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山东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令公布没多久,蒙古货币开始巨幅贬值,南宋境内以前一路上涨的大米价格也开始大幅度回落,而小麦面粉价格开始上扬,原先南宋商人在小麦等商品倒卖到蒙古,现在反过来在蒙古购买小麦倒卖到南宋境,宋室南渡已有百年,人们早已经习惯了以大米做为主食,普通老百姓对这样的政策虽然不解,但除了少数经营面食生意的百姓大多数对这一政令还是比较欢迎的,而北方的忽必烈听到这一消息,气的差点吐血。
忽必烈统治的北方地区粮食作物却是以小麦为主,主食也是面食为主,北方地区连年征战,人口锐减土地大量荒芜,端平年间,为了防止南宋占领河南,蒙古凿开黄河水淹宋军,造成了大量的黄泛区,至今没有治理,而山东李璮又造反,蒙古河南,河北,山东三个粮食主产区一下子只剩下河北一个,再加上北方地区粮食作物更容易受天气影响,所以这些年来,蒙古一直想尽办法从南宋进口粮食,而南宋的一些地主,为了能卖上一个好价钱,竟然在本来应该种植水稻的土地上种起了小麦,现在贾似道的新政一推出,种小麦和小麦出口的费用一下子就增加了三倍。再加上南宋不承认蒙古货币,南宋虽然偏安南方,但是国民生产总值却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打起金融战来,比起后来的美国可厉害多了,一宣布不承认蒙古货币,蒙古货币就开巨幅贬值,蒙古的小麦,面粉等作物价格一下子变的比南宋还低,原先向蒙古倒卖小麦,面粉的奸商,开始从蒙古购买小麦,面粉然后运往南宋出售。
政令公布后,贾似道又命代替他镇守两淮的李庭芝去联系叛变蒙古的山东李璮,李庭芝出生世家,能文能武,嘉熙末年(1240年)蒙古大举南下,南宋的长江沿线防务十分紧急。已中乡举的李庭芝放弃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机会,投奔当时南宋赫赫有名的罕帅孟珙帐下,向其献策,并请求奋身效命。孟珙向来善于识别人才,见他相貌魁伟,谈吐不凡,知道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对他十分的赞赏,便任命庭芝代理施州(今湖北恩施)建始县的知县。

淳祐初年(公元1241年),李庭芝离任,不久就考中了进士,被委振到盂珙帐中主管机要文字,孟珙死后,留下遗嘱推举贾似道代替自己,并且把庭芝推荐给贾似道,贾似道镇守京湖之后,立刻起用李庭芝为制置司参议,并多次越级提拔,历史上李庭芝也成为了南宋末年,南宋最著名的将领之一。现在贾似道回临安出任右丞相,坐镇两淮的重任自然是交到李庭芝手中。
李庭芝地接到贾似道的命令立刻就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干将姜才前往益都,李璮叛变之时,原本想和历史上一样,立刻投靠南宋并出兵攻打济南,可是却被他的女婿王文统劝住,王文统劝李璮不要那么快攻打济南,应该先发展自己的实力,待根据稳固之后再说,至于投靠南宋,王文统一听说以前镇守两淮的贾似道当上了南宋的右丞相,以他对贾似道的了解,立刻觉的投靠南宋没什么意义,可是姜才的到来,却让他有些意外。
姜才来到后立刻就对李璮表明,只要李璮投靠南宋,南宋就会全力支持他做山东王并封他为齐郡王,一早就想做山东王的李璮自然是心动的不得了,而他的王文统对齐郡王这个封号虽然不怎么感冒,但对南宋的支持却十分感兴趣,姜才答应李璮,只要李璮投靠南宋,南宋就会允许李璮和南宋进行自由贸易,这无疑是李璮壮大自己实力的最好方法,而且南宋还答应,李璮只要有军事行动,南宋就会出兵相助,这两条无疑是让李璮和王文统心动不已,立刻就答应投靠南宋。消息一传回临安,赵昀立刻下旨封李璮为齐郡王,并按照承诺,允许南宋和李璮自由贸易,同时命令李庭芝适时配合李璮针对蒙古的军事行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