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有人在研究有声电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有人在研究有声电影?!
夕阳已经落山,只剩下最后的一丝光线,漫天都是火山云。码头上,前来送行的人,络绎不绝,人头涌动,货轮上下,人们相互道别,热闹得很。
而就在那人群,在一个角落里,几个人影闪现入我的眼帘。
是爹、二哥和小妹,他们的旁边,站着张静秋和顾洛然。
爹穿着一身灰色的长衫,看着我,一边朝我使劲挥手,一边抹眼泪,他那瘦小的身体,在人群,显得那么的淡薄,仿佛随时都有可能被吞没。
在已经快70岁的爹眼里,他的五儿,不管多么风光,永远都是个小孩子。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对于父亲来说,同样成立。
看着爹在风飞扬的满头白发,看着那个使劲挥手被周围人群挤得摇摇晃晃的爹,我的眼泪唰的一下子落了下来。
“爹回去吧我没事”我挥着手,大声喊着,虽然我不知道爹能不能听见。
“五儿……莫惹事……好好的……”爹见我挥手,大声喊着话,那张已经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张得大大的,拼命挥手,顺着风声,隐隐约约听到他的只言片语。
二哥和小妹都在挥手。
一身白衣的顾洛然,看着我,也哭得梨花带雨,她指了指我,然后又指了指自己,紧紧地把手放在胸口。
这个手势,让我肝肠寸断
“回去吧回去吧我会早点回来的”我一边挥着手,一边被后面的人挤上船。
呜呜呜呜!
货轮上,汽笛长长地叫了一声。我站在甲板上,看着爹的身影,看着顾洛然和张静秋的身影,越来越小,消失不见。
汽笛一声肠已断,这话说得真不错。
“少爷,风大,回船舱吧。”虎头在旁边低声说。
“嗯。”回到船舱,走进了查尔斯特意给我们安排的巨大包厢,卓别林等人正在有说有笑。
“没事的,反正你会回来的。开心点。”蕾丝觉察到我有些不开心,一个劲地安慰。
“早点回来吧。”虽然刚刚离开,但是我却觉得这颗心,还拴在上海。
海上的路途,是平静的,也是枯燥漫长的。
从上海到洛杉矶,差不多要一两个月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每个人都有打发时间的窍门。
这一路上,卓别林几乎每天都缠着我谈论电影,他对我的关于蒙太奇的理解十分感兴趣,而我也是敞开心扉,把我的理解一一说明。
“蒋,你认为未来的电影会是有声电影的世界?”这一天,当我们谈起电影的特性的时候,卓别林对于我关于有声电影是未来趋势的说法很反对。
“电影是一门记录的艺术,将来不但会有声音,还有有颜色,这是正常的事情。”我笑道。
“有声音,还有颜色?不可能,这不太可能。”卓别林摇了摇头:“虽然你的两部电影都是用蜡盘发生,而且都很成功,可是我觉得这并不代表未来的电影就是有声电影的世界。无声电影才是真正的艺术,声音的引入,只能破坏这门艺术。”
“为什么?”我笑着问道。
“你想呀,电影是画面艺术,声音的引入只能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只能破坏画面的美,这是不行的。”卓别林分辨道。
“可你有没有发现,声音的引入,会丰富电影的表现力,不管是对白,还是音乐,都会让电影的表现内容更加丰富?”我的反问,让卓别林无法辩驳。
“查理,你之所以反对声音,是因为你的表演方式不需要声音。实话实说,你的表演是无人能及的,摄影机一转动,你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表演,你是无人能记得表演大师,对于来说,声音的引入,的确会伤害你的表演效果,但是想你这种情况,是个孤例,除了你之外,情况恰恰相反。”我的话,卓别林听得很认真,一个劲地点头。
“默片的时代,终究会过去,你必须学会适用未来的趋势,并且要开始琢磨如果有声音的话,怎样提高你的电影表现能力,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查理,你会是个默片电影大师,而会被接下来的有声电影淘汰。”
看着卓别林,我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
历史上,卓别林是电影大师,没有人怀疑,但是他的时代,是默片的时代,有声电影来临之后,他的时代就过去了。
可以说,卓别林这个人,虽然有着无人能比的辉煌,可后来的他,无疑带有不少悲剧色彩了。

卓别林不说话,只是沉思。
