出一个红农绿袂的小女孩。小女孩见风就长,变成了十八岁的大闺女,跪身下拜,口中喊道:“爹两口喜出望外,给她取名“水妹”。消息传出。附近一个恶毒财主赵吝啬,要老两口将水妹许给他的痴呆儿子为妻。老两口硬是不答应。前不久,水妹在山泉梳洗,见一白发公公(黄山神)飘然而来,告诉她。三年前东海龙王与王后云游黄山,飞越香炉峰时,王后突然腹痛,产下一个龙蛋在碧波潭里,幸得。老体温孵化,才有她水妹的今天。算起来,她应该是东海龙王的第九个龙女,二者是她的再生父母。水妹得知赵吝啬逼婚,便将自己的身世如实告诉了二者。既然如此,二者便要水妹快回东海去。水妹心中不舍得爹和娘,但又无奈,只好答应除了山中恶霸再回东海不迟。三天后,赵吝啬带了家丁打手,闯到二老家,在搏斗中将老爹爹砍伤。水妹悲愤填膺,腾空变成一条玉色巨龙,一伸爪,将赵吝啬抓得粉碎,龙尾一卷,将家丁全部卷入碧波潭水底。龙女按下云头,将爹爹背上,告别老婆婆要去东海给爹治伤.那巨龙飞到香炉峰悬崖下,听到娘叫便回头一望,峭壁上便留下一旋清波水潭。老婆婆先后喊了九声,玉龙回首了九次,峭壁上因此留下了九节飞瀑、九个清波水潭,这就是现在的黄山“九龙瀑”。自玉龙归海后,老婆婆终日守候在瀑布边的岩石上,等待龙女回来,这就是后人敬称的“慈母岩”。
“百丈泉”位于云谷西路下山处,在至温泉区的公路旁可以观赏到,每当雨季,巨大的悬崖上,瀑水奔流,直泻百米,犹如白绢长垂,疑是银河落地,气势不同凡响。观瀑亭是观赏此瀑布的最佳处。位于黄山青潭、紫云峰之间。顺千尺悬崖而降,形成百丈瀑布,故名。为黄山名瀑。枯水季节涓涓细流,如轻纱缥缈,称百丈泉,泉上为布水源,下为百丈潭。大雨初晴,当山风将飞流吹离岩壁,好像无数条洁白绸带在空中舞动,美妙多姿,观者赞不绝口。近有百丈台,台上观瀑最佳,台前建有观瀑亭,越南胡志明为亭手书题额。
本书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