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柳暗花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求推荐,求收藏!!
******
三天后。
侯君集、苏定方率军返回,一见秦冲,便满面羞愧的跪倒在地:“末将有辱使命,请主公责罚。”
“起来吧。”
秦冲苦笑一声,安慰道:“这怪不得你们,谁想到这贼老天会突然下雨。”
“谢主公。”
秦冲的宽宏让侯君集、苏定方很感动,心中却越加懊恼,头一次领军就铩羽而归,怎一郁闷了得。
“走,进帐休息一会。”
秦冲拍拍侯君集、苏定方肩膀,和众将一起进了中军帐。
一群人坐定。
秦冲看了看左右,叹气道:“现在,诸将聚齐,你们说说,这该死的雁门关,究竟怎么能拿下来?”
哑雀无声。
“得!”
秦冲无语地一拍脑门:“全束手无策,这要让那陈孝意知道,岂不笑掉大牙!”
众将羞愧满面。
尤其是侯君集、苏定方,那都是心高气傲之人,一向把自己当名将看的,这回也只能望关兴叹。
“主公,”
李靖这位‘军神’也黔驴技穷了,叹气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多调兵马、进行长期围困一途了。”
“长期围困?”
秦冲忧心道:“陈孝意老奸巨滑,我担心,若长期钝兵其下,恐为其所乘啊。”
“主公放心,”
李靖这点自信还是有的:“有属下在,绝不会给陈孝意这种机会。”
“唔――”
秦冲想想也对,李靖可是‘军神’啊,陈孝意若非依靠天险,绝非其对手,更不要说击败李靖了。
历史上,李靖从无一败。
“好吧。”
秦冲点点头:“那就长期围困。对了,药师,你传檄黄大哥,让他们在楼烦郡抓紧训练新军。”
“诺。”李靖领命。
“还有,”
秦冲又道:“雁门郡四万余户,三十余万口,现基本都被杨伏念所据,让他也招募三万新军吧。”
“可行。”
李靖想了想,也同意了:“如此,我军便有近十万大军,汾阳宫的粮、饷、器械,仍足以支撑两年。”
“那就这样吧。”
秦冲站起身,一脸怏怏地摆摆手:“大家都回去休息,以后啊,咱们有的是空闲了。”
“是,主公。”
众将也无精打彩地纷纷退下。
秦冲回到后帐,也不攻城了,闲得无聊,便坐着呆。
“刘虎。”
秦冲忽然转过头。
“主公,”
刘虎赶紧道:“您有何吩咐?”
秦冲叹了口气:“雁门关打不下来,心中憋闷,下午去打猎吧,散散心。你去安排一下,明白吗?”
“诺。”
刘虎便下去安排了。
时已初夏,天已有些闷热,秦冲便躺在榻上,用把小蒲扇,一边扇着,一边假眯一会,睡个小觉。
“主公,”
忽然,有亲兵入帐回禀:“李大人来了,说有紧急军情回报?”
“噢!?”
秦冲一骨噜爬起:莫非,有什么好消息?连忙道:“快叫他进来。”
“诺。”
很快,李靖进帐,一脸高兴道:“主公,有好消息。”
“快说。”
秦冲心中喜得一哆嗦。
“主公,”李靖连忙道:“还记得三天前,雁门关的那次内乱吗?适才,关中暗桩冒死送出消息,说此次内乱,是由杨长仁、王确等本地豪绅引起的。这些人想诛杀陈孝意,投靠我军,结果行事不密,反被陈孝意所趁,十余户,近万人,全被斩尽诛绝。”
“咝――”
秦冲倒吸口凉气,一呲牙:“这***陈孝意还真狠啊。不过,这算啥好消息,都已经事败了。”

“非也。”李靖摇摇头:“陈孝意诛杀的上万人,除少数豪族外,绝大部分都是当地百姓,他们都有亲朋故旧,主公您想,这些人会不会恨陈孝意?”
“你是说?”
秦冲一愣,若有所悟。
“不错。”李靖兴奋道:“陈孝意此举,不让将本地的豪族得罪死了,也将百姓得罪光了,如此尽失民心,岂能长久。”
“嘿!”秦冲很高兴道:“总算听到了个好消息了。”忽有些意兴阑珊:“但这一时也不见效果啊。”
“倒也是。”
李靖有些自嘲:“不过,还是可以做些文章的。”
秦冲很聪明,眼睛一亮:“药师,你是说,咱们以此为契机,暗中鼓动雁门民心,好从中渔利?”
“不错。”
李靖笑得有些‘阴险’:“民心汹涌之下,也许,用不着长期围城,便有人替我们将陈孝意干掉了。”
“哈哈……”秦冲大笑:“好主意!药师,这事就交给你办了。”心中暗自佩服:不愧是‘军神’,在他面前,你不能露出任何破绽,否则,便会被一剑封喉!
“诺。”
李靖领命,自去布置不提。
秦冲心情愉快,当即哼起了小调。
……
以后数日,雁门关中民意汹汹,矛头直指向陈孝意。
雁门关中,张伦府。
这两日,张伦沉默了很多,回府后,便闭门不出,整日的喝闷酒、脾气,弄得全家提心吊胆。
夫人问起原因,却被张伦臭骂一顿,结果,再无人敢开口相劝。
这日,傍晚。
后院凉亭,张伦又独自一人喝着闷酒,转眼间,便已有六七分醉意,呆望着亭边池塘,半晌无语。
“老爷,”
忽然,有家人颤颤微微地上前:“城西黄家黄老爷子前来拜访。”
黄家,乃是雁门郡第一豪强,但门风谨慎,前番杨长仁等谋叛,黄家便末参予,因此得以幸存。
而黄绝、黄老爷子,便是黄家的家主。
张伦犹豫了一下,张、黄两家乃是世交,黄老爷子又是长辈,不好不见,当下道:“有请。”
“哎。”
家人松了口气,赶紧去请。
不一会儿,一个须皆白的六旬老人走进凉亭,看了看一脸醉意的张伦,忽然道:“贤侄有心事?”
张伦一惊,连忙否认:“没有。伯父请坐。”
“贤侄,”
黄老爷子微笑坐下:“近日听说你颇为颓废,怎会没有心事?你、我两家乃是世交,有何不能言明?”
好个老狐狸,洞若观火。
“哎。”
张伦苦笑道:“伯父既然看出来了,小侄也不隐瞒,我是替雁门关的百姓忧心啊。”
“是啊。”黄老爷子点了点头:“马邑军大举来攻,而陈孝意又大开杀戒,尽失民心,这雁门关的前途,的确不容乐观。”口风忽然一转,凝视张伦:“既如此,贤侄何不顺应人心,领兵诛贼,归顺明主。”
张伦一惊,半晌才道:“伯父一向谨慎行事,今日为何有此言语?”
黄老爷子正色道:“暴隋无道,不久必亡。前日,杨贤弟等人的鲜血让我警醒,咱们雁门人,不能给陈孝意那屠夫陪葬啊。贤侄,如今我雁门子弟,只有你手握兵权,就看你愿不愿意救我关中五万父老于水火了。”
“罢了。”张伦按案而起,奋然道:“伯父,我干了。不过,请给我点时间,我需要联络军中弟兄。”
“好。“
黄老爷子大喜:“我也去联络志同道合之士,待时机成熟,共除暴贼!”
“啪――”
两人双一击掌,相视大笑。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