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后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大小:


正文 第九章 后方



第九章后方
随着BETA攻势的加强,WIS在岚山战斗后开始后,主力单位开始突入京都,此时的京都市区大半都已沦陷,但好在军工企业地区仍然有残余兵力驻守,主力部队进入京都后为期5日的迁移作战开始了。
京都的军工和重工业生产线被WIS搬迁了打包运至守山市,在那里WIS通过协议美日安保协议将获得了一个休整驻扎的基地,一些重要的工业,军工设备,以及那些没有转移的技术人员,都被WIS“秘密”的暂时安置于此地,同时,WIS在难民营开始招募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技师,以及逃难的科学家,教授,于是,两个新的3级以及1个4级的科研小组诞生了,株式会社以及京都战术机制作所,这两个研发组是由两个企业组成。(研发组有的是个人所主导,有的则是一个集体作为判定),下属人员共有2000人左右。京都舰船制造厂4级研发组,下属人员为4000人。
11区政府本想对美帝(WIS)抗议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但是形势逼人,再加上WIS用大量金钱攻势铺路,和发展要员以及精英加入WIS,最终日本鹰派的抗议没有任何效果。
随着WIS的金钱攻势的展开,以及各项秘密协议的签订,再加上WIS强大的渗透能力,WIS在难民,以及各国流民中产生了强大的号召力,并且美国,俄罗斯都有不少要员宣誓加入WIS。
随着作战的结束,WIS获得了渴望已久的战术机生产设备。2条82式瑞鹤的生产线,以及通过交易购买到的F15鹰式生产线,4条F4鬼怪的生产线,由于F4鬼怪属于一代机,所以美帝大方的一次性出售了4条生产线,再加上相应的培训设备和教导人员,WIS已经可以开始培养自己的战术机驾驶员了。
篁唯依的中队,在侥幸获救之后,大部分人员都申请了退役,仅有篁唯依和山城依旧留在部队,其他人经历过了战场的恐怖之后,都留下了阴影,这时候WIS对岚山基地的人员抛出了橄榄枝,这批人大多都加入了WIS,进入了WIS协议中将要建立的卫士培训基地,协助WIS培养驾驶员。再加上从难民营,以及美军和11区伤残退役人员中挖来的老练卫士。WIS开始了迅速的发展。
合作展开之后,WIS摇身一变,开始变成了一支志愿者部队,并同澳大利亚签署协议,在澳大利亚建立了几个基地,为WIS培训人员以及生产军工。当然,有一半的设备通过时之门被运往第一世界。而这时候,加入WIS的那些官员则都目睹了这一切,对于WIS的力量不再产生怀疑,坚定了为WIS服务的决心。随后他们的家属则迁往第一世界,被很好的安置起来。
与此同时,大量的食物,奢侈品以及生活物资还有矿产资源被运达MUV的世界,这些物资在这种乱世是紧缺物资,这些物资在此地发挥了极大地作用,用以交换各种军工产品,设备,以及招募人员。
时之门,WIS最大的王牌,有了这样的神器,那些手上握有权利,以及掌握了资金的大人物们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因为和平的世界,将会是他们的一条更好的退路,比起放弃地球去遥远的太空寻找第二故乡开荒这种飘渺的事情,他们当然更愿意选择第一条,因为只要WIS不放弃这个世界,那么他们手上的权利就会对WIS有用处。而他们的子女,家人则可以不用面对BETA的恐惧,到没有战争,安全幸福的世界生活。而就算MUV的世界被攻陷,他们是WIS的成员,可以撤离到第一世界,反正到了第一世界之后,他们也一样是有钱人,一样可以过富足的生活。似乎因为WIS的缘故,也导致了贵金属,以及奢侈品的价格高涨。看来大人物们为了维护自己奢侈的生活,还真是不择手段啊。
京都防卫战,由原剧情的15日,延长至1个月,由于WIS的参战,稍微多少延长了时间,方便撤离的行动,随后京都沦陷,在此期间,日本,美军,以及中华联邦部队伤亡惨重,共有40万人伤亡的代价,WIS也付出了近4000多伤亡。

