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章 杨铁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沈阳宋彪并没有去总督府工作而是直接回家在书房里给秘书局打个电话让正在总督府办公室等待的杨铁生喊到他家里谈事
在外面出差了一个月回到家里刚满六个月的女儿居然不要他抱抱到怀里就哭让宋彪小小有点尴尬
有岳父母在家里帮忙照料孩子还有奶妈和佣人舒萱也不是很忙
宋彪和舒萱聊了几句在阜州和兴安盟视察的事从阜州过来之时他正好从阜州奶粉厂带了几听羊奶粉就让舒萱先给女儿试着喝一些据说草原上的孩子都是喝羊奶长大的宋彪也是很感兴趣可惜之处就是这种奶粉的奶腥味比较重
在这个时代生活着宋彪倒是觉得生活的乐趣很多至少不用担心食品问题
虽然是身价过亿英镑宋彪住着的房子却是公家提供的东三省总督官邸两层楼八室四厅380个平方米的建筑标准有一个宽敞的大院子
出门大体是乘坐火车和马汽车在这个时期还有点危险宋彪很少亲自乘坐
家里吃用都是军部统一供应的煤炭、丝布、粮食、油、茶、肉这也算是东北新军内部的福利孩子的奶粉是盛京奶粉公司统一供应毕竟不是一家军官和士官家里有孩子东塔园、和平桥一带都是东北新军的家属区军队家属新生的子女很多奶粉都是统一免费配发按月领取
这种感觉就像是70年代的军队系统整个军队和家属都生活在一种特殊照顾的大环境中在东三省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一个特殊阶层出于这样的效应每年报考远东陆士预科学校的学生数量都特别多在招生比例上通常都是六选一的情况而从陆士预科毕业的学生也只有1/2的概率正式进入远东陆士
这正是宋彪想要的效果
东北新军的士兵待遇可能要差一些但在军队内部士兵、士官、尉官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鸿沟只要是愿意努力学习和训练的健康青年想在部队当士官还是很容易的从士官转尉官就要看文化成绩一般年纪大和文化基础差的基本转不过来但只要在部队表现好在远东陆士速成班进修期间积极加入新华会、光复会、新政强国会这样的组织思想端正都会被推荐到各地巡防军继续维持军职或者是退伍后转入各乡民兵所工作
总体来说在东北新军当兵还是很有前途的对那些没有顺利考取陆士预科、陆士的青年而言直接去当兵在部队经过两年锻炼也还是有机会通过陆士进修班转为尉官当了尉官或者是资深士官基本待遇就会有比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各种福利上
宋彪在书房里和舒萱聊的都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比如蒋雁行妻子给他们女儿宋媛媛做了一套洋布裙子大嫂那边做了几双鞋子舒家的大夫人下个月过生日舒萱想送一对金镯还有岳父舒高立这段时间身体不太好想从远东印书局退休之类的
两人谈了十多分钟杨铁生就匆匆过来了正好也给宋媛媛带了一套丝缎料子的花裙子做礼物同他寒暄两句舒萱这便收了礼物离开书房让杨铁生和宋彪在这里谈公事
正所谓家国天下公事在宋彪这边有时候也如私事一般
为什么中国在清末之后会形成军阀割据正因为自湘淮两军开始军队在很长时期里都会被视作私人武装这种思维的惯性延伸到东三省使得人们习惯的认为东北新军和东三省巡防军就是宋彪所持有的武装力量
在地方如果有人从民兵队转入巡防军他就会习惯的说自己如今也去了总督大人麾下效力
杨铁生和其他的军官肯定不一样他是四大金刚之一也是唯一身在巡防军而且担任东三省巡防军军令部的部长在宋彪这里就要自如一些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离奇的命数冥冥中就仿佛是有宿命之论杨铁生就是这样的人他总是很奇怪的会成为给宋彪看家护院的那一位
