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契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林来到皇宫时,吴潜,贾似道等朝中重臣早已经收到了消息,在垂拱殿中议论纷纷,一见杨林进来,轻声叫道燕王来了,然后纷纷把目光移向了杨林,就在这时,殿内传来了一声“皇上驾到”赵昀快步走到了龙椅前坐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昀一在龙椅上坐好,百官们就一起三跪九叩。
“众爱卿,快快平身。”和上次蒙古攻打鄂州一样,赵昀显的有些急切,大臣们还没站好,赵昀就开始急切问道:“众爱卿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泸州的刘整叛变了。”
赵昀的话出一出,所有的大臣都一片默然,杨林身为枢密使,此等军国大事,自然是要第一时间禀报,上前说道:“启禀父皇,确有此事,就在半个月前,泸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抚副使刘整以泸州及所属十五郡三十万户向蒙古刘黑马投降。”
“什么,泸州及所属十五郡三十万户向蒙古刘黑马投降!”赵昀一听,立刻大惊。就在这时后面突然有一个年轻官员站出来说道:“皇上,泸州乃我大宋川东防御重镇,泸州不保,重庆危已,臣文天祥恳请皇上让燕王带兵入川收复泸州。”
文天祥,杨林下意识转过身向这位历史名人看了看,文天祥今年二十四岁,是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一眼看上一脸正气,气宇轩昂,杨林见到文天祥时心里想到不是他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在那里嘀咕如果这小子晚三年参加科举的话,自己的公主老婆会不会跟他跑了。
“原来是天祥,泸州是我大宋川东防御重镇,可是让燕王带兵入川收复泸州,会不会有点小题大做了呢,让四川的俞兴和襄阳的吕文德前去便可。”这时赵昀也冷静下来,然后对文天祥说道,毕竟泸州不像鄂州那样危机整个南宋的安危,杨林是他女儿赵雅晴的驸马,如果让杨林再去带兵打战的话,赵雅晴非吵翻了天不可。
“就是阿,天祥,收复泸州让俞兴和襄阳的吕文德前去便可!”一旁的贾似道在那里附合着说道,他女儿贾妙更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可就在这时,杨林却上前说道:“启禀父皇,儿臣愿带兵去收复泸州。”
“杨林,你说什么,你愿意带兵去收复泸州。”赵昀惊讶的说道。
杨林心里非常清楚,收复泸州是小事,最关键是刘整,刘整可是历史上南宋被元军所灭最关键人物,没有他,元军根本想不到会从中路襄阳突破,没有他为元军建设了一支可以和南宋水军匹敌的水军,元军就算攻破了襄阳,也破不了南宋的水路联防,从襄阳攻宋很可能就会重蹈当年金国和二十多年前蒙古第一次攻宋时的覆辙,虽然攻下了襄阳,但打不过宋朝的水军,最终襄阳还是被宋军收回,现在杨林的儿子是皇太孙,自然不会给儿子留这么大一个隐患,所以很坚决的上前答道:“是的,父皇,泸州是我大宋川东防御重镇,关乎我大宋整个四川防线的安危,儿臣身为大宋枢密使,掌管大宋军事政令和军事部署,发生这样关乎我大宋安危的事情,理应挺身而出,以身作则,保卫大宋。”
听到杨林一番义正言辞,文天祥立刻又站了这来说道:“皇上,燕王说的不错,泸州是我大宋川东防御重镇,关乎我大宋整个四川防线的安危,发生这样关乎我大宋安危的事情,理应挺身而出,以身作则,保卫大宋,臣文天祥恳请皇上让臣一起和燕王入川收复泸州。”
“这。。。”赵昀一阵迟疑,就在这时,左丞相吴潜也站出来说道:“皇上,既然燕王肯带兵入川,那实在是太好不过了,有燕王坐镇四川,我大宋军队必定士气大震,这样更有利于我大宋收复泸州,所以臣恳请皇上让燕王带兵入川。”
“臣等恳请皇上让燕王带兵入川。”见到左丞相开口说话,立刻就有不少朝臣一起开口叫道,赵昀开始变的有些骑虎难下,反正是杨林开口要去,去四川不比上次去鄂州那么危险,只好说到:“那好吧,就由燕王带兵入川,燕王你是枢密使,需要调那路人马入川,你自己决定吧,朕都准了,至于天祥你,你要入川就跟燕王一起入吧,一切听从燕王指挥就是了。”

“多谢皇上。”文天祥一听大喜,赵昀则摆了摆手说道:“没什么其它事的话就退朝吧!”没等太监叫退朝,就自己站起来离开了。其它官员也陆续离开,其中贾似道走的最快,生怕杨林把他拉起当说客,帮他哄老婆,杨林本想问问他为什么刘整会叛变,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刘整叛变十有八九和贾似道有关,问多了反而影响他和岳父的关系。
不一会,除了杨林和文天祥所以有的大臣都离开了,文天祥对杨林拱手说道:“燕王,我们什么时候启程去四川!”
