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平等之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勇听了杨广的这句问话,不禁哭笑不得。这还真是一个天才啊,他的思维如此的敏捷,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八岁孩子的说话?
此时,杨勇已经十岁,当别人都惊叹于他的天才之时,谁知他却在惊叹自己弟弟的天才。杨坚已经到了门口,他刚好听到兄弟二人的对话,想不到地伐也有答不上的时候,他想。自己这两个儿子,还真不是一般的聪明啊。杨坚摇摇头,心里却十分满意。
“答不出了吧?看来你这种奇异思想果然不经驳啊。”杨坚笑答道。他平素并不是一个严父,相反,妻子虽然温柔慈爱,对孩子们严肃起来,却比自己更让孩子们害怕。
杨勇对杨广道:“我不是以兄长的身份逼你,我是用真理在说话。人没有贵贱之分,却有对错之别,如果是我错了,你同样可以要求我道歉。”
他的这些语言,杨坚是不能理解的,但他平素听惯了,只把它当作一个小孩子的奇言怪语,所以并不在意,也没有惊诧。
“看来如果是我做错了,为父也得向你们道歉了。”杨坚笑道。
杨勇一愣,他看见父亲在笑着,但他分明感觉到父亲的那一丝不满。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十岁了,在有些人眼,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小孩子而已,在这个世道,自己要传播什么民主思想,那显然是不现实的,自己最多“独善其身”,不可能“兼济天下”。就是自己,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在这个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年代,在这个等级森严,世家大族把持朝政,以身世论英雄的年代,自己若要讲什么平等,只能会让自己碰得头破血流,更别说建功立业了。
但我至少应该做到尊重别人,无论别人的身份是高贵还是低贱。
“父亲大人言重了。”杨勇想通了这一节,便不想与杨坚顶牛。
“呵呵,阿糜,你哥哥的话是对的,你不能善待士卒,焉能叫人帮你打仗卖命?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所以士卒打仗能勇往直前争先效死,吴起因此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阿糜,你要向哥哥学习,将来做一个吴起这样的名将。”
杨广听父亲如此一说,心顿时怒气全消。做一个吴起那样的名将,驰骋疆场,攻城略地,纵横天下,是他从小的志愿,原来要做一个名将,就得这样对待士卒?看来哥哥是对的。他是教育自己呢。
杨勇听了父亲这一席话,却有些哭笑不得,自己所说的平等,与吴起对待士卒的那种“同甘共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但他也不想再争论,也不可能争论得明白,何况让人以为他这样做是学古之名将,乃治军之道,也很好,免得别人总当自己是怪物。
“对不起,我不该打你。”杨广想通了,便走到那士兵面前,亲切的拉了他的手,笑着说道。他既然想通了,便马上放下了面子,心想古之名将能为士卒吸脓,我杨广为士卒拉拉手,慰劳两句算得了什么?
“别,公子,你折煞小的了。”那士兵慌得有些六神无主,结结巴巴的道:“公子打小的,那是看得,看,看得起小的,小的,小的,挨,挨打,是小,小的荣幸。”
杨勇差点没吐出血来,原来挨打,还***是荣幸啊。杨广却对那兵士的表现极为满意,笑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刘飞。”
“嗯,你以后就跟我干吧,做我亲兵。”
“感谢二公子厚爱。”那小兵感激涕零,却拿眼望着杨坚。
“以后你就跟着二公子吧。”杨坚也很满意杨广的有错能改,勇于认错。那小兵忙不迭的答应,他如今只是一个守门者,日后能跟在二公子身边,那身份简值是云泥之别,前途无可限量。想不到挨了一马鞭,倒挨出运气来。

“大哥,对不起,刚才是弟弟错了。”杨广低着头,站在杨勇面前,道歉说。
聪明,好学,活泼,任性,骄傲,果决,这就是现在的杨广给自己的印象,这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也是一个可爱的弟弟。当初自己对他总是有种防范与嫌恶之心,但后来一想,既然自己能够来到这个时空,那历史就未必不能够改变。如果历史能够改变,现在所遇见的杨广,就未必会成为历史上的那个杨广,自己又何必嫌恶他?何必自己把他推向对立面呢?也许他会真的成为我的好兄弟的。
杨勇想着这些,兄弟之情在心渐生,无论如何,现在他还小,日后若有兄弟反目事,自己一个阅历越千年的怪物,难道还怕他不成?
“好,知道错就好。”杨勇亲切的拉了弟弟的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冲口而出,说出之后,想想其的老气横秋,自己不禁笑了。
父子三人回到住处,杨广既然释怀,便缠着杨勇问东问西,“哥哥,你写的诗好棒啊,平素你怎么不写啊?”
“没事老写那些东西干嘛?”
“你是看不起写诗吗?”杨广最得意的就是他的诗才,作为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最让人称道的也就是他的诗才,他也因此得到天才称号。
“没有,我怎么会瞧不起写诗?若真能写出好诗,那是能流传千古,青史留名的事,岂是一般武功所能比?”杨勇郑重的道。
“那你这么能写,干嘛平时却不写?”杨广依旧追根究底。
“因为。”杨勇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你以为写诗那么容易吗?那是特别费脑子的事情,累死人不偿命。你哥哥爱偷懒,所以平时不写。”
“但我看你写得挺轻松容易的,挥手自拈来,比曹子建七步成诗还快。”杨广脸上一副不依不饶的神情,他对这哥哥写的诗也实在是佩服得不得了。
“呵呵。那只是表面,你不知道我写得多累,都出汗了。”
“哪里,我可没看到你出汗。”
杨勇碰到这样一个弟弟,忍不住笑了,杨坚也笑了,说道:“阿糜,别纠缠你哥哥了,你先出去,我跟你哥哥说个事。”
杨广很不满意父亲的这种态度,哥哥也就比自己大两岁,可是父亲对他就好像对大人似的,对自己却永远是对小屁孩的态度,真让人愤怒,但他还是撅着嘴出去了。
“地伐,为父真没想到你的诗写得这么好。不过,你总是让人惊奇,这次你竟早就料定北齐必然灭亡,相比之下,写几诗倒算不得了什么了,你是怎么料到北齐灭亡的?还是真的你能够预言过去未来?”杨坚郑重道。
“哪有那么神奇。我不过是看形式,因此断言而已。”杨勇道:“北齐君臣如此**糜烂,倒行逆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军臣惶惶无心治理朝朝政,而反观我朝,陛下励精图治,勤俭节约,灭佛禁道,百姓因此安居乐业,当此之时,民心思我,天下归心,而陛下率精兵良将,挟百战之威,定然是一战而定了。”
杨坚听他缓缓道来,所论军政之事,竟皆精辟,定时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如果只是预言,那么说明是天意,如果竟有这种眼光,那只能用天才形容了。
“地伐,你的聪明确实让为父惊讶,但你写的最后那诗,可能为咱们家埋下祸患,你想到过吗?还是你故意为之?”
最后那诗?杨勇要想想,才明白最后那诗是哪一,“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想一想,果然,这诗志向高远,口气极大,有王霸之气,结合自己父亲的地位,杨家的势力,还真会让本来就疑神疑鬼的朝廷想入非非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