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所谓考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李春秋骑着白虎携九鬼骑呼啸而出太阴学宫之时,在咸阳城北、渭水河畔,一身虎纹黑衣的赵政站在考场之前的庭楼之上。
此庭楼是赵政从李春秋那里借来的九尊铸就太阴学宫的石人所铸,楼台之间隐隐有着太阴学宫的风格。
磅礴大气,巍巍倾城。
在赵政身后是招摇宫众人,而楼台之前是数不尽的考生。
“吉时已到!”
一着甲于身的秦兵上前躬身道。
赵政闻声环视了一眼那远处银光粼粼渭河之侧的密密麻麻的人群,轻轻摆摆手道:“擂鼓!开考!”
“诺!”
秦兵应了一声缓缓跑了下去。
“咚咚咚……”
大鼓缓缓敲响,号角长鸣,在河畔林立的秦锐士将手中的长戈猛然插入大地之中,嘶吼道:
“开考!”
整个阵列之中的考生猛然一抖,被吓了一跳。
“这是要考试,还是要吓人?”
“下马威啊!”
众人之中,有人不住抱怨道。
“考试期间,禁止言语!”
他身边的秦锐士可不管他是有意或者无意,直接单手抓住言语的考生脖颈将其提了起来,直接拉出了考试队伍,任凭其如何嘶吼也不管不顾。
“凡言语者革除考试资格。”
诸位考生闻言皆低下头颅,秦锐士之名,无论何时都可以使人闻声低首。
更何况,众人来此本是为了那太阴学宫之中的位置,要是被赶了出去,那可亏大了。
“起卷!”
随着鼓声擂动,天下一万八千考生缓缓揭开了自己面前之卷。
新卷为秦工匠依照从从太阴学宫之中请出来的书简制成,皆是如同蝉翼一般的薄纸,所有文卷的自己一模一样。
不论是何考生,都不由得啧啧称奇。
如此纸张,闻所未闻。
可是等到众人看到上面的题目之时,额头之上豆大的汗珠不禁缓缓落下。
这都问的是什么东西?
卷考时间为三个时辰,而所有的试卷都是放在一起的,自上而下有三十六卷。
三十六卷之中,首卷便为算卷。
可多数人看到第一道题目的时候就已经懵了。
【算卷·第一】
今有妇人河上荡桮,津吏问曰:“桮何以多?”
妇人曰:“家有客。”
津吏曰:“客几何?”
妇人曰:“二人共饭,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用桮六十五,不知客几何。”
……………………………
有的人已经在心里怒骂,你这人都知道数出来碗碟是多少,却不知道数出来人是多少?
简直是混账!
不够还好,此题虽有难度,众人之中也有会做的。
可本身就不会做第一题,而目光已经移到第二题的人,就更懵了。
【算卷·第二】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
这又是再说什么?
你要测水深直接测不就好了?
你这样我怎么算呢?
本身第一题就不会的人,看到这一题脑袋都大了!
不会都不会做吧?
他们连忙顺着试卷看了下去,越看身上的汗水越多。
这是天要亡我啊!
事实证明,人和人真的是不一样的,年仅二十六岁的范增岁虽然不曾精研算术,可这些题目还真的难不倒他。

他随手便将前九道题目勾画了出来。
可在第十题上却停住了。
这道题!
范增瞪大了双眼,这世界上怎么可能有比我还聪慧之人?
【算卷·第十】
孙膑,庞涓皆鬼谷子之徒。
一天,鬼谷子出题考教二人:
其从二到九十九中选出两个不同整数,把积告之孙膑,把和告之庞涓,使二人猜其数之为何。
在鬼谷子离去后。
庞涓道:我虽不能知,可汝亦不知。
孙膑道:吾本不知,汝既言此,吾已知之。
庞涓道:汝既言此,吾亦知之。
问:此二数为何?
范增愣住了,思索近百息,却仍旧不可得之答案。
天生慧者,吾竟不可拔得头筹。
他只能无奈的将【算卷】翻过,而第二卷为【地理】,有些便是范增没有学过,也只能为之奈何。
至于【天文】、【棋卷】、【史卷】等等也多有刁钻。
便是范增自诩天纵之才,也有所不及。
至于其余人,许多人开考仅仅一刻,衣衫便已经湿透了。
如果让众人可以开口的话,他们只想扬天长啸,只问一句为之奈何。
在汉白玉铸成的楼阁之上,赵政环视着众人,见到众人面上皆是苦色,他摇了摇头道:
“试卷是有点难。”
赵政必须要承认,那试卷之上便是他也有些东西答不出来。
可没办法,第一次交给师尊的试卷直接被打了回来,给的批复便是:易。
众人只好又把试卷改了一遍。
在修改完之后,只有那位自称黄石的道人和老子可以在三个时辰之内答完,并且全部正确。
便是荀子也有几科不能拿全。
尤其是那【算卷】的最后一道,都是什么玩意。
倒是那位黄石做完【算卷】之后,点了点头,道:要是王诩道兄还真的可能。
“难与易皆是相辅相成,我门只取三千人,眼下众人只需征得前排便好,不需全部答对。”
公孙龙缓缓开口道。
“再说,试卷足够难才可考出来差距,看出来品相。”
“若是真有绝世之辈,且太阴学宫仙人不入眼,在场众人说不定还要争争。”
众人皆看着渭水河畔的考生,可他们不得不承认公孙龙说的是对的。
以往即使他们遇到不错的璞玉,也不会有人强,即使抢也不一定抢的过。
可在这里就不一定了。
“此时,各位还是准备判试卷吧!”
“一万八千名考生,每人三十六卷。”
“想想都累!”
黄石摊在自己座位上,似乎对未来的生活心有戚戚。
平古无波的老子缓缓点了点头,像是认同黄石所言。
“春秋先生,还有三门要考,总计考十五日!”
“二十日后,便是公布榜单的时间,诸位至少要将批改时间压在十五日之内。”
“每日阅卷数量不得小于四万三千二百,单科不少于一千二百卷。”
听闻这个数字,荀子都不由的嘴角抽搐了一下。
这是在有点多啊!
为防止众人答题不适应纸张,所以此次选用的还是竹简。
一千二百卷竹简,估计够压死人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