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唐大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过午饭后,小两口就告辞了。
路上,两人聊起了唐家众人。
徐文道:“我看,唐家几个表兄弟都还不错,怎么没想着出来找活干呢?”
怎么也比一大家子都守着田地靠天吃饭要强些。
说到这,杜宁就叹了口气,“大表哥前几年是有出来过的。”
唐大郎比明峰大两岁,当时也是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一心想出门闯个名堂回来。
但他时运不济,在谭阳县的时候遇到了黑心老板。
一开始,人家就用花言巧语哄着他签了三年的用工文书。
可是干了两个月,秦大郎去找老板要工钱的时候,那老板却两手一摊:
“工钱?哪来的工钱?文书上不是写了吗,我管你饭,你给我做工!”
秦大郎这才发现那文书上的条件和老当时板说的完全不一样,也怪他当时年轻,太容易相信人了,文书连看都没看就签下了名字。
唐大郎当即就气的回了家。
可那商人好不容易才逮着个免费劳力,哪肯轻易放过他。
于是找到唐家,告诉唐大郎,不干满三年,就是违反了文书,那么唐大郎就要赔他一百两银子。
一百年银子,对当时的唐家来说,要真凑,加上亲朋好友们帮一帮,也能凑出来。
但那样一来,唐家就要伤筋动骨了,而且接下来家里的孩子们在婚嫁上就都要处于下风了,搞不好连下一辈的都要受连累。
唐大郎哪里愿意因为自己的错误,而累及下面的弟妹们。
没办法,只能硬是咬着牙继续去干活。
要是事情到此为止也就算了,那唐大郎在那干上三年也就得了自由身。
可谁知,那商人因为没有儿子,又看中唐大郎的人品,就想招他为上门女婿,将来好给自己养老。
唐大郎如何愿意有个那样的岳父,因此任凭那商人如何威逼利诱都不点头。
那黑心商人觉得唐大郎实在不识好歹,因此后面两年,不仅不给工钱,连想吃饱饭都成了奢望。
每天干最重的活,吃的又是最差最少的。
眼看着孩子回来一次比一次瘦。
唐家人怎么忍心好好的孩子受此大罪,就想拿钱出来。
可唐大郎怎么都不肯。
就这样,唐大郎硬生生的抗过了那三年。
“你没见过大表哥刚回来那时候,说是瘦的皮包骨都不为过。也就是这两年在家里,长辈们心疼他,每天都用鸡蛋补着,身体才慢慢得补了回来。去年更是娶了个温柔的妻子,大舅母才放下心来!”
所以外婆家对孩子外出干活这事,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不过,说到这里,杜宁又笑了起来,
“今年大哥和明峻可能会离开陈家饭馆。我听娘说,到时候小姑父准备从唐家和林家分别找个后生去顶替他俩,***唐家会让大表哥过去。”
徐文就笑道:“你小姑还真是一个都不得罪呀?”一个嫂子娘家选一个。
见媳妇瞪过来,徐文赶紧讨好道:“我是说咱小姑一碗水端的真平。”
不端平能行吗?那不是得罪人吗?
徐文赶紧转移媳妇的注意力,
“哦,对了咱们是初四上午去小姑那拜年,中午赶回来,宴请夏家人吃饭吗?”
“嗯,你回去后再去夏家问一问,他家是本地的,可能姑舅姨之类要走的亲戚的比较多,如果初四不方便,那就往后挪一挪,大正月的,不能耽误人家走亲戚。”
“我媳妇就是善解人意。”
杜宁又瞪了他一眼,这是基本礼貌好不好?
大家吃吃喝喝,很快就到了初八,今天是府衙正式开工的时候。
徐文一大早就神清气爽的出门了。
留下杜宁在家,时不时悄悄的揉揉腰,男人说话都不算话。
说好的昨晚休息一下,后来还是死命的缠着她,还厚颜无耻的美其名曰:她不用出力,他一个人动就好。
杜宁咬牙,这种事是她不出力就能行的吗?
徐文来到府衙,照样先是知府老爷训话,顺便宣布升徐文为正式捕快的决定。
训完话后,知府老爷不顾胡捕头的黑脸,还专门留下徐文说话,和颜悦色的告诉徐文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记得找他这个他,他会为徐文做主的。
徐文面上自然是感激涕零的谢过知府老爷的厚爱。
这下徐文就确定了,肯定是那人拜托过知府老爷,知府老爷才会如此关照他。
要搁以前,知府老爷哪会知道他徐文是哪根葱?
