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兴奋的工匠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匠们这几日为了改善工艺确实辛苦,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因此陈耀祖准备犒劳一下他们。
他叫过了两位工匠学徒,给了他们一些碎银子,吩咐他们去买一些肉食回来。
唐二牛等人此时却有点迫不及待起来,纷纷催促陈耀祖快开始钻枪管。
也罢,陈耀祖此时正好也想看看他新制的工具在改善钻管工艺上是否奏效。
大家立即配合行动起来。
在陈耀祖的指挥下,枪管粗坯内径被灌入菜籽油之后,被卡进了一前一后两个平行支架上面,然后10毫米的麻花钻杆也被卡进了两个支架上面,四个支架并排成为了一条直线。
接下来是位置的细调。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证枪管的中心和钻刀的中心绝对在同一条直线上面,这样钻出来的孔才不容易跑偏。
陈耀祖使用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拉线法。
一条细细的麻绳被崩得笔直,然后架到了枪管和钻刀管的上方,再对支架上的左右螺丝进行微调,保证枪管和钻刀在垂直位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面。
接下来是水平位置的调整,方法和前面一致。
通过位置调整后,可以开始钻孔了。
陈耀祖先转动麻花钻,给钻头上上满了菜籽油,然后把钻头推倒了枪管粗坯的口径上。
此时枪管粗坯的口径大概8毫米,而钻头最前面的主刀口径大约8.5毫米,但因为钻头打磨时最前面是一个带约60度斜度的圆锥,所以钻刀准确地卡到了枪管粗坯内径的正中心。
陈耀祖边转动钻刀摇臂,边给予了钻刀小许向前的压力。
奇迹出现了。
枪管粗坯内径如切豆腐一般的,被双刀刮起了两条细如发丝的铁皮。
而随着钻刀旋转的继续,更多更细的铁丝、铁屑被钻刀副刃带了起来。
这也太轻松了一点吧!唐二牛等人看呆了。
陈耀祖在继续。
为了保证开始时不跑偏,陈耀祖钻得非常的小心。
他采用三进一退的钻法,保证摇臂的转动通畅,也顺便把刮下来的铁丝带到后面,然后粘到了钻刀凹口的菜籽油上面。
钻进去约寸许深之后,陈耀祖把钻刀退了出来,用一块棉布把钻刀上沾的铁丝、铁屑给清理掉,又重新加了菜籽油在钻头上面,继续往里钻。
大约十来分钟后,枪管已经被钻进去了两寸来深,此时钻刀的全口径导向部分也已经进入了枪管内径一寸多深。
陈耀祖稍稍加快了摇臂的速度。
大约一炷香(30分钟)之后,枪管已经钻进去了十几厘米,而且还没有任何跑偏的迹象。
太神奇了!
这么算下来,一根枪管钻完,仅仅需要两个时辰不到,就算是10毫米及12毫米需要钻两遍,总共也只需不到4个时辰,这个速度和往常一条枪管要钻上十天半月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啊!
陈耀祖满意地停手了,因为两个学徒已经把肉食买了回来,先果腹再说。
可此时唐二牛却忍不住了,他顾不上吃东西,接替了陈耀祖开始了钻管的工作。

接下来是林水生。
大家几乎是轮番上阵。等所有人都吃完以后,枪管的第一遍也已经钻完,耗时大概一个半时辰左右。
陈耀祖拿起枪管一看,枪管的内壁非常的光滑而且笔直,起精细程度比唐老汉他们以前生产的枪管内壁还要光滑。
这就是工艺改良带来的极佳效果。
按理说,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应该回去睡觉了,可工匠们不干。大家太兴奋了,非要加班加点地把这支新枪给造出来。
陈耀祖只好由得他们。
于是又是一番分工。
燧发枪的击发部件已经通过铸模方式造出了相应的部件,唯一麻烦一点的是两个弹簧。
弹簧用铸模方式是不行的,还是得用中碳钢进行手工打制,然后加上用油淬火的工艺,才能保持足够的弹性和韧性。
于是唐二牛开始打制弹簧,准备组装击发部件。
木匠陈大毛也开始了枪托的精细加工,准备为枪支的组装做准备。
而林水生则开始了击发部件各零件的精细打磨。
至于陈耀祖,则是带着几个工匠开始了枪管的第二轮扩孔工作,要将枪管钻到12毫米口径。
其实一遍钻孔到10毫米也够用了!
陈耀祖如此想着,不过为了和原有的弹丸配合,他还是开始了枪管的第二轮钻孔工作。
这一干就是到深夜,总算把枪管的第二轮钻孔工作完成了,而火枪的其它部位也已经准备好,剩下的就是枪管外壁的打磨以及枪支的组装。
该回去睡觉了,陈耀祖有点熬不住了。
可工匠们还是不干,非要连夜把这支枪给造出来。
“那你们继续干吧!明天早上派人把枪送往北校场,我亲自做测试。”陈耀祖已经准备撤退了。
“对了,新造的圆锥形子弹也带一些过去给我做测试。”陈耀祖又对林水生吩咐道。
新造的圆锥形子弹是林水生在负责的,也已经造出了样品。
不过让陈耀祖不满意的是,因为口径过大,和圆形弹丸同等重量的圆锥形子弹,重约13克竟然只能做成扁扁的一颗,直到把重量加到18克后的形状才让陈耀祖满意。
这也使得陈耀祖下决心将枪的口径减少到10毫米。当然,这一切都需要经过试射的数据来验证才行。
在离开之前,陈耀祖又想起了什么。
他又郑重地吩咐道:“对于新式火枪的新造枪工艺,大家一定要严格保密,否则很容易引来杀身之祸!”
陈耀祖不得不担心这一点。
前面光是燧发枪的图纸,就引起了袁云奎的强烈兴趣,他甚至不惜花大价钱来从陈耀祖手里换去。
而现在陈耀祖所改良的新的造枪工艺,足以使造枪的效率提升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果这个消息透露出去,不会引起某些大鳄的窥视才怪。
而陈耀祖暂时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这些,因此他只能尽量先隐藏这个秘密了。
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工匠们都郑重地点了点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