“什么时候启程去四川阿!这个先不急,我们先去枢密院调兵,先把兵调进四川我们再去也不迟。”杨林抓着头皮说道,现在他正头疼怎么向家里的三个老婆交代自己去四川的事,唐珂还好说一点,她和他姐姐一样,一向都是以民族大义为先的,至于赵雅晴和贾妙,想想都头疼。
“好,燕王,不知道燕王打算调那路人马入川呢?”一旁的文天祥又问了起来。
杨林边抓头边答道:“江西的高达,鄂州的张胜,让他们各带五万人马入川,再让襄阳的吕文德派两万援军,应该差不多了,。”
“这么多。”文天祥一听倒吸了口凉气,现在光重庆守军就有十几万,而泸州守军不过区区数万而已,人数上已经占据了优势,现在杨林还要派十二万人马过去,这也太不可思议。
杨林没想到文天祥问题那么多,他现在脑中正在思考怎么跟自己的老婆说去四川的事,真想揣他两脚,不过想想他好歹也还是个历史名人,还是算了,静下心来说道:“天祥兄,请问你平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文天祥一听杨林叫他天祥兄,立刻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拱手道:“燕王过奖了,文某平生最大的愿意自然是希望我大宋有一天,能够北定中原,还我大宋河山。”
“好,说的好!”文天祥的回答跟杨林预想的一样,杨林连忙拍手叫好,然后问道:“天祥兄,如今蒙古内乱已起,你想过没有,我大宋现在有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是阿!正是我大宋如今蒙古内乱已起,正是我大宋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多次表奏朝廷,要求朝廷出兵收复失地,只可惜都被朝廷拒接了。”文天祥略有些失落的说道,杨林接过文天祥的话说道:“所以,刘整的叛变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四川远在万里之外,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文天祥一听,立刻就明白了杨林的意思,但还是迟疑了一下:“可是。。”文天祥话还没说完,杨林就打断了文天祥的话说道:“天祥兄,有时候做人要懂的变通一些,开禧北伐和端平入洛的失败,朝廷已经没有人敢主战,四川对我大宋的重要性,想必你比我还清楚吧!”
“天祥,明白!”文天祥终于点头说道,杨林终于松了口气,他没想到连文天祥的这样的文人都还是那么迂腐。
(ps:1235年蒙古第一次攻襄阳时,襄阳由于发生内乱被攻破,后被孟珙收复,不过由于蒙古军队对襄阳的破坏导致襄阳城防破落不堪,人员物资严重匮乏。此时的襄阳城已经成为易攻难守之城,孟珙考虑后,不得不弃守了襄阳。直到1251年孟珙经过经心准备才重新收复了主要由蒙古杂牌军防卫的襄樊二城,并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城防,和金庸小说写的不一样,所以说明一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