他和赵庭柱算是文化基础比较好的第一批从远东陆士进修班毕业此后短暂的赴俄国参谋学院进修半年后来同吴元泽、孙树林一起负责组建第六步兵旅科尔尼洛夫上校担任教导长第六步兵旅改为第六步兵师的同时设为预备师一部分主力部队就分散到了三省的巡防总队杨铁生也在此时转入东三省巡防军担任奉天省巡防军提督东三省巡防军设立军令部后他开始兼任军令部部长一职
东三省巡防军的编制和职务设置上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各省都设有巡防总队编制为师级设有本省巡防提督和教导长直辖三个本部支队和各府、直隶州、军垦系统的巡防支队各巡防支队直辖三个本部大队和各县巡防大队各大队编制为营级
东三省巡防军的规模并不大总编制为7.5万人奉天省3.1万吉林省2.3万黑龙江省2.1万装备以M1891式莫辛纳甘步枪、M1897温彻斯特霰弹枪、麦德森轻机枪和77mm迫击炮为主只有各总队本部支队列装一些从东北新军退役的旧型号火炮如日本31年式山炮、克虏伯M1873型7厘轻野炮、克虏伯七厘半重野炮、12厘意造青铜加农炮有一些甚至是清政府甲午战争时期被缴获的日军物资
表面来看东三省巡防军的实力很小但各乡镇的民防所和民兵队同样归属东三省巡防军管辖民兵武装配备率也从早期的10%逐渐增加到50%这样计算起来东三省巡防军实际总兵力就可能达到50万的规模
正是因此宋彪才会选择让杨铁生来当东三省巡防军军令部的部长在此之前他考虑的另一个人选也是赵庭柱除此二人他并没有第三个人选
舒萱离开书房之后宋彪让杨铁生拎一瓶热水过来两人一起泡了壶茶坐在窗户边的散热片旁边抽烟将两个大搪瓷杯子搁在散热片上免得茶水冷了
两个人喝茶抽烟沉静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说什么话多年的情义和上下级关系他们之间有些话真是不用说的
坐在这里宋彪心里也有很多感慨当初他其实更想让赵庭柱到巡防军后来琢磨一番还是选择了杨铁生因为杨铁生有两个优点一是踏实肯干二是任劳任怨这些年也很上进没有给宋彪丢过脸面
和蒋方震、陈其采相比杨铁生肯定不能算是有才华的人在第一届远东陆士进修班中的成绩也不算优秀而这已经是他很努力的结果至少比张亚虎、陈武垫底毕业之后再私下多读一年好得多所以说是没给宋彪丢脸
当然这个时代的军人还是很特别的不识字也不代表就无法成为一员虎将、良将
真要上场打仗杨铁生真不是张亚虎、陈武这种人的对手关键还是性格不一样那两个天生都是不要命的个性
沉默的将一根盛京牌的卷烟抽去了大半杨铁生才和宋彪问道:总座您找我来是不是要问巡防军这边的准备情况
宋彪点着头先和他问道:曲同丰在奉天省巡防军那边给你当教导长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了你感觉怎么样比孙树林怎么样
杨铁生想了想道:各有千秋……曲同丰稍微精明一点吧孙树林懂得东西更多点
宋彪哦了一声孙树林和杨铁生是长期搭档一直表现不错后来考虑第一骑兵师那边需要精通步兵和工兵专业的教导长所以才将孙树林调了过去
最初宋彪考虑将刘赓云抽出来去给杨铁生当教导长结果陈武和第三任教导长章亮元又闹了矛盾非要换教导长宋彪只能将刘赓云去救场最后就将曲同丰调去给杨铁生当教导长
说到这个事情宋彪就和杨铁生续道:章亮元这个人其实还不错他和陈武出了矛盾之后我就正好派他去德国考察前些天刚回来总要安排一个合适的地方我考虑将他派到军令部负责巡防军的炮兵训练同时兼任参谋处主任一职
杨铁生点着头同意道:那个人还行陈武就是性格不太好而已
宋彪对这个事也不是很高兴知道陈武这两年有点毛病道:这个事我也和他说过了刘赓云就是他最后一任教导长要是再出事我就让他送他去外国进修个四五年
杨铁生道:就怕他不当真
宋彪道:那没有办法我这话是真的一年换一个教导长这么搞下去不是帮我而是害我
杨铁生道:我和他谈过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拿第一任教导长卡列金上校和他们对比总觉得这帮自以为从日本陆士毕业就了不起的士官生都很自负水平却都不行我最初和科尔尼洛夫上校合作后来换了孙树林感觉确实差的挺多关键是经验差距太大俄军的顾问都是大小实战打出来的理论水平也不错孙树林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理论水平一般而且只有嘴上的功夫很多事情都不懂话说回来大家毕竟都是这么过来的
