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选奸任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招贤馆就是大商的人力资源部门,想进行官制改革,招贤馆必然是重中之重。
等以后六部改革之后,官员原来越多,绝不是自己能管过来的,下头的人肯定净选能人。
这是子受最后的机会,直接把招贤馆的几个头头带偏,以后能顺理成章选出庸臣。
至于直接让招贤馆曝出丑闻,比如逼患病臣子离职、莫须有废黜臣子不给补偿、贬谪臣子到羑里和姬昌同居251天.....
这是不行的。
真假暂且不论,上辈子最后背锅的都是hr,背后的大老板屁事都没有,子受想接这锅,也不太容易。
毕竟能上朝的文武百官找不到好理由不能轻动,最多就调去北海,不然闻仲提着鞭子就上了。
而没资格上朝的臣子,子受几乎一个都不认识,到时候办事的是费仲,背锅的肯定还是费仲。
所以,还是得看张大的。
这家伙直接提拔两个异臣,这么瞎,极有潜力。
费仲调查了张大的出身,没什么问题,妥妥一个平民破落户。
为了培育人才,子受便将他召入宫中。
子受给足了他面子,让自己的近卫老大殷破败亲自去请人。
不一会儿,张大入宫。
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小年轻。
子受一见,就对他充满了好感!
看长相就觉得亲切!
细眉小眼,小鹰钩鼻,嘴唇很薄,长得是真特么猥琐!
子受觉得自己不是外貌协会的,评论一个人的才能,怎么能只看外貌呢?
这样的人,一定要重用!
子受仔细端详了一下,越看,越是欣喜。
张大拱手拜道:“臣,张大,拜见陛下。”
子受一懵,你拜谁呢?
你拜我对着柱子干什么?
“陛下,这张大,眼神不太好。”
殷破败在一边解释道。
子受点头。
能提拔闳夭、散宜生的张大,眼神怎么可能好!
就这眼神能走到宫里来,多半是因为殷破败体积大,移动小山似的,就算看不清人脸也不会跟丢。
不仅识人不明,视力也不好,人才!人才啊!
“赐座,你升官了。”
子受让人给张大拿了张小凳子,在这座偏殿里,没有案几,只有他自己造的椅子凳子以及桌子。
当然是怎么舒服怎么坐,礼法?昏君在乎个锤子的礼法。
张大坐在小凳子上,忐忑不安。
他有些弄不明白,自己任用了散宜生、闳夭等人,不追责就不错了,竟然还升官?
不过陛下真如传闻中一般伟岸,笔挺的身躯撑天立地,看起来就像柱子一样。
陛下他,撑起了大商的天啊!
子受看张大仍旧对着柱子,也懒得提醒,只是道:“招贤馆汇聚天下人才,你先说说,以前是怎么做的。”
张大有些慌,他以前就是瞎几把做啊!
“回陛下,臣...臣因为唯才是举,所以不问来人的出身,只问他们的能力,同时观察他们是否忠心,是否肯为大商出力……”
张大一口气编了很多。
越编,越得心应手,信口开河,很简单嘛!
子受皱起眉头,张大思路清晰,说话有条理,这不是好现象。
不过事实是他挑选出了奸人,那么应该是理论型选手,实操水平为零。
这样一想,理论丰满,朝臣挑不出问题,弹劾的理由就不够充分了!
子受轻轻合掌:“好!”
“张卿家说得好!那么你是如何挑选人才的呢?”
张大这次如实回答,这些都有费仲排下来的固定章程:“首先我会亲自约谈,考察来人是否名副其实,是否有真才实学。”
“然后,费大夫会让朝臣来进行考察,比如闻太师、杨大夫、鲁将军等。”
“最近杨大夫因为御史台新立,格外缺人,在招贤馆内挑了不少人.....”
子受听得心里一沉。

朝中文武竟然直接插手了。
这不就筛掉了一批没有才能的人吗?
有朝臣专业考核,招贤馆还怎么能招到庸人?
幸好特意召人来看了看,不然继续这么下去,背刺的人越来越多,还都是串通好的。
子受沉默片刻,说道:“朕设立招贤馆之初,是想让天下凡是有才能的人,尽入朝歌,这样一来,却是本末倒置了。”
张大紧张起来:“陛、陛下?不知有何疏漏?”
子受正色道:“那些朝臣只懂政事,可这样的官员朝中已有许多,朕要的是各行各业的人才!”
“既然唯才是举,就不能因为偏才而轻视!”子受拍了拍椅子:“就说这木工,若有木工人才来招贤馆,朝臣怎么能看出他的才能?如果朝中没有懂得木工的臣子,又怎么能管理天下的木工呢?”
张大一愣:“这....商丞相懂些木工。”
呃....
“渔业不容忽视,朝臣之中可有人懂?”
“鲁将军出身东海....”
“烧炭...”
“罗大夫.....”
“养花....”
“赵大夫.....”
“烹饪...”
“朝中公卿皆懂一些....”
子受无言以对。
这些大臣怎么回事?
一个个业余爱好这么丰富?
连女子的画眉都会?!
如此一来,更不能让大臣随意插手招贤馆的事了!
子受沉默片刻,道:“朝中大臣公务繁忙,不宜多做打扰,招贤馆应该自行处理。”
张大脸上写满困惑,目视着柱子,正襟危坐:“陛下,臣...所学有限,不能分辨才德之士啊!”
他要有这个才能,早就升迁了。
子受摇了摇头:“这也是对你的考验,招揽人才是招贤馆的本职,处理政务才是朝臣的本职,如果连这些都需要朝臣帮忙,你们又有什么用呢?”
张大似懂非懂:“可这样的话,难免出错,提拔出庸才....”
庸才?
庸才好啊!就这个了!
子受严肃道:“所谓良币驱逐劣币,早前还有贝币流通于市面,铜钱一出贝币不再流通,这些人才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真的没有才能,便是做官,也做不长久。”
这是在皇帝想当个明君的情况下。
子受默默补充一句。
为了防止朝中大臣添乱,子受又补充道:“如果遇到难以判断的人才,也可以适当寻求朝臣的帮助。”
“比如让杨大夫考察武将,让鲁将军考察文臣。”
张大只觉得双眼浑浊一片:“陛下,这是不是……”
子受微微一笑:“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正因为不懂,才不会照着老旧的方式去思考,才能发现他人的不足。”
张大恍然大悟,陛下不愧是陛下,又是良币驱逐劣币,又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字字珠玑!
子受继续道:“最关键的一点,是忠心。”
张大了然:“臣绝不会再犯错,必然挑出忠心之臣。”
子受摇头,你会错意了:“不,这正是朕最看重你的地方,如闳夭、散宜生这样的人,虽然身怀异心,但他们却是有才能。”
“不问出身,不问心迹,这才是唯才是举的初衷,你甚至可以去羑里找西伯侯问策。”
这....
听起来很有道理。
张大觉得纣王必然另有深意,忠心重要吗?
重要,也不重要。
散宜生、闳夭心怀异心,可和他们同样为西伯侯友人的太颠,不正在为大商效力吗?
那可是个当殿裸衣,割袖断友,大骂奸贼的忠臣!
太颠更是一飞冲天,官至御史台三把手!
陛下不愧是陛下,圣君莫过于此。
这是何等自信?何等气魄?
只要有才能,就算是敌人,就算身怀异心,也要让他心甘情愿为大商效力!
.....求推荐票,求月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