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灵山现宝敬真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岁月悠悠,不知过了多少载。其间有多少江湖侠士,八方豪杰,踏遍剑门群山,只为寻找那一剑一盾的下落,却终是空手而返。人们都道九天盾和十地剑皆是上古传说之物,二者极有可能是世人凭空虚构而来,流传至今,实不足为信。
后有位得道高人,一日路经剑门,借道山中。途中,却见群山巍峨,道路险峻。他边走边观赏山中美景,信步而至,全然不介意所走之路通往何处,竟渐渐迷失了方向。此时朗月中空,群星映天,他便抬头,看空中那北极星的方位来判断方向,却忽见远处山中有物体发出闪闪银光,似与天上的繁星争辉一般。
他记起当年传说的魔王波旬与如来一战,心中暗道:“莫不是传说中的十地剑与九天盾吧?虽只是传说,不足为信。但能发出如此光亮,即便不是传说的剑盾,也必定是什么至宝要现世了。”
虽已是得道之人,却也不免心头一阵狂喜。他提气纵身,向那银光之处赶去。奔了数里,却见一座大山,横于面前。他心中一奇,解下身后的背囊,取出当地山人所绘制的地图,细细察看,却怎么也找不到面前这座大山的出处。
这位高人心中暗暗称奇,想道:“此山巍峨雄奇,此刻立于群山之中,却是气势雄浑,力压群山,隐隐便有群山之王的意思。如此奇山,地图上怎会没有记载?”他仗着目力,举目遥望,却见那银光似是位于山之顶峰。
他将地图收入行囊中,心道:“当年传说此一剑一盾,有缘者得之。今日既让我见到了,想必我便是佛祖口中的有缘之人吧?既是如此,我便上山一行,也不辜负了上天的一番美意。”
但世事通常并无绝对。这位高人在这山中逗留了数月,却始终无法找到这剑盾二者之所在。每到月光皎洁的夜晚,他总能看到山中发出的闪闪银光,可每次依光而循,却终是无功而返。如此数次,不免让他的心中烦躁之极。
这一日山雨倾盆,雷声隆隆。他躲在山洞之中,百无聊赖之际,忽然想道:“传说有缘之人才能得此剑盾,我既得见,想必便是有缘之人。但此刻却两手空空,是否是心志不诚之故?”
想到这里,他不禁暗暗皱眉,心道:“是否要每日念它千百遍佛经,这宝物才能现形?”思虑了半天,却怎么也想不出能更好表现自己诚意的法子。无奈之下,他便想道:“既无其他主意,我便权且一试,心诚则灵嘛。”当下盘膝而坐,搜肠刮肚,回忆能背出多少佛经。
佛家经书原本就浩如烟海,又分成数种文字,他却哪里记得住这么多。闭着眼睛想了半天,好容易才背了些许金刚经,又想了良久,熬出了不少佛语典故,却早忘记了是出自那本经书,只是记得过去曾听这个或者那个僧人诵读过而已。
这位高人不由得叹了口气,心道:“佛教经书种类繁多,什么大般若经,楞迦经,大宝积经,我又不是佛门中人,又哪里背得了这么多了。”想到此处,不由得豁然一笑,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走出洞外。
但见洞外山雨已经停了许久,空气湿润中,微带了些许泥土的芳香,入鼻极是沁爽。他心情一畅,胸中因为背不出佛经而生出的烦闷之意顿时便消了不少。不禁自我安慰道:“我虽然连一部佛经也背不了,但好歹也算温习了一遍佛理,应该也算是心诚了吧。”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哈哈一笑,遥望天空,却见一弯彩霞,遥挂山际。这位高人虽已得道,此刻却是起了童心,笑道:“我既寻不着宝物,便是寻找到这彩霞的出处,也是好的了。”
打定主意,他便顺着那彩霞的出处寻了过去。那彩霞遥悬在山腰处,却是清晰可见,似乎一时半会也消退不了。他施展身形,攀石越树,不大一会儿便到了那霞光的出处,却见山腰处有一条大裂缝,那霞光便是从这缝隙中透出来的。
他探身往那缝隙中瞧了瞧,却见里面除了透出阵阵霞光之外,其余的地方却似乎黑沉沉的,看不真切。他俯身拾起一枚山石,在手中掂了掂,轻轻地扔进了这缝隙中,却听见山石不断与缝隙内的山壁碰撞之声,他站起身来,忽然听见极为悦耳的“叮”一声响,山石似乎碰到了什么奇怪的物体。
那霞光说也奇怪,随着这“叮”的一声响,似乎便黯了稍许。那高人心中一阵窃喜,心道:“果然是心诚则灵,也不旺我强背了半日的佛经。”探身进入缝隙中,只觉得脚下微陡,地势下斜。他渐行渐下,那霞光偶尔照到身上,却是说不出的温和,让人感到阵阵暖意。

他扶着山壁,走了一小会儿,觉得那霞光的源头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近了。忽然间脚下一空,似乎没了落脚处,身体便要顺势坠下。但他武功既高,反应亦快,忙双手发力,撑住山壁,同时身形往后微挫,消了那前行之势。稳住身形,他轻轻嘘了口气,忙低头探身向那空处望去。
只见一根长棒,插于脚下的空穴之中。洞中无光,那棍身竟自个儿透出阵阵流光,幻化出七彩的霞光。雨后山间空气湿润,这霞光便顺着湿气传出洞外,竟化成了山间的一弯彩霞。
这高人云游四海,见闻广博。此刻一见面前这根长棒,心中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暗道:“这莫不是传说中的七彩莲棒吧?传说此棒乃是女娲补天的七彩石所制,后如来命九天玄女下凡追寻魔王波旬的元神,才被她带下人间,却怎地藏在了这里?”
