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三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昭和阿乐带着丁大锤等人被堵在了街口。
看着前方,阿乐瞪眼:“今天怎么这么热闹?”
楚昭犹豫一下:“要不我们换条路走。。。”
这里虽然是通往皇宫的主街,但京城大街小巷弯弯绕绕,也有其他的路可走。
阿乐点头:“是哦,人这么多,万一有危险——”
丁大锤不敢表示质疑,更不敢说有自己在护卫皇后,也不敢提醒阿乐前方有龙威军探路。
但有人可以质疑。
“有我在呢。”女声不满说,“有什么危险?”
阿乐笑颜如花看着站在一旁的一个女孩儿:“没有没有,有小曼姐在,什么危险都没有。”
小曼哼了声。
进入京城界内没多久小曼就来迎接了,自从和老白来抓了萧珣送到陛下面前后,小曼也跟着楚棠一家回到京城。
“整个京城我们都清查好几遍了。”小曼说,“保证你横着走都没人能撞你。”
楚昭被逗笑了:“是,我知道,有小曼在,我闭着眼走都没人能撞到我。”她看着前方,“我的意思是人那多,我怕别人不方便——”
“你别磨蹭了。”小曼催促,“快走吧,千军万马你都不怕,街上人多了又怕什么。”
楚昭听到这里大概猜到什么,于是不再多说点点头:“好,那我们就牵着马走。”
于是一众人下马,楚昭将幂篱戴好,一手牵马,跟着小曼向前。
就在踏入街道的一刻,街边墙角蹲着的两个半大孩子忽的点燃了烟花,青天白日里冲上天空,吓了四周的人一跳。
“吉时已到——”那两个孩子还大声喊,然后笑着冲进人群。
……
……
邓弈站在皇城最高的城墙上,看到城池远处亮起一朵烟火。
“吉时到了。”他说,然后转身走开,迈下台阶的时候,能听到京城宛如热锅一样翻滚起来。
他虽然没有站在城墙上,但还是感受到了是怎样的热闹,因为太监们不断把消息给他送来。
“今天街上比过年还热闹。”
“不用跟这两年过年比,应该说比以往很多时候的过年都热闹。”
“婉晴娘的舞比起在楼里竟然还要美——咳,我的意思是舞还是雅俗共赏最美。”
“能赏到就好了,我派去的人都没能挤进去。”
“不过挤在街上听琵琶声也是第一次,那四个女子的琵琶一响,我都忘记我在大街上了,我以为我又跟随陛下亲征去了——”
“是弹了破阵曲吗?四媚娘售卖技艺媚人,还从未弹过这种曲子,第一次听,真是震撼。”
“街上好多逃难来的人都哭了,唉。”
“不过还好了,战事都结束了,流民尽快送回原籍。”
“走了这一路街市,沾了一身的花,这些女子们啊,真是越玩越上瘾了。”
听到这里时,邓弈抬起头看向门外,越过高大的殿门,似乎能看到满街飞花的场面。
飞花应该比陛下回朝那天要还要多很多吧。
……
……
楚昭终于从街上穿过走到了街口,她转身回头看,看到整条街都被花海淹没。
透过这些花海,她还能看到街上的喧嚣。
她看到一个舞姬飞旋,单腿独立在小小的圆凳上,如风摆柳,但不管风如何吹,身姿如何摆动,那只脚始终稳稳独立在圆凳上——
她看到四个琵琶女,奏出了金戈铁马之声,又一瞬间冰雪消融春花繁开,百鸟齐鸣。
她还看到一架架屏风,读书人挥毫泼墨,展示出书词文画,其上都有她的名字。
她还看到,喷火,舞刀,耍猴。
她抬起头,看到沿街的窗口皆打开,女子们对她笑着摆手。
“小姐,小姐。”阿乐在她耳边一声又一声,“京城的春天竟然这么热闹,以前我们都没发现,我们来京城时间太短了。”
嗯,以前没发现,她在京城待了十年也没发现,楚昭默默想。
丁大锤等人也已经完全看傻了。
“我知道京城天下第一繁华地。”丁大锤忍不住喃喃。
