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甜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文就解释道:
“也是我嘴快的原因。那羊肉汤店的老板,吃过一次你们的辣椒油,很感兴趣,就想大批量购买。可他又不想找你姑父买,嫌太贵,他知道你是我未婚妻,就想托我问问你,他按每罐一百九十文的价,在你这预订可不可以?”
“这辣椒油真有这么好吃吗?”
别看杜宁小作坊干得热火朝天的,但在她内心深处,还是觉得陈家饭馆每个月能卖出那么多,一大半原因是沾了陈姑父的光。
再说,她还有大哥二哥这两个助攻了。
每次哥俩只有发现哪个客人多挖了两勺,都会在人家离开之前问上一句:“要不要买罐辣椒油,也给家人尝尝!”
陈姑父订的价格也不贵,每罐两百文,对于能下馆子的人来说,委实不算什么?
徐文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当然好吃了,连他这个不常吃辣的人,都觉得香。更何况那些无辣不欢的人呢?
杜宁就摇摇头,徐文就高兴了。
他也不想小宁再接下这个单子,太累了!
却又听小宁说道:“我们答应小姑父,不会再卖给第二个人的,所以羊肉汤店那边只能去跟小姑父谈了!”
徐文:……
媳妇,我真的有钱养你。你这样,我很有压力的!
徐文离开三天后,陈姑父果然上门来,继续加大每月的订单量。
如此一来,杜宁就必须招人了。
这天,趁着空闲,杜宁和杜静拿着绣框去找徐婉说话。
有时候,她们没空闲,徐婉也会过来找她们说说话。
闲聊的时候,杜宁“无意间”说起了这事。
徐婉想了片刻,就有些欲言又止的看着杜宁。
杜宁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问道:“婉儿,怎么啦?”
徐婉想起奶奶教她的,有什么想法,就大胆说出来。
于是鼓起勇气道:“小宁,你觉得我怎么样,我想去你那干活。”
定了亲后,徐老太婆媳俩什么活都不让她做。
现在她除了每天能做两个时辰的绣活,其他时间都是和几个小侄子侄女们玩,是真的玩,连衣服都不用帮他们洗的,所以她时间真的很多。
杜宁高兴道:“婉儿你当然很好了,只要伯母她们同意,你不嫌工钱低的话,随时都可以来。”
徐婉很开心,羞涩的说了声:“谢谢!”
徐老太和村长媳妇当然没有意见,他们农家,也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说什么定亲后就不能去婆家。
况且,婉儿过去了,还可以早点和杜家人磨合,早点了解他们的习性等,免得成亲后,手忙脚乱的。
所以第二天一早,徐婉就早早的到了杜家。
即便她是村长家的幼女,但从小也没少干活,这一天下来,也并不觉得劳累。
倒是徐老太在家担心了一天。
直到傍晚,看到一脸轻松的孙女,才放下心来。
这下,村里人都知道杜家的那个辣椒油小作坊挣钱。
也有人找到唐氏妯娌,想把自己的闺女也塞进去做工。毕竟在家门口,还是十分方便的。像杜秀她们,还不会耽误家中的活计。
但唐氏妯娌都以她们不好插手孩子们的事为由,拒绝了!
那些人怀恨在心,自然话里话外的就抱怨起了杜家。
说杜静精明过了头,连未来儿媳妇都压榨,还说村长家闺女傻,平白给她人做嫁衣裳。
还有人传,杜宁果然有手段,不愧是被两个捕快看中的人。
好好的话,过了她们的嘴,就变了个味。
所以,溪水村现在有不少人都盼着看杜家的笑话,看以后这小作坊是留下来还是给女儿带走。就是带走,到底是给杜宁还是杜静,以后杜家两房肯定是要打架的。
杜家人不知道这些,或者说就是知道了也没时间理会,因为明岩哥俩准备参加童生考试了。
他们进入青山书院也大半年了,虽然天赋不是极佳,但胜在努力!
因此他们老师建议他们报名这届童生试,若能考上最好,就是考不上也可以积累些经验。
噢,对了,一同考试的还有李轩。
他本来是不想考的,但他爷爷知道了亲家的两个小孙子都报名了,也压着李轩去报名。
还美其名曰:“去攒攒经验,万一考过了呢!”
李轩觉得他爷爷就是怕丢人,因为他两个小舅子比他小,都已经开始考童生了,而他还一次没参加过。
今年的童生试定在五月,他们都需要在宜州府参加考试。
三人也不用准备住宿什么的,到考试那天直接坐他们学院的马车去考场就是了。

青山书院非常贴心。
因为他们学院离考场不远,所以每年都会组织马车送学生去考场,考完了在一起接回来,给那些家不在宜州府的学生们提供了很大便利!