14式的改进型,14式B型号和C型号被陆续研发了出来,B型号配备了新的火控,垂稳系统,升级了新的悬吊,更换了更为强劲的发动机,新的发动机已经达到了1700马力,速度达到了每小时60公里的时速。而更换了新的自动输弹机之后,车组人员也变为3人,车长,炮手,通信兵。射速更是达到了每分钟9发的射速!因为是双炮管,因此一分钟可以发射至少18发的弹药。
14C型号,作为14型号的最新改进型号,也采用了更豪华的配置,采用了新的数控系统,而其装甲被新的合金替代之后,重量大大减轻,达到了80吨左右,因此拥有了更为优越的机动性。达到了每小时90公里的时速!搭配了WIS的第二代传感系统,更新了热感设备,以及相比B型号更为昂贵的火控,稳定系统。而人员也由3人精简为2人,一名车长,一名炮手。而其155滑膛炮也由最初的L55/1更换为了L55/2,L55/2相对于L55/1而言进行了很大的改进,使得其更加稳定,并且穿透能力更强,并且可以炮射导弹。
14式坦克B型和C型开始大量外销给各国,美帝一次性便购入了20条生产线,俄罗斯更是购入了30条生产线,霓虹则购入了10条,中华联邦购入了12条生产线。而除此之外,处于跟BETA作战的日本和中华联邦则各自购入了200~300辆战车投入实战,以应付日益严峻的战场形势。
WIS撤退至守山市后,主力搭乘美第7舰队抵达澳大利亚,而将剩下的部队,以及新招募部队留守于守山市,守山市被中华联邦以及WIS,还有美军的驻日部队接管防务,分担BETA的压力,而日本也在守山市部署了一个战术机大队留守。
篁唯依和山城上総由于京都防卫战的表现优异相继被晋升,因为大量军官,以及士官的战死,她们得以成为了驻守守山市的6机械化旅团第一大队的中队长。
卡舍尔的精锐,313**纵队,以及强袭部队的魔女们跟随楚铭留在了守山,同时留守的还有一支新编成的强化装甲混成师。对于BETA的攻势,楚铭不想将自己的部队大量消耗在这里,因此只带了精锐,新编成的装甲混成旅拥有120架F4鬼怪,以及60架F15鹰式,300辆14式坦克,200辆WIS-1步兵战车,36架AH-64武装直升机,AH-1Z攻击直升机12架,UH-64A直升机60架,OH-58侦查直升机50架,八足蜘蛛机器人80架,遥控小型战车200余,各式重炮100门。装甲师的主要战力为2个步兵旅,1个战斗航空旅,1个装甲旅,师属炮兵,下属后勤,通信情报,宪兵分队。人员共计32000余人。但是新编成部队,除去WIS的骨干之外,80%都是由难民营,以及志愿者之中招募的,因此需要至少3个月的时间才能形成初步战斗力。这支部队的番号为第一装甲师。
成员主要由WIS的骨干人员,中华联邦和11区的难民,以及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帝,日本的志愿者组成,这支部队于编成半年后便投入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之中。
随着京都战役的结束,BETA的攻势暂缓,但同时,大量的难民,以及逃离的民众开始逃离这片随时会沦陷的土地,美洲,澳洲等没有BETA的土地成为了饱受BETA威胁的人们首选的避难之地。
但严格的管制下,他们又无法到达,除了有钱人,权贵,普通民众只能煎熬的呆在太平洋的列岛上,台湾岛,日本岛上遍布着大量从大陆逃难过来的民众。那些东南亚国家已经在攻势下沦陷。
朝鲜半岛的难民的到来,更是增加了大量的人口负担,而就在日本政府头疼的时候,WIS出面开始发放物资,安置难民,同时将老弱以及技术,后勤等相关知识的难民安排到了澳大利亚后方。而那些青壮则成为了最好的兵源。
第二,第三装甲师相继开始组建,WIS的海军部队,也开始了组建,WIS在之后这几个月的缓和期之内,缓缓的提升着自己的力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