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娃娃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宁也只是嘱咐了一句:“不能吃太多东西,知道吗?”
杜静也看向李轩:“你别又傻了吧唧的给他们吃那么多东西,对他们胃不好。”
然后又转头看向安安,笑道:“到时候小姨把你喜欢吃的东西,给你带回去慢慢吃,所以我们安安要听话哈!”
安安乖巧的点点头。
杜静犹不放心李轩,又派了个丫鬟跟着他们。
李轩很忧伤,他有那么不靠谱吗?
不就是过年的时候,他把几个孩子给喂撑着了吗?可他不是没有经验吗?
他也不知道小孩子即便吃饱了,也还要吃呀。
这边杜宁将自己让利的想法跟妹妹说了一遍。
杜静也同意,就是这个让利活动具体怎么做,让利到什么程度,还要好好斟酌一下。
最后姐妹俩一致认为既然要做活动,那就索性做场大活动,让老百姓们知道如意糕点铺的东西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再过两个月就是中秋节了,要知道去年中秋节的时候,他们可是还需要额外请人才忙能过来的。
今年就算没有那么好,也不能差太远了。
商量好店铺里的事,两姐妹又讨论了一下到时候明岩他们私塾开张,他们两家送些什么礼最实用?
之前明岩考中秀才后,就没有打算继续考举人,而是在他岳父的举荐下,进了一家私塾做先生。
而那家私塾的院长今年准备全心备考举人,所以私塾就要关门了!
明岩几兄弟商量了一下,正好明屹也考中了秀才,干脆他们自己办个私塾得了!
这个想法得到了亲戚们的大力支持。
不说其他的,以后自家孩子开蒙读书那就能方便许多!
尤其是陈掌柜,他的大孙子刚好可以进学了,放到别人那里,哪有放到自家亲戚眼皮底下让人放心呢?而且他的小孙子也三岁了,到时候也可以早点送去启蒙。
现在,儿媳妇前段时间又查出了身孕,要再是个孙子,那就更需要有个信得过的启蒙先生,他和儿子才能更加放心的在外打拼,多挣些资产,也好以后全力以赴的供孙子们考科举!
所以陈掌柜非常热心的忙前忙后,帮着定地点。
做私塾的地方肯定要安静,这是必须的。而且因为是新的私塾,所以最好还要是人多的住宅区旁边,这样好招生!
只有以后慢慢积累下好口碑,才不用考虑招生的事。
但现在,对于明岩他们来说,能招到学生,私塾才能办下去!
商量好两家送的礼物后,杜宁母女俩婉拒了李家的留饭,
“这次就不留下来吃饭了,我婆婆一个人在家带着泽宝,我要是不回去搭把手,爹和阿文他们回家,恐怕想吃口热饭都不容易!”
闻言,李母她们也就没再狠劝,“也行,下次你把小的也带过来,就一定要留下吃饭。”
杜宁点点头,“伯母,你们回去吧,别送了,这会太阳都还没下山,路上人也不少,我们也会小心的!”
母女俩刚出李家村,就在路口见到了徐文。
“爹!你来接我们吗?”
徐文抱住飞跑过来的闺女,点了点她的小鼻尖,“是呀,就是来接我闺女回家的!”
杜宁疾走两步,含笑问道:“等很久了吗?”
“没有,我也是刚到。我就知道你们娘俩不会留下用饭,所以在这等着!”
杜宁上前牵住他的手道:“我们回家!”
徐文紧紧的回握住,“恩,回家!”
赵家,大裘氏也在和赵唐氏商量事情,“娘,你觉得徐家的安安怎么样?”
“嘁,一看就是随了她那个牙尖嘴利的娘。小小年纪,就是一副不饶人的样子!”
大裘氏:……
婆婆,你这样,我还怎么说下去?
算啦,这事还需要婆婆去说和,大裘氏耐心道:
“娘,你觉得咱们小宝和安安定个娃娃亲如何?”
不待赵唐氏反对,小裘氏赶紧道:
“听说,那杜娘子两个秀才弟弟正准备开私塾。咱们小宝要是和安安定亲了,到时候送去上学,人家肯定不会收学费的,不光如此,看在小宝是亲戚的份上,还会多加照顾!”
闻言,赵唐氏撇撇嘴,鄙夷道:“那怎么行,我们小宝将来可是要当进士的,怎么能娶小门小户的姑娘呢?再说,小宝哪用得着送去别处,别人再尽心,能有他外祖父尽心吗?”