但这繁华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走在这繁华中他差点掉眼泪,可能是因为那美丽的天仙般的舞女对他一笑,可能是因为琵琶声声勾起了伤怀,也可能是翻跟头的猴子让他想起了山林——
“能走过这一场繁华,是我丁大锤得荣幸,不白活了。”他喃喃说。
街上喧闹耳朵嗡嗡响,楚昭听不到大家在说什么,但又似乎听得很清楚。
“这位小姐——”前方有女子们的喊声传来。
楚昭转过来看去,看到街口一家茶铺摆着桌子,十几个女孩儿或坐或站着,楚棠就在其中,但她没说话,说话的是周江。
“这位小姐。”周江再次唤。
楚昭一直还带着幂篱。
大家都装作不认识她。
“我们烹了新茶。”周江接着说,“请你品一杯。”
楚昭笑了走过去接过茶。
丁大锤虽然觉得要阻拦一下,但看小曼的反应——小曼早就站到那群女孩儿身边去了,他就是再乡下人,再第一次进京城,也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先前那些热闹——他再转头看去,原来也是为了皇后啊。
“这位小姐,你适才看到了什么?”周江将茶递给楚昭,问。
楚昭接过茶,似乎没听清,问:“看到了什么?”
“这位小姐,你可看到了歌舞升平?”周江问。
楚昭点点头:“看到了。”
“你可看到了人间繁华?”周江问。
楚昭再次点点头:“看到了。”
“小姐,你可看到了安居乐业?”周江问。
楚昭点头:“看到了。”
周江一笑:“多谢小姐,保住世间繁华,安居乐业,我们敬小姐一杯茶。”
楚昭道:“多谢,能看到世间繁华安居乐业是我的荣幸。”说罢一饮而尽。
周江以及其他女孩儿们也都将茶一饮而尽。
楚昭摘下幂篱,接过缰绳上马,再看了眼街上的繁华,一笑催马向前而去。

......
......
今日的大朝会跟其他时候不同,殿内嘈杂宛如街市,官员们也没按着序列站着,有聚集一起低声说话,有靠着柱子闭目养神。
“这都多久了。”一个官员忍不住再次催促,“陛下怎么还没来?”
“陛下难得发懒一次啊。”另一个官员低声说笑,“过了年长大了一岁,反而不勤政了。”
除了御驾亲征那段,其他时候小皇帝可是一次也没有耽搁过上朝。
“其实陛下在不在也没什么啊。”又一个官员皱眉不耐烦,“有太傅在呢。”
但太傅今天也没来,只说让大家稍侯。
有人嗤笑:“太傅最近忙什么呢?又发财了整理账册吗?中山王,不对,镇国王送了他不少吧。”
“也说不定不用送呢。”另一个人冷冷说,“邓太傅本就是中山王用钱送上去的,现在是收回报的时候了。”
“那这如今的朝堂到底还是中山王的了?”有人叹气。
但立刻被人反驳:“那是不可能的,有陛下在,有谢三公子在,他邓弈休想一手遮天。”
有敌意满满的官员们,也有闲散漠不关心的官员们。
“催催呗,早点结束早点下朝了。”有官员打着哈欠。
“别催,等等吧,是好事呢。”另个官员低声说。
这话让四周闭目养神的都看过来:“有什么好事?”“什么私下消息?”“从哪里来的?”
也有人打趣“大人这攀上邓氏还是谢氏了?消息灵通了啊。”
那位官员一笑:“我这消息啊,是攀上我夫人女儿得来的。”
这什么意思啊?大家更不解。
“最近她们神神秘秘的说要给皇后作贺。”那官员低声说,“皇后应该是要回来的。”
皇后啊,几个官员对视一眼:“皇后又是替父从军,又是迎战中山王的,煊煊赫赫的,她要回来,朝堂提前得准备吧。”
朝堂可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听说。
这些内宅的妇人们反倒知道确切消息?
