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揭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黄久天不久以前还是个普通设计师,现在却和陶行知穿着特殊的军装站在这里。
周围还有不少大人物,更有军警管制保持秩序和安全。
“久天,别紧张,都是小场面。”
陶行知安慰在一边小声安慰一声。
“你要是两周前还只是看到公司领导视察,就能理解我现在的感受了。”
黄久天开了句玩笑。
很快,队伍的气氛再次严肃起来,两架专机上的人先后下来。
没有新闻记者,没有各国侨胞的欢迎,在华国接待团短暂的礼节性迎接之后,没有多客套,直接被转车载往特安组研究所。
其中一辆车上,一个棕色头发的青年好奇的在车内朝着窗外东张西望。
“这就是华国吗?他们的设施都好新啊!”
一个将西装撑得鼓鼓的光头壮汉“哈哈”笑了一声。
“伊万,这就是我上次教你的华国话‘有钱任性!’。”
这句话光头是用蹩脚普通话说出来,不过车内全是俄国人,也就没人取笑他发音不准。
车内除了谈论华国的美食就是一些趣事,似乎刻意没有将话题往本职工作上谈。
一个穿着职业装的金发女孩这时候打断了大家的放松。
“将军,华国方面已经将资料传过来了。”
鉴于保密的考虑,资料倒是飞机落地后补充说明,之前他们在国内看到的只是一点点皮毛。
这些专车内部就类似当初接黄久天的那辆改装商务车,内饰豪华设备齐全。
几人各自打开车内饮料,等待着这个女子的下文。
将手中的笔记本用数据线联通车载播放设备,很快资料就呈现在大家眼前。
“隐形蝾虫,群居类型异变生物,来源不明,具有长时间高效隐形能力,移动灵活,攀爬能力极强,有一定跳跃能力,攻击性强,主要攻击手段位口腔内口器,并伴随注射麻痹毒素,抗击打能力一般,弱点位肢节和口器。。。具备一定智力。。。”
女子继续叙述,而车内的所有人都安静的听着,也一直死死盯着不断翻阅的图片和资料。
“移动速度最高大致位40公里每小时,行进状态近乎无声。。。曾造成华国一名高级工程师死亡,后被现场指挥官出色的应变全部击毙,一共四只。。。”
“等等!”
伊万打断了女孩的叙述。
“这上面说他们是突发性遭遇,只死了一人?”
“是的,死者是华国高级工程师,名叫。。。”
“不不不,这不是重点,伊万说的对,这种怪物简直是完美的刺客,更别提是第一次遇上,异形系列电影虽然夸张,却也表明了类似怪物的恐怖之处,而华国居然仅仅付出了一个非战斗人员的代价,就把当时出现的怪物全部击毙,如果换成我们,做得到吗?”
将军的话让车内车内沉默了一小会。
“华国的准备到底已经有多充分了?继续吧。。。”
将军自言自一句,然后示意女孩继续。
另一边研究人员的车内和乌国的车内,基本都是伴随着惊叹和不可思议。
想叫之前,这次算是能近距离亲身接触异变的怪物了。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知情国家的主流观点依然是倾向于生物变异。
不过随着诸如水晶矿之类完全无法用生物学解释的事情逐渐被发现,那种主流观点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

经过1个多小时的行车,车队最后停在了一处外环的军用设施外。
灰白色的建筑外部,没有光鲜明亮的玻璃幕墙,也没有过多的装饰,甚至标识都不存在。
矮矮的三角形建筑看起来只有两层,想必主体部分是在地下。
核实了所有人身份之后,人们才得以才陆续入内,连一些高层领导也不例外。
等真正进到研究所内部,才有专门负责各自队伍的接待过来。
而洛佐夫将军和伊万他们这边,刚好是陶行知和黄久天几人。
几人穿着特殊军装,精神抖擞的到俄国特殊部门的队伍里寒暄,陶行知大老远就伸出了手。
“洛佐夫将军,你们好,再次欢迎你们来到华国!”
“陶组长,感谢你们的邀请!”
双方虽然借助翻译交流,但看得出已经不是第一次打交道,显得很熟络。
三国交流主要分三个部分,高层领导之间在会晤,专业的科研主要交给科研团,而针对三国特殊部门内部,还有有另一层面的试探交流。
黄久天自来到俄国人的队伍,视线就一刻不离那名叫伊万的俄国青年,让俄方很是在意。
陶行知“哈哈”笑了一下,拍拍久天的背缓解紧张气氛。
“看来我们的久天同志对你很有好感啊伊万同志,走我们边走边聊。”
由陶行知和洛佐夫在前面引路,后面两国一行人一起漫步向前,中途还汇入了稍晚一步到达的乌国特殊部门。
他们途径了标本存放处,资料整理室,还有药物实验室,最后来到一间光线暗淡的作战会议室。
内部早就按照所有来访人员个人喜好准备好了零食水果等,除了没有烟酒,基本一应俱全。
按照管理,作为发起者,华国方面先洋洋洒洒的讲了一堆国际合作的套话。
就在所有人以为也就是客套一下开个会的时候,陶行知话锋一转。
“在新型的严峻国际环境中,我们有必要加深彼此的联系,互通有无,为迎接未来的世界变迁做好充分准备,所以经过我方探讨决定,向诸位公布我国最新的绝密信息。”
陶行知背后的屏幕上出现了四只虫怪的尸体照片。
他话不停顿的继续说下去。
“新人类,或者说进化者!”
话音一落,立马在乌国团体内引起轩然大波。
这种理论早在几个月前就有科学家提出过假设,但一直未被证实,此刻听华国特地提出来,必然是有了成果和发现。
但此时俄国一方的反应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华国一方能沉住气不需要多解释,为什么俄国也是一副沉默的样子。
陶行知似笑非笑的望向洛佐夫,或者确切的说是望向洛佐夫身边的伊万。
“洛佐夫将军,能介‘重新’介绍一下伊万同志吗?”
此话一落,所有俄方特殊部门人员全都望向陶行知。
其实公开新人类的信息本就是一个可选项,作为华国如此郑重的邀请,如果两国也有类似发现,很大概率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将此类人才带过来。
如果久天发现了他们,那么大家公开交流就有价值,如果没有,那抱歉,信息付出上有些不对等。
可以说,乌国这次算是沾了俄国的光了。
ps:章节3/5。手机用户请浏览www.xiaoshuodaquan.com.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