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余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莲就提议道:“要不再去看看,这次谁都不带,就咱们三个,看完铺子后,咱们也去好好去逛逛街。”
这是个好主意!
于是,姑侄三人很是惬意的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特意跟父亲请假,早早下工的陈志景,还打算带妻子出去吃饭呢,就被妻子告知:
“我已经和小宁他们吃过了,真的是好久没有这么开心啦!原来祥安街那边新出的馄饨那么好吃,下次我还要约上小宁她们一起去。”
陈志景可怜巴巴的看着妻子,“你可以约我呀,你侄女她们那么忙,就别打扰人家了!”
杜莲大手一挥,“才不和你一起呢!我们女人一起聊天,一起吃喝不开心吗?为什么要带你?”
陈志景拦腰就将妻子抱了起来往床边走,暧昧道:
“你说为什么,当然是你相公能让你更开心。”
最终,杜莲姑侄最终还是选了祥安街那间店铺,一年租金五十两,她们签了三年的文书。
店铺找好后,还要装修,杜莲现在干劲十足,一手承包了所有的活。
她们准备十一月份正式开张,刚好可以赶上过年那一波热潮!
这天,正在陪弟弟玩的安安突然问道:“娘,小哥哥什么时候还来咱家玩?”
杜宁笑道:
“要好久哩!等安安长到这么大的时候,小哥哥就来找你玩了!”
毕竟要考上秀才,怎么也要个两三年吧,杜宁比划了一下,安安对比了一下自己现在的身高,垂头丧气道:
“好吧。真的要好久。”
这次郑斌呆的时间并不长,他们吃过虾的第三天就离开了。
不过,时间虽短,但对安安的影响并不小,这两个月安安已经问了好几次小哥哥什么时候还来?
看到女儿伤心的样子,杜宁就决定,下次郑斌在来的时候,她就真的要把两人给隔开了。
这样下去,对自家闺女来说真的不好。
不光是安安,就是来了两次的余家姑娘也每次都问郑斌。
杜宁就后知后觉了,原来人家冲的是郑斌呀。也是,能搭上郑斌,不比一张帖子更管用。
知道郑斌走了后,余家姑娘就再也没来过了。
话说这余家老爷自从被罢官回到宜州府后,那是天天在宴客。
看那架势,是要把宜州府大大小小的人物都请一遍。
就连徐文都收到了邀请。
不过他没去,因为程师傅师傅拒绝了,徒弟肯定不能打师傅的脸呀。
徐文说,那次程师傅真是发了好大的火,骂余大老爷卑鄙无耻,是沽名钓誉之辈。
“我怀疑师傅和余大老爷有过节,但是,我没有问出来。”
夫妻俩想破脑壳,也没想出来师傅会和余大老爷有什么恩怨!
徐文摸了摸下巴,“肯定是师傅年轻时候的事,因为我听说余大老爷已经二十年没回过宜州府了。”
杜宁鄙视他,“不用你说,我也知道!”
时间过得很快,杜家姑侄三人的绣坊——百绣坊今天正式开业。
徐文依旧请的是业余舞狮队,尽管没有新意,但架不住人们喜欢呀,所以开业典礼很是热闹。
陈志景为了表示对媳妇事业的支持,特意找人做了个超大型的花篮,把这个季节能找到的花,连路边的野花都没放过,全一股脑的塞进去了,真是羡煞了一众来凑热闹的妇人。
陈志景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这下妻子再不会说,自己嫌弃她的话了吧。
徐文和李轩大呼失策,明明他们俩干的最多,最后风头居然被陈姑父给抢了,真是大意了。
哦,说到李轩,他今年又参加了秀才试,嗯,又毫无悬念的落榜了。
双福巷的妇人们知道杜宁是百绣坊的东家后,徐家热闹了好一阵子。
以前徐家开糕点铺跟她们没什么关系,但是绣坊不一样呀,所有妇人多少都会些绣活,只是绣的好不好而已。
所以大家都想着要和杜宁打好关系,希望杜宁看在邻居份上,不要那么严苛。
面对众人的请求,杜宁笑眯眯道:“我们请得有掌柜的,大伙把绣品拿过去,价钱由掌柜的来定!”
