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没一个愿意留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叮咛!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奖励洞察之眼、国运值二万点,抽奖机会一次,请问宿主,是否抽取?
洞察之眼:察看属下忠诚度,能辨别真假,洞察虚无,不易受幻境迷惑。
太及时了。
正为朝中官员的忠诚问题担心,系统马上送上洞察之眼,及时雨呀!
以后有假投诚、居心叵测的人能一眼看穿。
嘿嘿!
系统爱死你了。
抽奖!
叮咛!
恭喜宿主抽到特殊军团卡一张(包括3000张大型连弩)。
胡亥微微一愣!
意思是抽到弩兵卡。
爽!
爽YY!
一次性发射十支粗壮的弩箭,杀伤力吊炸天。
3000张连弩,能让叛军好好喝一壶。
……
太极殿,开朝会的地方。
今天到的大臣,少了一大半。
不过呢?
群臣看到蒙恬、蒙毅二兄弟上朝,令一波大臣惊掉下巴。
胡亥坐在上位,开启洞察之眼。
尽管把赵高及旗下嫡系抓捕归案、审判,然而,朝中群臣忠诚度依然不见上涨。
很多大臣对朝廷、胡亥不抱希望,少部分大臣怀有二心,估计与叛军有联系吧!
忠诚度最高不过20点,其余全是0点上下。
20点的忠诚度,随时可能反叛。
胡亥摇摇头,一脸无奈。
看来,群臣对朝廷、胡亥失去信任,对秦帝国失去信心。
“众卿知道,赵高把持朝政,加害了许多大臣,帝国疆域丧失于尽,
只剩下咸阳城周边地区,其余全被叛军占据。目前,帝国处在生死存亡之际,
刘邦率领数十万叛军已经攻破武关,正朝咸阳城杀来。项羽带着近百万叛军从虎牢关杀来,
局势极其严峻。帝国呢?整个咸阳城只剩下四万不到兵马,怎么办呢?
朕给众卿一个选择,愿意与帝国同甘共苦,坚决与叛军决一死战的站到左边。
不愿意与帝国同甘共苦的,站在右边,朕遵循你们的选择,不会加以追究,
也不会迫害,请选择吧!”
胡亥道。
“不过,在这里朕要说清楚,一旦选择站在右边,帝军抵挡住叛军攻击,
局势得到缓解,朕永远不会再启用尔等。朕需要一心一意为帝国的人,不需要墙头草。”
胡亥补充道。
数十人的朝臣,此时剩下二十多人,心中忐忑不安,相互间对视起来。
下一刻,上官婉儿第一个走向左边。
唉!
胡亥暗叹一声。
只有四名神将与蒙恬、蒙毅六人做出了选择,其余人依然站着不动。
“好了,既然大家做出了选择,站在右边的请离开吧!”
胡亥道。
哗啦啦!
二十多名朝臣听到胡亥话语,马上朝胡亥拱拱手,然后转身走出大殿。
没人相信胡亥能挽救秦帝国。
无人愿意与帝国同生共死。
“陛下,把朝中大臣全K了,微臣怎么主持政务?”
上官婉儿疑惑不解道。
“婉儿,不要对那些朝臣抱什么希望,都是一群墙头草。他们看到帝国危急,
马上投降。以及留下这些墙头草,不如空出位子出来,给其他人,愿意与帝国共患难的臣子。
各部中,应该有一些才臣,这要靠你去提拔、任用。”
胡亥道。
“遵旨!”
上官婉儿道。
“蒙恬、蒙毅二位将军恢复原职,随后率领咸阳城中仅有的35000名禁卫军士兵增援潼关。
蒙恬是潼关主将,蒙毅为参军,参与制定作战方案。以后秦帝军不再设置监军,

一切事宜由主将、参军联合作出决定。”
胡亥道。
“遵旨!”
蒙恬、蒙毅二人道。
“陛下,我们带走咸阳城中兵马,咸阳城的安全怎么办,武关那一路叛军由谁去阻挡?”
蒙恬道。
“蒙将军不要担心,咸阳城由高顺将军旗下卫队负责看守,确保咸阳安全。
同时颁布招兵令,严加训练,为前方战场提供支援。武关那一路叛军,
由朕带着穆桂英将军、孙尚香将军,及3000背嵬军、二人旗下卫队去抵挡。”
胡亥道。
啊!
陛下要亲征!
蒙恬、蒙毅二人心里惊讶万分!
还有什么背嵬军,怎么没听闻过,秦帝国什么时候有这么一支军队了。
疑惑不解!
二人眼神中尽是质疑的神色。
“陛下,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想要征兵太难了。”
高顺摇头道。
“高将军,这个朕心里明白。仅凭颁布的几个条文,百姓依然不相信秦帝国有自保能力。
在百姓、官员心中,秦帝国马上亡国了。但是,只要咱们好好打几战,
挫伤叛军锐气,会让百姓、官员看到希望。到那时,征兵才有可能进行。”
胡亥道。
在百姓心中,衙门颁布的几个条文,根本不可能实现,一旦秦帝国灭亡,全落空了。
胡亥也没更好的办法,想要百姓信任,必须要拿出战绩出来,否则,不会有人会相信。
赵高罪有应得,受到惩罚,对秦帝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让胡亥聚集民心,有一定作用。
“蒙将军,出征前到兵器仓库中看一下,多带防守用的器械,最少必须死守一个月时间。
到时候才会有新的增援赶到潼关,这一点非常重要。另外,对于函谷关,
好好利用一下,让叛军多进来些,然后纵火焚关。记住,纵火前,一定要把关上百姓迁移出去,
不能伤到百姓。蒙将军走的时候多带点食油、火油之类的东西。”
胡亥道。
“遵旨!”
蒙恬道。
“对了,蒙将军,帝国工坊中应该生产有好多弩床,一定要多带些走。
那东西用来守城,还是挺有作用的。”
胡亥道。
秦弩呀!
威力生猛,强悍无比。
后世差不多失传了。
“遵旨!”
蒙恬道。
“好了,大家行动起来吧,时间不等人。”
胡亥道。
大军要出征,有好多事要处理,各将军纷纷行动起来。
胡亥也带上几名背嵬军士兵,朝着秦帝国工坊而去,准备察看一下,到底有什么东西。
大秦工坊,是秦帝国最大的兵器制造作坊,里面有数万名优秀工匠。
秦军的强大,一方面是士兵勇猛,训练有素;另一方面是士兵手中兵器锋利。
“公输车见过陛下!”
大工匠公输车跑出来迎接道。
哦!
公输车!
那不是鲁班的后人吗?
说鲁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公输姓,真没多少人清楚。
鲁班其实是姓姬,或公输,在古代好多人叫鲁班为公输子,以示尊重。
“你是公输子的后人?”
胡亥问道。
“陛下,公输子是小人的远祖,不知有多少代了。远祖的技术小人没学好,只学了个皮毛。”
公输车道。
呵呵!
“公输车,不要自贬。公输一族对帝国作出巨大贡献,这一点不用质疑。
否则,工坊也不会让你负责。与朕说下,工坊现有多少名优秀工匠。”
胡亥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