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鹿门盛会 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鹿门山上,盛会之中,大儒上位,儒师为主,儒者无数,文气如云。
这就是儒门之鼎盛。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墨家道家影响力皆在之上,但是自从秦灭之后,百家开始落寞,唯儒家脱颖而出,大汉这三千年来,一直在尊儒道为朝廷之道,即使道家也不如儒家是鼎盛,神州大地早已为读书人所掌控。
如今朝廷官吏,皆为儒门和世家所掌控,举孝廉之人,必须是读书人,读书人的鼎盛,就是儒家之兴旺。
“上面在主持礼仪的应该是的鹿门山大师兄,传说之中作用命瞳的徐庶,徐元直吧!”
“可不仅仅是徐庶,就连鹿门四杰其他三个,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都已经来了!”
“就是不知道鹿门双骄会不会出现!”
“听说鹿门双骄,尚未及冠,已有儒师巅峰的修为,即使四杰都远远不如其天资之高!”
……
“那应该是江东美周郎吧!”
“不愧为我儒门骄子!”
……
“他儒袍之上的是荀氏的标志,难道他就是荀家荀攸!”
“就是不知道荀氏天骄,曾经被儒门称之为王佐之才的荀彧有没有来!”
……
“颍川书院的冰川袍,他们是颍川书院的学子!”
“难道是寒门出身,神智戏志才!”
“不,有可能是鬼才郭奉孝!”
“应该不会吧,听说鬼才郭嘉可以灵魂进入幽冥界,神鬼之术天下无双,但是神魂特殊,常年不见烈焰,多年来一直穿着黑袍斗笠!”
……
“那两个少女身上散发这百花仙气,难道是乔家的并蒂双莲吗?”
“乔公家的并蒂双莲?”
……
“太学琴心,是儒门天女来了!”
……
当一个个儒门天骄的出现,让整个鹿门盛会走向沸腾。
此时此刻,三三两两的儒门子弟正在结党成群,谈天下,论朝政,义气风发。
“乔公辞去太尉之职,乃是遗憾是也!”
“当今朝廷,多少人在的盯着太尉之职!”
“不管如何,决不能让太尉之职落入阉党手中,阉党祸国,我等儒门弟子多少上奏,惜陛下未能醒悟啊!”
“听说不少人准备推举卢公上位!”
“不一定啊,几个世家已经准备联手,推举弘农杨氏的家主杨彪接任也!”
“……”
李翰也跟着蔡文姬走上了鹿门山,如此盛会,他也算是大开眼界了,汉朝的政治可是言论自由,所以他能从一个个儒门弟子的口中得到不少的朝廷的消息。
“卢植?”
他微微眯眼。
太尉可是掌天下兵权之一的巨头,和大将军的地位不相上下,也不知道卢植能不能坐上太尉的位置,最好是不要,毕竟现在他和卢植之间,可是死敌,不过历史上卢植倒是一个心性不错的忠臣。
“天师道有此一劫,乃是自作孽而已!”
“天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道家以上善若水为名,自以为可以超脱朝廷之外,被朝廷所灭,乃是理所当然!”
“听说青城仙山都已经被打成废墟了!”
“青城山昔日为仙山,但是如今,山体崩裂,到处都是残留的战场杀伐之已,血腥味冲天,早已经称不上仙山了!”

“要是我们能找到天师道的天眼道人就好了!”
“天师道的道藏塔可是一件很厉害的法宝,最重要的是里面收藏了整个天师道的功法,要是能得到,绝对能在建立一个门派来了!”
“天师余孽,现在都是朝廷所通缉的要犯,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找到!”
“……”
李翰穿透在人群之中,也听到了不少关于天师道的消息。
青城仙山一战之后,他被小狐狸用空间挪移大神通逃出来之后,基本上你已经断绝了消息,不过随着天师道的消息不断的传出来他倒是知道这一战之后,天师道不少的情况。
天师道为之擎天柱的天师张衡和三大执道强者皆灭,九大峰主,七大堂主,四大真传,三千道兵,死的死,被俘虏的被俘虏,逃出来了寥寥无几。
当然,也有一些好像他这样逃出来的余孽吧。
“鼎盛千年,如今就一片废墟!”
李翰有些苦涩的笑了笑,他对天师道的感情不是很深,但是不可否认,在这个世界上,他第一个认可的终究是天师道,昔日鼎盛无比的天师道,今日沦为一片废墟,只能成为一些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有些悲催。
“世无永恒!”
蔡文姬幽幽如水的声音响起:“当年秦朝当道,法家横行天下,百家齐鸣,唯独我儒门子弟差点被赶尽杀绝,谁又能想到,今日儒门有如此光景!”
“焚书坑儒?”李翰眸光微微一亮。
“看来你也读过不少先秦历史!”
蔡文姬道。
“略有了解!”李翰淡然一笑。
这时候,鹿门山的主人终于出现了。
司马微一袭儒袍,从山上走下来,步伐如流星,一步一文气,儒雅的气度让无数学子为之敬佩,他走到了高台上的首位之上,坐在了郑玄和孔融的中间。
今日,鹿门山以他司马微为主,即使郑玄和孔融,都只能屈于他之下。
“吾等拜见司马公!”
一众学子对司马微颇为敬仰,纷纷行礼。
就连蔡文姬也微微鞠身行礼。
“司马微?”
李翰你有些激动,这可是卧龙凤雏的老师,也是一手早就了诸葛亮举世无双功绩的大儒,他多少有些的敬佩。
“今日诸位学子能来我鹿门为客,此乃某之荣幸!”
司马微面对诸位学子,笑容慈祥,眸子之中日月星辰浮现,面对诸位学子,颇为有圣贤先辈的气度:“让诸位学子而来,所为一事,三千年轻,儒门圣贤,戴圣曾经留下一卷手札,此手札一直供奉在鹿门山之上,圣贤之物,乃是儒门所有人的东西,某岂能贪渎,今日,有缘人可得!”
戴圣,儒门圣贤,他出身之日,天降祥瑞,其父望子成圣,起名为圣,他也没辜负父亲的期望,如今儒门九大圣典之一的礼记,就是他所编纂而来的。
传说礼记出世之日,就是戴圣成圣之日,他乃是百家争鸣之后,能成就儒门圣贤的两个人之一。
另外一个,就是罢黜百家之道,建立独尊儒家格局的儒门圣贤,董仲舒。
戴圣的手册,一字可灭神魔。
“司马公,弟子想要知道,这戴圣手册该如何得之?”
有人已经迫不及待的问起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