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百姓但凡有口饭吃,谁会造反?(求推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銮殿。
呜呜呜………
早朝的号角,响彻皇宫。
皇帝临朝!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朝班。
当林重走过文武百官,坐在龙椅上,看着文武百官的时候,心潮澎湃!
这些,是朕的臣子。
这个世界,是朕的天下。
天底下的玩家,是朕的韭菜。
“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重俯视文武百官。
顺便,直接丢出望人术。
面前所有人的忠诚度映入眼帘。
忠臣,忠诚度都不错。
比如昨夜被救出的内阁大臣李渊。
哪怕他是被昏君打入大牢的,但是他忠诚度依旧不少。
【内阁大臣李渊:忠诚度83%。(他对你,对这个国家忠心耿耿,为人清廉。)】
有忠,那就有奸臣。
奸臣数量还不少。
这些人固然可恨,不过不能贸然对他们动手。
臣子位极人臣,那是给皇上干活的,你没凭没据砍人家头,传出去,天底下读书人谁还肯为你做事?
这一点,林重还是拎的清的。
另一方面,他还不想打草惊蛇。
以前昏君,不理朝政,重用奸臣。
这就导致,皇权旁落。
奸臣之中,以宰相赵厚陵为首。
此人的势力,几乎笼罩一半朝堂,所以可以说,他的皇权一半几乎被架空。
近期他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赵厚陵,只有如此,才能重掌大权。
随后。
林重淡淡开口:“众爱卿平身。”
这时候,林重注意到,内阁大臣李渊竟然还跪着。
“李卿为何还跪地不起?”林重喊道。
李渊重重磕头,悲戚喊道:“臣感激昨夜皇上释放微臣,微臣感激不尽,但是,微臣还是要说,请皇上对金国宣战,切勿求和啊,否则,我大夏颜面何存,皇上颜面何存?”
李渊身边,又一个大臣悲戚喊道:“皇上,金国要我大夏妇女,去慰劳金国士兵,更是要公主殿下送去侍寝,这种事情真要发生,皇上,遗臭万年啊!臣恳求皇上,宣战金国,以保我大夏脊梁。”
望眼看去,整个朝堂,也就这两个大臣最敢说了。
其余的,大部分都是求和派。
为什么求和?
打仗是要花钱的,这些年,军饷不知道被这些人贪污多少,导致武将被打压,底下士兵更不愿意参军,战斗力低下。
粮草更不用说了,只要一查粮库,必会发生火灾。
所以对这些文官集团来说,不打仗,他们的小日子照样吃吃喝喝。
反正,赔偿的银两是从百姓那里抢的。
反正,送到金国的妇女,都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儿。
他们当官的,活的依旧滋润。
反而若是战斗,搞不好武将地位就提高了,这可不好。
抱着这样的心态,他们当然不想打仗。
还有一群大臣,是中间派。
这类人都是墙头草,看风向做事。

林重把这些大臣态度都看在眼里。
尤其是靠近他的几个大臣。
丞相赵厚陵。
此人是他最大的障碍,很不好对付。
他也是最主要的求和派,这个朝中,很多都是他的小弟。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攘外,先把金国入侵事情解决。
“李大人,你好大的胆子,平白无故,竟然敢说圣上遗臭万年!”
这时,求和派的人终于出来了。
此人是吏部御史孙天奇,是赵厚陵的一个小跟班。
“圣上,李大人说的话,简直岂有此理,臣以为,战事开启,只会生灵涂炭,灾民遍野,用小部分的赔偿,去和解战事,这是用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胜利。”
“况且,一些地方接连出现匪寇,臣以为,和金国开战,只会让匪寇做大,得不偿失。”
“若开战,得先安内!”
这话说的很漂亮。
但要知道,金国劝降书的内容,哪个正常国家能受得了?
其实这已经不是劝降,而是侮辱。
人家就是看出了你们朝廷上下昏庸无能,再离谱的条约都愿意接受。
你说气不气?
“微臣也觉得,这两年来,我国好多地区匪寇太多,现在开战,不是时候。”
“微臣附议。”
“附议……”
求和派的人太多了,没一会儿,便把主战派人说的话压了下去。
林重面无表情,心中却是冷笑。
匪寇太多?
匪寇为什么太多,你们心里就没13数么?
百姓但凡有口饭吃,谁会造反?
闯王李自成,朱元璋。
这些人但凡有口饭吃,但凡有地给他们种,都去拼了命种田了。
谁有空造反啊?
林重很清楚。
这群大臣打仗不行,但嘴巴牙尖嘴利。
于是。
林重点头道:“孙大人所言极是,朕也觉得如此。”
孙天奇心中一喜。
这昏君果然和他们一样,也想要求和。
这李渊,居然主战,真是老糊涂。
打仗有什么好的?
打输了他们怎么过上好日子?
至于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关他们什么事?
真傻。
“皇上圣明。”孙天奇高声朗道。
“皇上圣明。”一群求和派齐声高喊。
零星几个主战派的人,则是心头一沉,心底里已经暗骂昏君了。
这时。
林重说道:“不过,金国提的条件,让朕很为难,战马,银两,还有女眷,这些可不好搞啊。”
“好在,朕昨夜想了很久,想出一条妙计。”
林重走下台阶,缓缓踱步,来到孙天奇面前。
“孙大人为国忧民,朕很欣慰,那就做个表率,献出家中家产,赔偿金国,再把家中女眷送往金国,你看如何?”
…………
ps:求推荐,求支持,哭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