当然你要是想在外面住,也没关系,学院这方面是不限制的。
明岩哥俩婉拒了小姑父的邀请,选择和同窗们一起住学院。
陈志景知道他们学院会有安排,也没强求!
只是嘱托了一句,他到时候会让明峰守在考场外面,有什么事,就去找大哥。
然后经过三人的不懈努力,两家人的虔心祈祷,三人齐齐落榜了!
是的,一个都没上榜!
不过三人的状态都还不错,科举本身就很难,能是那么容易过的吗?
好在有了一次经验,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就可以好好准备,明年再战了。
红英知道消息后,放下心来,这简直就是今年她最高兴的事了,也不枉她连磕了三天头,求老天爷一定要保佑杜家两个臭小子落榜。哼,他就知道,老天爷这次会站在她这边的。
她和明岩哥俩倒没有什么仇恨,但谁让他俩有个姐姐,是她红英的仇人。
只能怪他们俩倒霉了!
最近红英颇有些因祸得福。
因为捕快上门,红英被秦二郎欺骗的事,被大家都知道了。她又当众梨花带雨的哭诉了几场,村民们就觉得她的确好可怜,有些人就开始渐渐同情她,大有忘了她之前所作所为的趋势。
假首饰案还是没有抓住背后的主谋。
秦二郎上次提供的线索太小了,程捕快他们也没能如愿顺藤摸瓜。
秦二郎是掏了一两银子,从他认识的一个狐朋狗友手里买来的这些首饰。
而他那朋友说是从一个外地客商手里买来的,两人都不是为了钱财。
当然估计也是因为骗不了人,这些东西除了样式精美些,那金粉涂抹的很不细致。
普通老百姓买这些东西,那肯定是仔仔细细,看了再看,摸了再摸,才会掏钱,没几个人会像于刚姐姐那样,都不查验,就直接掏钱的。
秦二郎和他朋友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但两人的确是只哄骗了小姑娘,到现在也没人来告他俩,因此府衙把二人关了两天后,就都放出来了。
秦二嫂知道秦二郎进了大牢,后怕的拍拍胸口,幸亏他们一家分出来了,要不然她家三个孩子的名声肯定会受很大影响的。
秦二郎一从牢里出来,就痛哭流涕的去向红英道歉,再**证等拿到那五十两的聘礼,他一定会去首饰店给她买几只漂亮的真首饰。
红英敛下眼中的嫌弃,还要假装温柔的安慰秦二郎,觉得自己真是憋屈死了。
她不禁想到:杜宁那捕快未婚夫要是送礼物,肯定不会送假的,也就自己命苦,摊上了这麽个死混蛋,杜宁那贱人这会不知道怎么在心里笑话她呢。
杜宁这会确实在笑,但不是嘲笑红英,而是今天她突然翻出来徐文元宵节那天送她的发钗,发自肺腑的开心。
之前因为两人误会的事情,那天晚上回来,她随手就将盒子扔到了梳妆台的抽屉里。
后来一忙,就忘在了脑后。
直到今天,她才记起来。
想到徐文说的这个发钗不一样,杜宁拿在手里细细的摸了摸,果然发现了一小片凹凸处。举起来一看,发现那片地方刻了两个字。
宁,文。
杜宁就抑制不住的翘起了嘴角,心里也像吃了蜜似的甜丝丝的。
呆子,不说清楚,也不怕她发现不了,浪费了他一片心意。
最近,秦大嫂真是忧愁并高兴着。
忧愁是因为他小儿子坐了两天大牢,即便是已经放出来,她也解释过了,他儿子是被人骗了。
可她一出门,还是会被人指指点点的,很是烦人。
高兴是因为他大儿子前两天给了她八十两银子!
对,她咬过得,的的确确是真银子。
秦大嫂顿时心花怒放,恨不得喊所有人来看看她儿子挣得钱,看谁还敢说他们秦家男人都是窝囊废。
更让她高兴的是,她大儿子说了,以后还回挣更多的钱,都拿回来给她用。
她以后什么事都不用管了,就等着做个让人羡慕的老太太吧。
听得秦大嫂真是热泪盈眶!
她的好日子终于来了!
大儿子有出息了,秦大嫂就想起了小儿子来。
哎,既然现在她有钱了,那就早点哄着老太太把钱拿出来,给二郎把媳妇娶进来,也免得孩子总是埋怨她这个当娘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