至于其他的,杜宁一律以自己不管理店铺为由推给了掌柜的。
自己是开门做生意的,又不是做善事的,怎么能这么坑自己呢。
大家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毫无顾忌的说酸话。
现在,他们已经深刻的感受到自家和徐家得差距。
人就是这样,当别人只是比自己过得好一点的时候,大伙还会嫉妒。
但如果别人比自己过得好很多的话,那大家有的就是羡慕而非嫉妒了。

此时,双福巷的张家,张小妹就在朝她娘发火,“都是你,要不现在我们也可以挣钱了。”
要知道,要不是她娘当初起哄让小裘氏进徐家门,现在她一定是巷子里被人羡慕的姑娘,因为她可是和杜娘子又半师的情谊的。
要不是自家娘,她不光绣艺提升了,挣钱的地方也有了,这可是一辈子的事,能挣钱,以后夫家也会高看她一眼的。
那徐婶子为什么从来不说杜娘子的不是,不就是因为杜娘子只要愿意,每个月都有进账吗。
面对女儿的指责,张婶子也是满心苦涩。她当时因为不忿徐家过得那么好,而逞一时的口舌之快。
谁能想到,那杜娘子就记在了心里,再也不愿意教自家人了,关键是还不声不吭的就开了间秀坊。
还不知道当家的和儿子们回来会怎么埋怨她呢?
除了收散品,百绣坊还请了三位绣娘,再加上,筹备期间,杜宁姐妹俩没事干,就一直在储存绣品,所以百绣坊的存货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夏诚下工回来后,见妻子正坐在桌子前认真的做绣品,他笑了一下,也没打扰她,自己去厨房端饭菜。
见今天不光有白米饭,还有小炒肉,嘴角的笑容更深了。
搁几年前,他们家怎么舍得三天两头的吃白米饭?
夏诚端着饭菜返回屋子的时候,范式才惊觉丈夫回来,连忙放下绣活,“你回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累了一天,你坐下好好休息会,我去把饭菜端过来。”
夏诚笑道:“又不累,哪就用的着休息。”
夏诚是真的不累,比起以前在码头上扛大包,现在的活简直轻松太多了。
再说,妻子在家不一定比自己更轻松。
“孩子在娘那吗?”
范式温柔的点点头,“杜娘子又教了我一套针法,我想多练练,娘就把孩子们都抱她那屋睡......”
“了”字还没说完,嘴里就多了一块肉。
范式咽下后就嗔道:“赶紧吃你的吧,我晚上已经吃过了。”
夏诚也不说话,就笑眯眯的边吃边看着妻子。
范氏受不了他那眼光,转了个身子,才继续低头做活。
“阿诚,以后咱们也把孩子送去读书吧,认了字,他应该会过得比咱们更好!”
“好,他们肯定会过得比咱们好的!”
说到读书,杜宁也正在为安安读书的问题发愁呢?
郑斌那小子这里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的,请求他们一定要记得让安安读书认字,要是家里没钱的话,安安的开销由他每年派人送来。
当时徐文差点没忍住揍他一顿。
杜宁当然想让闺女识字呢,她可太清楚识字的好处了。
可问题是,杜宁打听了一圈,没听说宜州府有女子学堂呀!
自己又教不了,徐文就更别提了,那一手狗爬子还不如自己呢。
可要是专门请个先生来家教,又不太现实。
杜宁想了好几天,还是去了明岩他们的私塾。
不过,她这次不是来找明岩明屹的,而是来找明岩媳妇曹氏的。
“女子学堂?”
杜宁点点头,曹氏的爹是青山书院的先生,她从小就由她爹教导,是系统读过书的。
不像杜宁,杜宁当时完全就是逮着哪个字就认哪个字的,所以她知道自己教不了闺女。
“我打听了一遍,整个宜州府都没有女子学堂,可是郑家小公子说京城那边是有的。我想着,宜州府和我一样想让闺女读书的母亲应该也不少。”
曹氏就迟疑道:“可我也不会教呀?”
“就是当年曹叔是怎么教你的,你依葫芦画瓢就是了。实在不行,还可以问问明岩他们是怎么教初级班的孩子的,我想应该没多大区别吧!”
见曹氏还是很犹豫,
杜宁继续劝道:“再说,安安她们又不用考科举,也不求她们将来一定怎么着,只要认识字就行。”
曹氏自己是很心动的,做先生哎,以前小时候她不就是最喜欢当小先生,一本正经给弟妹们上课吗?
不过,这么大的事,她还是要问问亲爹和明岩。
杜宁明白她心中的顾忌,给她时间她好好考虑一下,
“你要是想好了,咱家安安就第一个报名。”
曹氏就笑道:
“放下,二姐,就算最后不开班,你把安安送过来,我也会教她的。”
可那样就会太耽误曹氏的时间。
杜宁前脚刚走,曹氏后脚就回了娘家。
她说是问问亲爹和明岩,但她主要还是想听听亲爹的想法,毕竟老人家考虑事情更全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