知府老爷也很惆怅,他怎么都能想到,徐文出一趟公差都能有这样的际遇。

他知道,外面都很好奇他为什么要赶在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开堂审案?
那还是年前二十九那天,他正在家里欣赏小妾们为他吃醋的美好画面。
突然师爷急匆匆的在外求见:“老爷,老爷,郑侍郎的信。”
他当时很惊讶,道:“刚上任的吏部郑侍郎?我好像和他没有交情吧。”
确切的说是,他想和人家郑侍郎有交情,但是他够不着人家。
师爷进来,边点头,边将信双手呈了上去。
一目十行的看完了信后,他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师爷见状,担忧的问道,“老爷怎么啦?”
他看了一眼师爷,将信递给了他。
师爷看完信,“老爷,那现在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过堂,然后放人呀!你赶紧去安排!”
这个徐文命真是太好了!
他这个知府老爷都够不着的贵人,徐文居然幸运的成了人家恩人。
他和人家郑侍郎虽然就差了两级,一个是正四品,一个是正三品。
但人家比他年轻,比他家世好,更比他有前途。
大家私底下都在传郑侍郎将来是要接任吏部尚书的。
而他,可能一辈子就要止步四品的位置了。
杨捕快一直等在知府老爷办公地点的门口,见徒弟出来,忙将他一路拉到府衙外面,见左右没人,才悄声问道:
“你小子是不是手里握有知府老爷的把柄呀?要不然说不通知府老爷前后的态度变化呀。”
徐文一噎,“我要是有那本事,我不早就成正式捕快了吗?”
杨捕快就疑惑了,“那知府老爷是图什么呀?”
总不会是因为惜才吧?
徐文就将自己回来的路上碰到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是徐文和邱捕快在回来的路上,经过一个叫子鱼镇的时候,恰好碰到了一群地痞无赖和一群过路的车队起了冲突。
后来徐文他们才知道,说是冲突,其实就是快过年了,地痞无赖们想讹些钱花。
徐文他们到的时候,两边人都已经打起来了。
车队这边的丫鬟胆小,被吓住了,眼看那些无赖们瞅准机会,就要抢过那丫鬟手里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被眼疾手快的徐文一刀给挡开了。
那些地痞们在当地也是有人罩着的,自觉是地头蛇,今天被一群过路人给三番五次下了面子,自然是很恼火,一边派人继续喊人,定要压制住这些强龙,一边非要抢了那个孩子,换笔大酬劳不可。
徐文看出他们的意图在孩子,就一把抱起孩子,一边与之周旋。
期间,为了救那孩子,胳膊还挨了一刀!
等那地痞们叫的人到了后,眼看着车队这群人就要落与下风,谁知,这个时候车队的援军也到了。
徐文看看两边各自的援手,挑眉笑了起来,这高下立判呀!
之前还十分嚣张的地痞们,全都噗通一声跪了下来,痛哭流涕喊道他们错了。
原来被地痞无赖们围住得这个车队是刚升为吏部侍郎郑大人的家眷,那个小男孩是郑大人的小儿子。
他们就是准备去京城和郑侍郎团圆的。
刚被这些地痞们缠上的时候,郑老夫人就悄悄派人拿着他儿子的拜帖去县衙搬救兵!
事情解决了,徐文两人就准备离开了,他们还要往家赶呢。
可郑老夫人如何愿意恩人们就这样离开,尤其是那个年轻人,她刚才可是看的真真的,就是他为救了自己的小孙子,还受了伤!
但任凭她无论怎么挽留,想请两人拐去县城吃顿饭,徐文两人只一心着急赶路。
郑老夫人得知徐文刚成亲三天就出了公差,也就理解了他的心急。
后来两人自报家门,并且接受了一瓶据说效果奇佳的金疮药,就继续赶着牛车往家走。
虽然那老夫人一再强调回去后会告诉他儿子,以后会好好报答他们的。
但徐文他们也没当回事,毕竟那些贵人门都忙,说不定回去之后,早忘了这件事呢?
说完之后,徐文两手一摊,“师傅,我现在只能想到郑大人这个理由!”
程捕快一拍手道:“那肯定就是你小子结的善缘起了作用!”
然后,程捕快就双手插腰,哈哈大笑道:
“那胡仁要是知道,故意点你去西北,会让你有此际遇,恐怕肠子都能悔青了。”
胡仁得肠子有没有悔青不知道,但他的脸色这会是铁青的,大家都能看出来。
来到他的专属办公地点,胡仁气得很想砸了手中的杯子,但想想,又重重放下了,这里毕竟不是家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