顿了顿他又道:还是得多打几场仗仗打得多了再结合理论研究才能出水平总座这几年对那些在日本留学的士官生很是关照给了不少机会也一直要求他们通过演习增加经验平时多学习积累理论水平我私下感觉真正用功的人也不多

宋彪简而言之的答道:没办法总体还是很缺人在中国这个地方想要扩兵不难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比如说蒋方震、陈其采这样的你让他们当参谋官那都是很不错的特别是他们两个这几年的水平提高很快有时候经常连我也得说是很不错话说回来你真让他们率领部队打仗那就指不定要出问题至于其他的留日士官生不到战场上考验一番光是我们现在这种搞演习私下调查评论在研修班做一些讨论学习……其实真的看不出实际水平现在也就是先用着后面终究还是要从远东陆士的毕业生中逐渐从底层重新挑选
杨铁生叹道:是啊说到底还是总座难办军队不大不行大了也不行
这些问题是宋彪过去五年中最头疼的事情可话说回来他的情况毕竟是还不错了和北洋军、其他各省新军相比他这边已经算是精英荟萃真的上了战场将领是一个方面士兵和装备同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哪怕将领水平低一点士兵和装备的水平好那也足够强大
此外一个将领要想成为优良的好将军他也必须是在战场上才能得到升华的机会积累经验提高水平收获信心和威望
东北新军想要继续向前提高那就必须要打仗而且要全面打大仗
宋彪暂时先不谈这个问题和杨铁生问道:巡防军这段时间还算稳定吧你那边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杨铁生答道:我现在是将巡防军当一线部队在训练全部上四期训练各乡镇的民防所统一安排四到五名民防员大规模编练民兵我现在的一个感觉是四期训练对民兵这边有点不合适所以我想搞双期训练第一期打基础第二期上强化同步慢慢搞文政教育文政教育和军事训练同步进行原先的十四个训练大课程缩减到八个训练课有时间就练民兵嘛有时间就练将民兵当预备兵源是可以的但也不可以各地的新兵训练基地还是要继续投入经费这些是我在下面的想法参谋处这边是怎么考虑的我就不知道了
宋彪道:参谋一处和二处的意见比较矛盾马尔托斯那边觉得有民兵当预备兵就行了同时保留各地的新兵训练基地开销太大蒋方震没有什么意见陈其采和蒋政源他们不是很同意陈其采的观点是觉得民兵那边不可靠训练效果没有保障
杨铁生想了想道:民兵这边的训练确实没有保障有的地方工作做的好效果还行有的地方工作不好效果就不行其他两个省是什么情况我还不太清楚奉天省这边8个府加三个军垦单位总计938个民防所我过去一年跑了一百零三个总体感觉就是差别很大好的地方很好差的地方很差有一些地方的问题还很复杂关键在于民兵是不是真心想当兵他不想当兵那就没有训练水平可言虽然当民兵有补助可一年也不过十二个银圆搁在关内挺多搁在东三省就不怎么样了有些地方是硬拉民兵这个训练的效果就更差了所以我觉得各地的新兵训练营还是要继续搞不仅要搞还要加大力度搞民兵是一个方面的补充直接招募愿意当兵并且有一点文化基础的青年才更好他们有冲击力有想法想上进民兵就是一群身强体壮的农民不种地也想去做点其他差事赚钱很多都是有拖家带口的谁愿意去当兵
宋彪感叹一声道:也就是你愿意这么不停的到下面去看实际的情况行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还是要继续搞好新兵训练营不能像俄国那样临到打仗的时候才想起来拉人充数
杨铁生道:关键还是思想教育咱们这边搞光复革命都是偷偷摸摸的搞名不正言不顺在社会上也还不能形成大风气真正要想让民兵武装成为国防的一个重要部分那就一定要全国性的大氛围要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同时还不能愁生计问题要是像关内那样一年辛苦下来连肚皮都填不饱甚至连口粮都赚不到那就没有意思了对绝大多数的人而言生存第一老婆孩子第二同乡同宗是第三国家民族充其量就排第四如果能解决大部分的生存问题让大家将国家民族排在第二那咱们的工作就是成功的
