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军制设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国分为御林军和羽林军两种军队。通通归皇帝指挥。
御林军是皇帝直属,羽林军则是分掌在各个元帅将军手里。
御林军数量最少,有一个军团,直接负责京畿安全,还要负责皇宫内卫等。皇帝出巡也是由御林军负责安全。御林军都是从羽林军中抽调来的精锐组成。
羽林军分为甲等和乙等、丙等三个等级。
甲等军团九支,为帝国征战四方的主力。乙等军团五十支,分驻帝国五十个州郡。
每支军团设军团长一名,上将军衔。副军团长一名,中将军衔。加设参谋部、军法处、亲兵旅、警卫师、辎重师。
军团下前中后三个师,设师团长三名,中将或者少将军衔。加设参谋部、亲兵旅、警卫旅、辎重旅。
每师三个镇,设统制三名,少将或大校军衔。加设参谋部、亲兵旅、警卫旅、辎重旅。
每镇下设三个旅,设旅长三名,大校或上校军衔。加设亲兵旅、警卫旅、辎重团。
每旅下三个部,设部将三名,上校或中校军衔。加设亲兵部、警卫部和辎重部。
每部下三个曲,设曲长三名,中校或少校军衔。加设亲兵曲、警卫曲和辎重营。(骑兵军团无辎重营)
每曲下三个营,设营长三名,少校军衔。加设警卫营和辎重连(骑兵军团无辎重连)
每营下三到五个连,设连长三至五名,上尉或中尉军衔。加设警卫连
每连下三个排,设排长三名,中尉或少尉军衔。加设警卫排
排下设三到五个伍,设伍长三至五名,校兵军衔。
一伍五人。
帝国九支甲等军团,分别是近卫军团、飞骑军团,彪骑军团,飞鹰军团、烈武军团、陷阵军团、犀甲军团、武威军团、蛟龙军团。
飞骑、彪骑、飞鹰为纯骑兵军团。辎重师为步兵。
陷阵、犀甲、烈武为纯步兵军团。每师、每镇设有斥候军骑一旅。
近卫、武威为步骑混合军团。
蛟龙军团为水师。兵力最雄厚,共有十万人。
乙等军团与甲等军团军制相同。五十支乙等军团分驻帝国五十个州。

丙等军团是由退伍不足五年的老兵组成,不用跟甲等、乙等军团那样常驻军营,只需半年一训。
军衔剑章:剑章佩戴在胸口,代表军衔。
普通士兵---横纹剑章。
校兵---双纹剑章。
少尉---波水剑章。
中尉---棱甲剑章。
上尉---赤炎剑章。
少校---鹤形剑章。
中校---长戟剑章。
上校---狻猊剑章。
大校---貔貅剑章。
少将---白虎剑章。
中将---青龙剑章。
大将---玄武剑章。
上将---朱雀剑章。
元帅---蟠龙剑章。
※※※※※※※※※※※※※※※※※※※
军勋十二转,只有三转军勋者方可授田,而且授田只对一人,每次授田只可得到一亩。一旦某人在老州获得的勋田超过了三亩,若再获勋田必须在新州土地上挑选。继承权上,勋田的继承者必须是家族的继承人,不可分割。一旦这家人死绝了,勋田收回国有,不得转嫁给其他亲属。
十二转军勋,三十六级。
三级一转,称都尉;
六级一转称校尉;
九级一转称骑都尉;
十二级一转称骑校尉;
十五级一转称骁骑都尉;
十八级一转称骁骑校尉;
二十一级一转称轻车都尉;
二十四级一转称轻车校尉;
二十七级一转称骠骑都尉;
三十级一转称骠骑校尉;
三十三级一转称散骑常侍;
三十六级一转称中郎将。
此外,还有军勋荣誉称号,这是给贵族准备的,名称上要略早高于普通军勋---当然,也就是显得贵气点而已,没有别的实在好处。
贵族军勋
一转称左散骑常侍;
二转称右散骑常侍;
三转称左郎将;
四转称右郎将;
五转称中郎将;
六转称骠骑左郎将;
七转称骠骑右郎将;
八转称骠骑中郎将;
九转称云骑都督;
十转称典军都督;
十一转称金吾大将军;
十二转称神武大将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