大裘氏垂下眼眸,
“娘,因为去年的事,我娘家母亲很生我姐妹俩的气,正月回去的时候,都没有给我们好脸色看。而且我爹他去年没看上举人,我娘说了,接下来的三年还要闭门读书,恐怕帮不了我家小宝。”

大裘氏说着抹起了眼泪,继续劝道:“再说,娘,咱们只是先订亲而已,等将来两个孩子长大后,要真是没有缘份,徐家还能强迫咱们娶他家闺女不成?娘,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刚在心里把亲家骂了个狗血喷头的赵唐氏,一听媳妇的话,就明白了。
这是先订亲,哄着徐家好好对小宝,最好是能资助小宝将来科举,等小宝考上进士后,还要不要娶他家闺女,这就不是徐家能左右的了。
赵唐氏心道:这还差不多,她跟徐母一辈子都互相看不顺眼,自己最疼爱的孙子要是娶了对方的孙女,自己还不得呕死!
哼,就这么办,看那个死女人的孙女将来怎么办?
可就是,就是他家小宝的名声不太好听。听说,读书人是最重脸面的。
大裘氏见婆婆没有明确反对,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果然还是亲娘最聪明。
两家定下娃娃亲,那就都是亲戚了,既然是亲戚,那么资助他爹考举人,那就是义不容辞的事了。
哼,一家子蠢货,既然得了秀才,还不赶紧一鼓作气的去考举人。
非要去办什么私塾,真是一家子短视!
而陈掌柜也在跟儿子感慨:“杜家这两个后生实在是看的透彻!”
晚上他请两人来家吃饭,酒过三巡后,他问道:“你们还怎么年轻,不去冲一把举人,会不会觉得遗憾?”
明岩就苦笑道:“要说心里一点不遗憾,那肯定是假话,但我们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说句老实话,我们也不是多有天赋的人,能考上秀才,也是因为院试只要肯死命下功夫,考过得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明岩说着又喝了杯酒,道:“可是乡试,看的就不是基本功了,你说让我们两个农家小子仅凭老师的讲解,就去对政策,律令提出什么深刻得见解,乃至提出意见,这对我俩来说,真的是太难了!所以我们还不如努力挣钱,给下一辈们打好基础。”
贫家子弟当然也有考上举人进士的,但那都是凤毛麟角,明岩哥俩自认为并没有那个本事。
而且虽然报名乡试的费用不多,但收集资料,和同窗们互通信息,那都是要钱开道的!
他们也实在不想让上至爷奶,下至妻儿一辈子都为他们付出,过那种吃糠咽菜的苦日子,就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考上的举人!
那样,只会让他们更加不安。
而且,两人心中并没有什么大抱负,参加科举,也只是他们想让家人过得更好些的一条路。
所以,倒不如早点挣钱,好好培养下一辈。
再说,只要有心,他们完全可以边挣钱边复习呀,尤其是他们做的还是教书育人的工作,那不是更方便吗?
赵唐氏纠结了一晚上,到底是认可了儿媳妇的说法。
至于小宝的名声,到时候他都考上进士了,她看谁还敢嚼舌根?
于是,赵唐氏好好在家演练了一下面部表情,力求对着徐家婆媳俩能真心的笑出来。
要不是为了大孙子的未来,她才不会这样为难自己呢?
此刻,京城通往宜州府的官道上,一群人也正在快马加鞭的疾行着!
自认为可以控住好面部表情的赵唐氏,这天掂着一篮子的鸡蛋来到徐家。
不光是杜宁婆媳俩,就是在徐家帮工的郭氏等人也都惊呆了。
杜宁和徐母对视一眼,心中提高了警惕:反常即为妖!
只见赵唐氏进来先十分“真诚”的和所有人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要将篮子递给杜宁。
杜宁往后退了一步,没去接!
没礼貌就没礼貌呗!
反正她也没打算和赵唐氏好好相处,平时大面上能过的去就行啦。
见到杜宁的动作,赵唐氏面上一僵,要不是明白一会的事还要她点头同意,赵唐氏真想转身就走!
好你个杜氏,居然敢下我的脸面。
以后你就会知道你今天的所做所为,将来是会由你闺女来承受后果的。
哼,你不要我还不想送呢?
赵唐氏坐在院子的凳子上,将篮子放在脚边,看着忙碌的郭氏等人,心道:要是徐泽是个女孩就好了,那徐家以后的一切说不定都是她家小宝的!
唉,老天爷不开眼呀!为什么让徐泽是个男孩。
不过没关系,一会谈的时候,可以让徐家先将安安的嫁妆送去自家。
杜宁见赵唐氏的脸上一会羡慕,一会叹气,一会又愤恨,最后归于释然。她实在摸不清对方的心思,于是干脆问道:
“婶子是有什么事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