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的席思雯抱着一沓练习册,各科都有,她侧身30度对着李天明,纤细的背略微有些弯,李天明猜测大概是席思雯的双肩包太沉了。
席思雯注意到李天明看她的眼神,手不自觉摸了摸脖颈后部。
那个部位并不顺滑平整,微微突出,李天明也不知突出的地方是脖颈骨还是肉,总之肯定是长期埋头写题造成的,已然没了女性绝美的那种天鹅颈。
“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我练了很多年舞蹈和形体。”席思雯出乎李天明意料地主动解释起来,表情有些尴尬。
“什么时候练的?”李天明笑问。
“小学,爸妈报的兴趣班。”席思雯回答。
“那为什么现在不练了?”
听到这个问题,席思雯顿了顿,才开了口:“因为现在已经没时间有兴趣了。”
李天明:“……”
席思雯学习确实很刻苦,平常来办公室问李天明英语问题最多的是她,主动写英语作文让李天明批改的人是她,六班学生中每天最晚回家的也是她。
整个初一初二,席思雯的年级排名确实没掉出过前三,成绩好到连王志格校长都认识她。
王志格认识席思雯的直接体现是,有次席思雯迟到,在校门口抓人记名的王校长还笑眯眯地让她快进去,并没附加任何斥责,而列示迟到学生名单的黑板报上,也永远没有席思雯的名字。
李天明在席思雯的英文作文里,看到她引用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gee eliot)的一句话:it will never rain roses, ant to have more roses we must plarees(天空可不会下玫瑰雨,想要更多玫瑰花,我们就得栽更多树)。
“其实你不用每天把这么多练习册背回家,太重了,挑重要的行了,这些练习册中的题目重复率很高。”
听到李天明这么说,席思雯却道:“可是老师,这些都很重要,第二天都得交,而且我就需要重复,重复可以提高做题效率,也就是提速,这样考试时我才有更多时间想那些需要花时间仔细推敲的题。”
李天明对于这样的答案无言以对,果然时间就是金子……
席思雯是很典型的尖子生,正如她的母亲,是很典型的尖子生家长。
席思雯放学了还在班里做题,或者给其他同学解答问题,她母亲就在校门口等着。
席思雯家经济状况看上去不错,至少她母亲开的是一辆黑色四座奥迪,只不过席思雯的母亲总是把车锁了,站在车外等席思雯出来,很多时候,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
席思雯的母亲特别来找过李天明,席思雯那双褐色清澈的大眼睛完全继承了她母亲,当然,还有她那又长又直的偏黄长发。
“李老师多关照,我们思雯将来要去国外留学,口语方面还需要您提点提点。”
席思雯的母亲说着将一大箱荔枝搬下了小车,硬塞给李天明。
李天明看箱子就认得那个牌子的荔枝,属于南方个大肉肥核还特别小的超贵品种,汁多香甜,吃一颗就停不下来,完全秒杀当年唐玄宗送给杨贵妃的“妃子笑”。
“我女儿学习很刻苦的,每天不到半夜12点都不睡觉,她学习目标特别明确,除了每天完成常规作业以外,还规定自己各科多复习多少时间,多看多少题,特别细,是个特别努力的孩子。”
“我去帮你叫她。”有次李天明下班回家,瞅见席思雯母亲又站在车外等女儿,李天明主动说去一趟六班把席思雯叫出来。
“您千万别叫,让她忙。”
“已经放学了,她无非也就是写写作业,回家写也是一样的。”
席思雯母亲闻言连道:“不用不用真不用,我就在这儿等,我习惯了,我当锻炼……”
李天明:“……”
“您千万别叫啊!”席思雯母亲又重复道。
“你认为你自己学习努力么?”李天明曾经问过席思雯这个问题,而席思雯也立刻点了点头,李天明只是笑笑没接话。
李天明其实想说,这个世界上,努力本不应该存在的,因为努力是做不太喜欢的事情时,才会用的词语。

但席思雯就是这样一个努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一般都可以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与席思雯截然相反的学生,就是李子枫。
从李天明认识李子枫的那天,他跟“努力”这个词就完全搭不上关系。
通过李天明一年多的英语辅导,李子枫的英文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他的英语单科排名由倒数第一上升了二十多名。
但成绩的上升是因为他多花了时间,而且多花的这些时间还是被迫的,也就是说,他成绩的提高,也是“被迫”的。
“你就没想过有天你也会成为好学生么?”李天明问李子枫。
“我想当然可以啊,但这不就违背了老子的话么?”李子枫斜眼看着李天明,转着手里的圆珠笔。
李子枫上课特别喜欢转笔,他的五根手指极为灵活,笔在他的把玩下转出了花式艺术,且永远不掉。
“其他同学争得死去活来,让他们争好了,我大度,给他们留点空间。”
李子枫说着,还主动搬出了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的“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一个人只有不去争,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争。”
李子枫的这种引经据典的思想当然是李天明日积月累不停灌输的结果。
老子这句话其实颇有深意,讲的是“不争”即是“争”的道理。
老子不反对人积极进取,只是这种积极进取的前提是顺应天道,而不能逆天道。
所谓“争”,乃是刻意之为,既然刻意就是逆天道而行,以老子看来,逆天道而行,结果往往是失败的。
所谓不争,即不刻意而行,应先认识事物的规律,再顺应事物的规律做事。人的行为一旦顺应天道则“无为无不为”,当然“天下莫能与之争”。
李天明本是想多让李子枫了解古代文化的精髓,怎料李子枫浑身甩也甩不掉的叛逆让他把典故用在歪理上。
李子枫的不争并不是为了争,他跟李天明强调过无数次,桂市最好的重点高中,就是十四中的直属高中,而无论他李子枫中考成绩有多差,十四中高中部的赞助生名额都会有他一个。
赞助生,即是成绩不达标,但能付得起高昂学费的“借读生”。
一般而言,各市的重点高中都会留有一小部分名额给这类赞助生,毕竟学校也是需要一些额外经费运转的。
“我们当然需要赞助生。”王志格校长道,“不然学校哪来额外的钱给学生们买课外书和搞活动?”
“可是校长,摆在公共书架上的那些书,很多都不是正规的出版物,内容也……”
“课外书嘛!当然就是让学生们放松的。”王志格没等李天明说完就打断道,他当然不会告诉李天明,那些书是书贩子来学校推销的廉价货,大多为了宣传都不要钱,既然不要钱,肯定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你说你让学生课外还看什么《资治通鉴》《三国志》,谁看得下去?”王志格暗示李天明从家里搬来的一堆史书传记和百家经典几乎没被人翻过,那些书出现在书架上就如同李天明的一些主张出现在这所学校里一样尴尬。
李天明走在葱葱郁郁的林荫道上,踩着遍地的青绿色毛毛虫尸体,呼吸着桂市夏日沉闷的空气,这让他感到胸闷气短。
于是他走进一家凉茶店,点了一碗带冰的黑凉粉,一口,两口,李天明没有获得他渴望的那种舒畅,反而感觉手越来越重,好似有什么东西压着他。
王志格明显的老年斑,席思雯沉重的书包,以及李子枫转着圆珠笔不屑的眼神同时出现在李天明面前;当然,还有班主任孙佳在家长会上激昂的话语:
“我能让你们的孩子学得比他们想象中还刻苦,我能让学生在我40分钟的课堂里全神贯注,我能让他们考得比他们原来所能达到得最好名次更好!现在这种竞争体制不要跟我谈什么因材施教!你们懂教育么?如果没有cd机,mp3随身听和游戏机,你们这些做父母的连让他们安静5分钟都做不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