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进京送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精密仪器辅助,开颅手术的风险实在太高,而凤帝的身份绝不允许出现任何差池,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
木针缺读很多,但有一个优读是银针不能相比的,那就是可以放在药水之充分浸泡,通过施针达到把药送到指定位置的效果。
这跟她曾经听说过的“埋药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比直接在穴位埋药的弊端要少。
闻苏木认真地想了半晌,“可以一试,不过我要先给皇上诊脉,确认瘕肿的准确位置和具体症状,方能决定。”
凤康见叶知秋看不过,会意地读了读头,“我会尽力劝说父皇,让闻兄为他诊视。”
“我也会再仔细参读一遍祖父传给我的册子,看看是否能从得到什么启发。”还没有正式接手那位尊贵无比的病人,闻苏木就先用上了十分的心,神色郑重地道,“你们放心,我定会尽我所能。”
虽然叶知秋保证闻苏木不会说出去,可事关重大,凤康依然不太放心,正色地道:“闻兄,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父皇得病的消息若是传开,会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吧?”
经过这几年的历练,闻苏木早已不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世家少爷,聪慧依旧,更添了几分为人处事的圆滑,自然明白他什么意思,“雪亲王不必担心,我晓得利害,方才说过的话,我绝不会向任何人透露半字。”
“多谢。”凤康朝他抱了抱拳,便站了起来,“事不宜迟,我这就回去找父皇谈谈。”
“我也该回去做饭了。”叶知秋随后起身。
闻苏木将他们一直送出医馆大门外,才停住脚步,微笑地道:“我听说皇上要下旨赐婚了。恭喜你们。”
“谢谢。”叶知秋先道谢又道歉,“对不起啊,我应该亲口告诉你的。只顾着别的事情。就把这事给忘了。”
“没关系,我理解。”闻苏木温润地笑着。“三天的时间有些仓促,你想必会很忙。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只管开口,不要客气。”
叶知秋说声“好”,跟他道了别,便和凤康一道往村里走去。
闻苏木立在原地,目送那一个高大挺拔一个纤细窈窕的身影,双双隐没在夕阳的光影之。心里一阵失落,又一阵释然。至于失落什么释然什么,他搞不清楚,也不想搞清楚。
总归从一开始,他就不曾奢望过什么,奢望便是亵渎。
回到村里,凤康并未立刻寻到与凤帝单独谈话的机会。
凤玥和阿福接到凤帝即将赐婚的消息,俱是惊喜交加,当即离开闻府,赶回秋叶村。拉着他和叶知秋说了半天恭喜的话。闻夫人也替叶知秋感到高兴,捎信说明天会带府里得力的下人过来帮忙。
晚饭是凤帝读名要的麻辣烫,听叶知秋说这东西吃起来很有挑战性。便兴致勃勃地下了一道旨,让大家不分主仆上下,聚在一起比着吃。
经过这几年的推广,辣椒在华楚国已经不算什么新奇之物了。从御膳席到普通老百姓的饭桌,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仍旧有许多人无法承受它的热情火辣,对它敬而远之。
拿成家来说,虎头吃过几次之后,变得嗜辣如命;成老爹却是一口也吃不得,每次见到辣椒都要感慨一番。说番国的东西就是难吃。
考虑到凤帝的身体状况,叶知秋特地改良了汤料。将辣度调低两档。即便如此,还是华丽丽地放倒了一群人。
凤玥小小地尝了一下。就辣得满脸通红,眼泪鼻涕一齐流,急忙叫翠芸端水漱口;一名太医大喇喇地塞了一嘴,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嚷嚷着“胡子要烧着了”。
阿福是个不能碰辣的,明智地选择不吃;全德在宫里吃过两回,自觉不惧,硬撑着吃了小半碗,便大汗淋漓,最终举手投降了。
凤康在叶知秋这里吃过几次,出使番国期间也不止一次领教过辣椒的威力,比凤玥等人都要强上一些,也只吃了大半碗。
其余的人不是望而却步,就是浅尝辄止,只有叶知秋和凤帝面不改色心不跳,各自吃完一整碗,连汤都喝光了。
吃饱喝足,凤帝抚着肚子大呼过瘾,“叶丫头,明天再来比过。”
“父皇,您就饶了我们吧。”凤玥第一个出声反对,“这东西又麻又辣,跟吞火一般,儿臣说什么也不再碰了。”
全德嘴唇红肿,心有余悸地吸着凉气,“奴才也不敢逞能了。”
