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震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路仁是个很有心计的人,究竟磨砺的他自然知道情报的重要性,早在第一时间就开始了对军情的收集。而且韶州乃是粤北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商人很多,消息还算灵通,至少他知道不仅仅是广东在开打,相邻的福建在半个月前也陷入了战火之中。
福建的绿营兵在台湾事变中折损很大,而随着福康安澎湖之战的大败其实力愈加削弱,全省范围内只剩下了两万多兵马,其中还有一部分是老弱病残。
突击鹿港、淡水的两万余清兵为福康安争取了十天的时间,随后两部清军土崩瓦解半数作了俘虏。福康安、李侍尧知道局势的危险,一边向北京发出了急报,一边召集了福建所有的兵马布防于厦门、福州两地。李侍尧还调了浙江的五千绿营进驻福宁府,并抽调了定海、海门两镇水师三千人前来支援。
然而蔡德利没有再给他们布置的时间,解决了鹿港、淡水清军后马上督师北上。三千浙江水师又怎会是越南分舰队的敌手,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在人员素质上,溃烂腐朽的绿营水师都远比不上他们的对手。.coM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拥军三万多的孙开华接受了福康安的教训,竟然不敢同第二师当面鼓、对面锣地干一场,而是玩起了骚扰战的把戏。仗着兵多将广浙军化为三路来回穿插,也不去救援福康安,将第二师死死的套在福州一带。
偏偏蔡德利要考虑到政治影响,一些重要城镇(如福州)还不能放,仗打的困手困脚。在福州、古田等地耗了**天。一口肥肉都没吃到。仗打到这个份上,蔡德利只剩下两个选择了。
一是:放手一搏。二是:看忠勇军能否击败福康安。
选择第一种方案,那就留下部分兵马留守古田,连同竹岐的两万忠勇军内围福康安,外抗三万五千人的浙军。其第二师主力或是乘船。或是由陆路直击杭州。如此一来。必然可以逼出浙军来,到时候一战定江山。
如此一来。战争的主动权自然就落到了中华军手中。在战事上好是好,可福州等地必然有失。政治影响也就好不到那去了。.com
第二种方案风险更大。福康安久经沙场,智谋过人,手中也握着一万多老军,实力较之竹岐的忠勇军堪称强劲,单凭杨衮等人能否胜得了他实在是没准。但好处是稳当,既是忠勇军大败而回,蔡德利也有信心凭手中的第二师击败清军联兵。
这个决断很难下,蔡德利犹豫了两天实在不敢轻率,正要通报中州时台湾传来了一个消息---已劝降三千闽籍清兵,是否送进。
看到这个消息后蔡德利仰天大笑,当即回书吩咐林爽文等人暂且不用,并要他们在继续劝降地同时严加防范。随后,第二师全体“潜伏”,在古田----福州几百里的地界上以团为单位严防死守。
孙开华也是沙场老将,当年在新疆也是出生入死刀尖上搏出的顶戴,马上就明白了中华军的意思。当即全军后撤了五十里,对于竹岐战场的胜利,他对福康安有十足地信心。
战火连绵地闽粤大地陡然间然平静了下来,这让不知情的人颇有点摸不着头脑。===比如说---江西巡抚何裕城、浙江巡抚朱纨等。
但岭南地官宦百姓都知道,广东的平静是真地平静了,一个月的工夫五万清兵灰飞烟灭,千里粤地尽入中华之手。而福建则不一样,那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福康安躲过了中华军的追击,却也快榨干了自身的潜力,在石门山里待不住了,跳到了闽清休养了起来。杨衮不想放过这个好机会,得信之后马上率军杀到了闽清,还走闽江运来了三十门大炮。
福康安不想在这个时候血拼一场,再次率军后撤了三五十里,在汤川扎了营。这里左靠白岩山,右临尤溪(闽江支流),后依尤溪县,地利方面占了个尽透。
福康安窝在那破地方不出来,杨衮也不会傻了似的去找他,双方战事暂告一段落,中华军面子上稍占上风。
战争就是这样,有的时候一刻钟也耽搁不的,有的时候却是大把大把的浪费。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北面的战场还是动作不大,留在南边的忠勇军却是完成了他们的任务,无人防守的漳州、泉州、永春、龙岩、兴化五府已经全部占领。收押官员,平反冤狱,广东的老一套再次上演。
阴翳的天空下,强劲的北风卷着鹅毛般雪花飘飘扬扬撒在大地上,整个北京城都化作了白色的天地。虽然寒风刺骨,雪若鹅毛,但街道上的行人依旧不少。一个个缩着脑袋揣着手匆匆赶着路,棉靴踩在雪地上发出难听的咯吱声,厚厚的积雪轻易的瞒过鞋面,刺骨的冰凉气让行人叫苦不迭。
什刹海,和府。
和拢着手在大堂里面跺着碎步,愁色满面眉头都打结了。虽然大堂内火墙烧的通红,可他的心就像外面的冬天,冰冷冰冷。在旁边坐着的还有苏凌阿、吴省兰、李潢、李光云四人,都陪着和在那边唉声叹气。
这四人都是和的心腹,一根绳上的蚂蚱,出了事谁都跑不了,也正是因此五人才会如此着急。这原因就是出在南边。
自从台湾林爽文等人起义以来,和的日子是好过了不少。因为顾及弟弟福康安,那一直看和不顺眼的福隆安也就歇了一阵子。和也很识相,那福家家大业大,树茂根深,他可不想去无故招惹。有了和的支持,那户部的粮饷流水一般的拨了出去,没带一点的克扣。两江、闽浙外带两广的封疆大吏,和是挨个的递了书信,全力支持福三爷削平叛匪。
可和万万没想到莫名其妙的拱出个中华国来,坏了大事不说还给他招来了大祸。偌大个帝国,能走上金銮殿的人那个不是人精?
南边的大事一出,他们第一个反应是大事不好,要出乱子了;那第二个反应就是和要倒霉了。
从檄文和宣传来看,这个中华国可不就是十一年前跑掉的山东逆匪?他们有此等兵力进攻大清,自然不是荷兰、苏禄使臣口中的忙的手足无措的**了。所以,荷兰、苏禄两个小国是在欺骗大清,作为当年执掌理藩院的和,和中堂自然是要背负一定责任的。更严重的是两年前的移民,那数十万的流民肯定是融入中华国了,而在此事件中起了主要作用的和也要背负一定的责任。这两罪并罚…………和头疼了。
“中堂”,苏凌阿开口道:“如今之局势,这趟责罚是免不了的了,还望中堂……”
ps:不好意思,电脑出故障了,晚上还有一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