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太子人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天之后,朝中大臣纷纷上疏皇帝赵昀求证是否要立魏关孙为太子,贾似道也上疏要求立忠王赵禥为太子,赵昀那天召魏关孙入宫,只是因为赵昀的母亲为魏关孙求官职,赵昀也有些想念魏关孙,便把他召进了宫,并没有想过要把他立位太子,所以朝中大臣一上书,赵昀就立刻表示不会立魏关孙为太子,而贾似道的上疏,却又让赵昀动了立赵禥为太子的心思,这天早朝过后,赵昀又把左右丞相贾似道和吴潜叫到了文德殿。
贾似道和吴潜来到文德殿,给赵昀行礼完毕之后,赵昀直接就问吴潜:“吴潜,右丞相贾似道已经向朕递了奏折,要求朕立忠王为太子,不知道你怎么看阿!”
吴潜上前两步不卑不亢拱手的答道:“回皇上,老臣还是那句话,老臣没有能力让一个没有能力做太子的人做上太子。”赵昀一听刚想发作,吴潜接着又说道:“至于谁会有能力,老臣现在到是有了一个新的人选。”
“新的人选,谁阿!”赵昀和贾似道一听同时叫道,心里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魏关孙,以吴潜的聪明才智自然知道赵昀只可能立和他血缘较近的人,魏关孙是赵昀姐姐的儿子,论亲疏并不比赵禥差多少,不过魏关孙的智力却高出赵禥一大截,如果群臣不反对的话,赵昀到是愿意立魏关孙为太子。至于贾似道,本来赵昀立谁为太子,他都无所谓,不过前几天听了杨林那番话,觉的立赵禥为太子才附和他的最大的利益,心里不由的担心起来。可是吴潜接下来的话,让他暂时失去了支持赵禥的打算。
吴潜再次拱手答道:“皇上,你不是马上就可能有一个外孙了吗?”
“对阿!朕怎么没有想到呢?”赵昀一听马上高兴拍起了大腿,他原来打算只要吴潜不同意立赵禥为太子就下定决心罢免了吴潜的丞相之位,没想到吴潜现在竟然给他出这么好的一个主意。
贾似道,吴潜,赵昀君臣三人在文德殿商量了半天,贾似道和吴潜才离开皇宫,皇宫外,赵禥和全玖一早就收到左右丞相被皇帝单独召见的消息,二人估记是商量立太子的事,所以早早的来到了宫门外等候,一见贾似道和吴潜出来,立刻就迎了上去,吴潜一见二人甩了一下袖子就离开了,二人只好来到贾似道面前,全玖热情的问道:“贾丞相,皇上怎么说,到底立不立我家王爷为太子阿!”
“这个。。这个皇上还在考虑,暂时还没决定,我还有事先走了,有什么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的。”贾似道随便敷衍了两句就告辞离开了,留下赵禥和全玖疑惑的站在皇宫门口。

贾似道离开皇宫后便来到了杨林家,不过并没有把刚才宫中的事告诉杨林,而是先去看了看他姐姐贾贵妃的女儿,他的外甥女瑞国公主赵雅晴,并很关心的向太医询问了一些赵雅晴怀孕的事情,杨林和公主大婚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贾似道身为她的亲舅舅自然是经常来看赵雅晴,所以贾似道这次来,杨林并没有觉的有什么特别的,贾似道看完赵雅晴,然后和杨林谈了一些朝政方面的事就离开来。
————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朝中关于太子的讨论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皇帝,左右丞相都不提这事,其它官员自然不敢提起,与此同时,有了杨林家门前的那条水泥路做示范,杨林水泥厂生产的水泥也开始热卖,临安城里许多新建的房子和许多道路都要求用水泥制造,皇帝赵昀也下旨要求以后修筑城墙尽量用水泥,一时间,水泥供不应求,就连远在襄阳的吕文德一听说有这种好东西,立刻上奏朝廷,要求用水泥再修一座外城。
襄阳位于湖北北部,襄,樊二城夹汉水而立,汉水之南为襄阳,之北为樊城。两城相为攻守,可说唇齿相依,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襄阳西接巴蜀,东临江汉,南通湘粤,北达宛洛,是鄂、渝、川、陕、豫五省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历史上北方政权出兵消灭南方政权,大多先占领襄阳,然后顺江东下,吞灭整个国家,历史上元朝灭宋时围攻襄阳长达六年之久才攻破襄阳,而且吕文德也不像金庸小说那样写的那么贪生怕死,事实上正是吕文德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之下坚守襄阳长达六年之久,而且历史上元军真真主攻的城市是樊城,并不是襄阳城,樊城当时由吕文德驻守,而襄阳城是由吕文德的弟弟吕文焕驻守,樊城被攻破后,吕文德战死,不久之后驻守襄阳城的吕文焕就向元军投降。
吕文德是贾似道的心腹爱将之一和杨林也颇有交情,所以吕文德的奏章一到临安,贾似道就来找杨林商量应不应该让吕文德在襄阳再修一座外城,杨林早已经知道历史上元军占领南宋时最先攻打的就是襄阳,所以不但劝贾似道让皇上同意让吕文德再修一座外城,杨林还答应以最低的价格把水泥卖给襄阳用来修筑外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