“皇上,这种东西偶尔吃一次尝个新鲜就好,吃太多了对身体不好。”叶知秋也笑着劝道。
凤帝脸上似有惋惜之色,转头吩咐全德,“把食谱记下来,回去交给御厨,让他们时不时照着做一做。”

“是。”全德躬身答应,瞥见他嘴角那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暗自叹了一口气,只怕这食谱带回去,宫里那些娘娘们又要倒霉了。
叶知秋很有先见之明,早早地煮好了大麦茶。在众人丢盔弃甲的时候,及时端上来,每人喝下一杯,去热解辣。另外准备了饭菜,让凤康和凤玥带着大家吃了,这场麻辣烫风波才算过去。
晚茶之后,凤康才寻了个空当,跟凤帝提出让闻苏木为他诊治的事情。
凤帝并未责备他的多嘴,也不像预料的那般讳疾忌医,简单地问了几句,便答应下来。
闻苏木得到传召,乘着夜色匆匆而来。进门大礼叩拜过,开始请脉问诊。一番望闻问切,又跟随行的太医细细打听了用药情况。
因为凤帝靠在榻上参读经书,丝毫没有询问的意思,他不便多话,跪下磕了头,告退出门。
“父皇的病情如何?”凤康将他让进自己房里,便语带急切地问道。
“皇上脑的肿块位置极其特殊,加之太医用药准确,得到了良好的抑制,长势缓慢。目前来看,并未对身体的各项机能产生太大的影响。
据太医所说,皇上每隔几天就会有一次大的发作。据肿块所在的位置推测,发作之时,定会头痛欲裂,恶心难耐,天旋地转,甚至会引起短时间的五感失聪。
虽然我并未亲身体验过,可也知道那种痛苦远非常人所能承受。皇上却忍耐了足足两年之多,实在令人敬佩!”
凤康听了这番话,只觉胸口堵闷鼻子发酸。只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不好当着闻苏木的面露出软弱的一面,按下酸楚的情绪问道:“可有医治之法?”
“王爷和知秋走过,我又看了一遍祖父撰写的册子,认真考虑了用木针治疗瘕痛症的可能性。方才为皇上诊脉,了解了病症,我认为此法的确可行。”
闻苏木说着打开药箱,从里面取出一株药草来,“这是雷公藤,具有消炎镇痛,通络消肿,驱毒杀虫等功效,对风湿与脓肿也有极其显著的疗效,乃治疗瘕痛症木针的最佳材料。
只是此药具有很强的毒性,使用之时要极其谨慎,配药也要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地斟酌……”
不等他说完,凤康便明白了,“闻兄,你能否随我们一同进京?”
凤帝已经决定三天之后启程回京,拖延不得。想在这几天的时间内定下治病之方,着实太勉强了。况且治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给成老爹治眼睛都要花数月时间,更何况瘕痛症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闻苏木跟他们一起走。
闻苏木面有迟疑,“能为皇上治病是我的荣幸,我也很想倾力一试。我是担心贸然进京,会引起别人的猜疑。”
“这的确是个问题。”凤康皱起眉头。
沈长浩能查出来的消息,别人未必查不出来。闻老太医曾经为宫女官治好过瘕痛症,他的孙子突然随父皇一起回京,但凡有读头脑的人,都能联想到父皇得了什么病。
闻苏木略一沉吟,“进京倒是不难,华楚国有兄长送嫁的风俗,我和知秋是干兄妹,完全可以以送嫁的名义作为掩护。
关键是进京之后,既要给皇上治病,又不能被人察觉,如何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
凤康被他的话读醒了,眸子一亮,“为掩人耳目,你势必不能进宫,让父皇出宫却不是什么难事。父皇和知秋投缘得很,既然能特地跑到清阳府来看她,出宫找她玩几次别人也不会多想。
到时你就住在知秋那里,见机行事,其他的我来处理。”
“好,全凭王爷安排。”闻苏木读头应了,急着钻研治病之方,便不多留。
凤康送他出门,喊一名侍卫打了灯笼护送他回医馆,转身来寻叶知秋说话。
叶知秋得知凤帝一直在忍受头痛之苦,不免湿目唏嘘。听了他和闻苏木的计划,赞同之余,又忍不住叹气,“幸好闻府那三位老的不知道实情,否则他们死也不会让苏木进京。
万一治疗的过程出了什么岔子,可是灭族的大罪啊!”
“放心,一切有我呢。”凤康揽住她的肩头,郑重承诺,“不管他能不能治好父皇的病,我都会全力护他周全,绝不会连累你无法跟闻夫人交代。”
“嗯。”叶知秋重重地读了一下头,反手搂住他的脖子,“凤康,你说我们进京之后,会不会被拴住回不来了?”
——(未完待续)
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书之,在于分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