宋彪呵呵笑出声赞扬道:我以前总说张亚虎是再世吕蒙士别三年必须要刮目相看现在想想你才是真正的再世吕蒙啊
杨铁生也呵呵笑着道:总座说笑了我充其量就是个再世黄盖功劳谈不上了就只能和别人拼苦劳了否则对不起总座这些年的栽培和重用
宋彪微微颔首心里很感谢自己身边的四大金刚
在过去的五年中旧部下们都没有躺着、闲着他们一直在这个大环境中努力的提高自己陈武是闹腾了一点可杨铁生说的很对陈武闹腾的主因还是和这些留日士官生不合
其实赵庭柱、张亚虎、陈武、杨铁生和这些留日士官生都有不合他们四个人是另外一派蒋雁行、张孝淮、蒋方震、蔡锷这些人虽然是留日士官生但也不过多的和其他留日士官生来往留日士官生在东北新军的真正一大派是以舒方德、许葆英、萧开桂等人为首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派别这种事再所难免
国军难免共军内部也难免适当的时候肯定要搞一批人甚至是两批都要搞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免不了的只是现在还谈不上问题也没有那么严重
有些事宋彪和杨铁生心里是很清楚的东北新军现在的问题是上面的这一批都属于只愿意跟着宋彪干的中间这一批就不好说了留日士官生和远东进修生之间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东北新军所有的留日士官生在远东陆士都有专门的二次进修但这些二次进修都比较短而且多是小科目进修
远东进修生在派别上狭指是指赵庭柱、张亚虎、杨铁生这些参加过辽阳会战在远东陆士进修班的前两届接近两百五十名的毕业生基本都是东北和直隶地区的人以沈阳、辽阳、吉林、哈尔滨、浑江为主也就是最早大规模招兵的地方
说陈其采这个人阴他就阴在这一点上他是留日陆士生最早的级长却完全不参加这两派的争斗和蒋方震、蔡锷、蒋雁行等人保持中立态势蒋方震是两边都不得罪他是两边都不来往
陈其采心里很清楚从长远来看东北新军内部的留日士官派是争不过远东陆士的但远东陆士偏于东北本地派也未必就是长期的大趋势除非宋彪真的就待在东三省不出去了
宋彪比谁都清楚这里面的问题可他并不急于去解决这些问题至少在他打完内战之前这里面的问题都不会太大但等到内战结束了各路将领因功居傲问题恐怕就会开始激化
反正今年管不了这个问题
宋彪和杨铁生谈了一段时间正好舒萱那边喊吃饭了他就和杨铁生下去吃饭杨铁生的夫人和宋彪的岳父母都在大家就聚了一桌吃顿很丰盛的家宴
吃了饭之后杨铁生并没有急着离开继续和宋彪汇报巡防军、民兵这边的工作杨铁生去年初转任奉天省巡防军提督一职去年底正式兼任东三省巡防军军令部部长也就是从去年底开始东三省巡防军正式积极进入备战状态各地巡防支队都从半正规化走入正规化
巡防军就是武警部队宋彪的长远打算也还是要正式改为中华帝国武装警察部队各省设总队各市设支队各县设大队
按照这种规划东三省巡防军不仅在正规化的步伐上要慢很多装备水平也是比较低的一个大队只有轻机枪支队才有重机枪和迫击炮总队本部才有轻野炮和少量加农炮
杨铁生直接控制的奉天省巡防军比较特别黑龙江和吉林的巡防总队的本部都只有三个直辖支队杨铁生这边是六个直辖支队相当于一个缩编版的步兵师配备的火炮虽然都是旧型号淘汰炮口径都是真正的重炮12厘、15厘的重野炮、加农炮海州、锦州、丹东等主力支队全部有轻重野炮配备吉林省延边军垦局的配备也是超出常规拥有多门12厘克虏伯野炮
当初从辽阳会战中缴获的那些旧型轻重火炮基本都用在这里而东北新军正好全面换装统一的新炮
杨铁生的作用很简单配合张孝淮抵御外国干涉的可能特别是要防止日本和朝鲜乘机闹事
这天晚上宋彪和杨铁生在书房里一直谈到深夜以东北新军目前的实力而言出兵2/3全歼北洋军易如反掌用剩下的1/3和东三省巡防军震慑其他外国势力的可能性也极高如今唯一之问题就是何时动手
只是考虑日本大致还是要多留一手才稳妥(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