“我估摸是知道。”那官员低声说,“今天我家夫人女儿比我上朝起的还早,吃饭我都没看到她们,说是,忙大事去了。”
官员们听着好笑,但也有同感。
“最近家里的女人们是好像挺忙的。”
“不止忙,好像也挺能花钱的,头疼——”
正说笑着,邓弈从外走进来,看到他,殿内的嘈杂顿消。
“太傅,陛下什么时候上朝?”一个官员问。
“马上就要上朝了。”邓弈说,“不止陛下,皇后也进宫了。”
皇后回来了!
竟然真的回来了!
殿内瞬时更嘈杂一片。
......
......
“姐姐——”
“楚姐姐——”
萧羽原本还在台阶上站着,其实他原本想要去皇城外接,甚至去京城外等——
邓弈和齐公公都叮嘱他,皇后不要兴师动众,陛下您出现的话,就违背皇后的心意了。
所以他一直在宫里等着,真是好慢啊,虽然有禁卫几乎是每隔一盏茶的时间就来回禀一次,皇后入城了,皇后走到大街上了,皇后在看杂耍了,皇后走到皇城了——
越来越近,但他觉得时间也越来越慢。
终于,终于,看到那个女孩儿的身影了。
她一个人,穿着素布的衣衫,缓缓而来。
萧羽再也忍不住了,他再也不等了,他冲下台阶,向那女孩儿奔去。
楚昭看着远处宫殿前奔来的孩子,宛如一只飞燕,也忍不住绽开笑。
再次踏入这个皇城,她原本什么感觉都没有,熟悉?也不熟悉,陌生?也不陌生,心无波澜吧,直到看到飞奔来的孩童。
这个本该不存在的,被她亲手救下的孩子。
这是她的天地,她创造的,新的一世。
楚昭也加快脚步,向孩童迎去。
两人终于相遇,楚昭伸手将萧羽抱起来,但下一刻又差点跌倒。
“阿羽。”她说,“你长高了也长胖了,姐姐更抱不动了。”
萧羽抱紧她的腰:“那我来抱姐姐。”
他当然也抱不动。
楚昭哈哈笑。
齐公公老白以及小曼阿乐都从旁边赶来,看着这一幕也都笑。
“陛下。”齐公公道,“太傅和朝官们都等着呢,请陛下与皇后娘娘登朝吧。”
楚昭有些意外:“竟然还没有上朝吗?”
萧羽仰头看她:“姐姐,我和太傅说了,一定要等着你回来,一起去上朝,太傅也同意了。”
楚昭伸手捏捏他的鼻头。
“好。”她说,“我们一起上朝去。”
她又低头看自己身上的衣服。
“朝服倒是一直带着。”阿乐忙说,只是,先前在边郡用过,一直忙于征战,也没有洗过,皱巴巴的——
楚昭一笑摆手:“不用,本宫长途跋涉而来,急着跟大家详说边郡中山郡要事,本宫是皇后,也是领兵的将军,军中无忌,我就这样上朝了。”
说罢牵着萧羽的手。
“走。”
......
......
殿内奏响了升朝乐,已经列队站好的文武百官们向前看去,看到朝堂许久未出现的女子的身影。
她满面风尘,行装未换,但比起当初穿着皇后朝服走进来时,反而更加熠熠生辉。
就像一把刀染上了风霜,但也磨出了光亮。
算一算,这女孩儿离开皇城时间说久不久说短也不短,而她离开后,做的事却一件接一件,关系着朝堂,关系着大夏平安国朝永固。
楚岺之女,不负先帝所托,勇武聪慧,持刀御马,护皇长孙,护国,护民。
这一次不待邓弈高声宣告,官员们齐齐俯首。
“恭迎陛下,皇后娘娘。”
楚昭牵着萧羽,俯瞰朝堂,微微一笑:“免礼平身。”
------题外话------
怎么有点结局的味道?哈哈哈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