“蒋,尽管你的话有些地方我不同意,尽管在有声电影方面我们之间有无法跨越的横沟,但是我要说,你对于电影的理解,远比我深刻,比绝大多数的电影人都要深刻!”卓别林实话实说。
“说实话,我从好莱坞来的时候,那边也在讨论有声电影的事情,讨论的很激烈,几乎全美的电影人和电影理论家都被卷了进来,拥护的有,反对的也有,不管反对有声电影的占绝大多数。你的这个观点,并不被人认同。但是你关于蒙太奇理论的阐释,很让人佩服。”
“还有,听说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有些小的技术组已经开始研究有声电影了,呵呵,他们把这个叫……叫什么,哦,叫片上发声。呵呵,真是胡闹。”卓别林的这句话,让我心一动。
“你说有人开始研究片上发声了?”我一把拽住了卓别林。
“是呀,是个不知名的小公司,十几个技术人员,估计想发财想得头晕了,一没有技术,二没有资本,所有人都在嘲笑。”卓别林笑道。
有声电影,其实有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式。第一种就是蜡盘发声为代表的发明,这项发明诞生的时间很早,90年爱迪生就宣称发明了有声电影,他的这个发明,不过是利用留声机刻录声音然后和电影同步放映而已,在二十世纪开始的头十年,法国的亨利?约利和高明,以及英国的威廉森等人,以及北欧的保尔生等人,也都研究了相似的有声电影,但是这种方式因为很多的弊端,而不被人们接受,到了94年,有声电影几乎被放弃了。
但是随着录音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扩音器和三极真空管的发明,使得有声电影的技术条件开始被突破,可以说,技术上已经完全达到了进行研究的阶段,之所以迟迟没有诞生片上发声,最根本的原因是电影界对于有声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偏见,主观上不愿意采用罢了。
历史上真正的有声电影片上发生,诞生在96年,也就是五年之后,通用电气公司下面的西方电气公司垄断着有声电影的众多关键技术,最后研究出了维他风系统,以每秒/转唱片解决了电影声画同步的根本性问题,敲响了无声电影的丧钟,96年,华纳公司的《唐璜》首映,标志着真正的有声电影的来临,这部电影以50万美元的巨大成功横扫了电影界,不仅挽救了濒临倒闭的华纳电影公司,也让各大电影公司从此认识了有声电影的威力,真正接受了有声电影的来临,到了98年,华纳公司推出了被称为百分之百有声片的《纽约之光》,自此有声电影全面展开。
而卓别林告诉我,现在好莱坞就有人已经开始研究有声电影了,这不得不让我感到震惊。
之所以提前出现有人开始研究这个,很大可能就是因为《倩女幽魂》在美国的成功,使得那些敏感的人,感觉到了这种形式的巨大市场,可以说,在不经意之间,我已经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发展史了。
技术上,现在已经完全成熟了,有人提前研究,那真正的电影无疑会提前诞生而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机会因为谁掌握了这门技术,拥有了这个专利,那就意味着护住了一座金山
不管如何,这次去好莱坞,我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不能让这个专利落到了西方电气公司或者是华纳公司的手里。
“查理,你知道现在谁在研究这项技术吗?”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我若无其事地问道。
“先前有声电影的那些专利,有一些在西方电器公司手里,但是那帮家伙并不看好,好莱坞有一家叫山立格电影公司的小公司,以吸引胶片起家,专注于技术提供,他们在研究,而且听说和西方电气公司签订了合同,共同研究。怎么,你感兴趣?”卓别林对我的热心,很好奇。
“呵呵呵,只是问问,问问而已。”我乐道。
山立格电影公司,我得记住了,到了好莱坞,什么事情不做,我也得过去一趟看看究竟。
这可是巨大的机遇呀如果能够抓住,那我不但会名利双收,而且会极大地改变电影史的发展到时候,不管是美国还是国,大华电影公司的名字将被每一个电影人、每一个观众铭记
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能让我激动的呢?
####
第二更送上。睡了一觉,一身是汗,头晕脑胀。
继续码字。呵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