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求助与说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菲利普先生准备开口拒绝的时候,玛姬儿太太发话了:“总办阁下,想必您还记得苏州河北岸是怎么一步步从租界成为所谓日租界的吧?”
菲利普先生闻言,顿时停下了言语,看向了玛姬儿太太,这段历史他当然不可能不记得,前任总办就是因为这个而黯然下台的,要不然还真轮不到他坐上这工部局总办的位置。
早先苏、州河北岸只有小小的一块地盘属于公共租界,之后随着闸北的开发,共租界当然不会放过这块肥肉,也在不断的扩张。
原本公共租界的北边界是靶子路,一九○四年,租界工部局将四、川路越界向北延长,一直到新建的靶子场。
而且还修筑了黄陆路、江湾路、施高塔路、欧嘉路等越界马路。
越界筑路后,租界工部局“顺便”就在这些区域设警巡逻,征收捐税。
一来二去,这片“越界区域”竟然比公共租界自身的面积都大。
这为共租界谋得了相当的好处,也为工部局赢得了大量的声誉,当时的工部局管理人员一个个赚得是盆满钵盈,获得了精神与物质的大丰富。
于是,这一帮人也许是因为名利双收了,也也许是被眼红的新人盯得难受了,几年后便就下台了。

后继者摩拳擦掌的准备再继“辉煌”,一开始也确实跟他们的前任一样,获得了不少利益,但好景不长,随着日本在东亚的崛起。
公租界的的日本人越来越多,而且他们都选择了集中居住。
原本多数日本侨民居住在苏州河北原公共租界一带,随着北、四、川路的修筑,这一带就逐渐成了日本侨民集中居住地。
到了后来,日本海军上海陆战队司令部设在北四川路的北端,它后面就是新靶子场(虹口公园),内有海军陆战队的野炮阵地。
这一带干脆就成了所谓的“日租界”,虽然工部局不予承认,但事实已经造成,工部局在日本人的咄咄逼迫之下,也没有了任何的办法。
只好默认这一既定事实的存在,可日本人并没有就此满足,不但在扩展他们的地盘,更逼迫工部局承认并设立了所谓的日籍巡捕,来管理“日租界”。在名义上也让苏、州河北岸这块膏腴之地成为了共租界中的“租界中的租界”。
try{mad1('gad2');} catch(ex){}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