他忽然感到脑中一片晕眩,原先那些传说,他当时听过只当是一笑置之,从来也没有当过真。但此刻,这根七彩莲棒却透着阵阵流光,竖在了他的脚下。
微微定了定神,他蹲下身子,伸出右手,缓缓地握住了那根七彩莲棒。眼珠子微微转了转,却没有感到周围有任何异样,他胆子大了些,手上用力,慢慢的,将棒子抽出土石中,却也没有什么异状发生。
提着棒子走出山洞,找了个干净的地方,他坐了下来,不断把玩着手中这根传说中的宝物。端详了半晌,他心道:“可惜棒身稍细,虽然坚硬,却怕受到重物的锤砸。”想到此处,他提起七彩莲棒,见身侧有块大石,心道:“这便试试这棒子有多厉害。”
因怕用力过度,毁了这根宝物,抬棒打向大石之时,他便留了不少力,以防止这七彩莲棒受损。哪知这七彩莲棒到处,大石便似受了巨力轰击一般,竟被砸得粉碎。
这高人心中大喜,将七彩莲棒拿近眼前,仔细观赏,越看越是喜爱,心想:“原来山上发出的银光,想必便是这七彩莲棒作怪,今日却终于被我得了,这便是天意了。”心情极是舒畅,又想到日后凭此棒行走江湖,恐怕天下群雄,再无人能与自己相匹敌了,想到得意之处,不由得仰天长笑。
此时月已升空,天色渐黯。他正仰天长笑之际,却见山峰处依旧银光闪现,明亮夺目。他心中一愣,又瞧了瞧手中这根七彩莲棒,呆立了半晌,一时之间竟豁然开朗。
只见他把七彩莲棒放于身前,双膝跪地,双手抱拳向天空中拱手道:“在下灵峰,今日得此七彩莲棒,已是上天恩赐,却还得陇望蜀,意图十地剑,九天盾,实属不智,望佛祖见谅。”匍匐向前,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抬起头来,又道:“灵峰既非剑盾真主,日后必有真主亲临。但佛祖既赐我七彩莲棒,想必是叫我护此灵山,以免宵小之辈闯入,灵峰受命了。”
他又低身磕了三个响头,空中忽然响起弥弥佛音,虽听不真切,却是那么真实。山峰间的银光猛地亮了数次,便黯了下去,再不可见。
灵峰站起身来,俯身执起七彩莲棒,佛音又响了数声,便渐渐淡去。他遥望天际,手中的七彩莲棒发出阵阵荧光,便似与主人心意相通一般。
月影,星光,照得山间一片明亮,花树山石,此刻便仿佛片尘不染般,说不出的庄严肃穆。灵峰心头一片空明,不由得笑道:“好好好,既然佛祖有了明示,那此山便叫灵山。我灵峰在此守护仙器,日后必能羽化飞仙。只可惜我一人空守在此山中,太也孤寂,不如让我广召天下贤能,共成此举。”
山间隐隐传递着他的笑声,数里可闻。这位灵峰,日后便在此处创立了仙界,更与佛教,道派在正道鼎足而立,共同对抗邪道势力。而数百年后,七彩莲棒的真主,虽天资过人,实力超群,却为形势所逼,无奈退入阴阳交合之界,受无尽劫难相逼,难返人间。。。
谢谢大家的支持,九天之上之离别泪,马上就要正式展开了,天心月胁在这里多谢大家的点击,同时也希望大家能给我些意见或者建议。再次向各位读者说声谢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