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四牌楼饺子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不是排污道,会不会是下水道?”
“不会。我刚刚看过了,西墙外有两个下水井,既然有现成的下水井,没必要另外搞一个下水道。怀疑,一和纱厂下面,很可能建造了一处地下室!”
“地下室?”
“没错。另外,院子里垫的土,或许不是为了防潮湿,而是为了掩盖地下室的秘密。”
“思齐,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吧,就因为一个水泥管子?”
“一和纱厂地势本来就高,加上垫高了一尺多厚,水泥管子和地面有近一米的落差。况且,小林彦五郎钻了水泥管子,然后他去了哪里?像土行孙一样,钻进了土里吗?”
“即便存在这样一个地下室,那又能说明什么呢?”郑重反问道。
徐思齐说道:“起码说明,一和纱厂有间谍嫌疑!”
“我估计,一和纱厂应该是特高课的秘密联络点,为了掩人耳目,修建了一个地下室,至于说用处嘛……可以藏一些贵重物品,还可以藏人。比如小林彦五郎,他就是利用地下室躲过了一劫。”
“………”
徐思齐默然不语。
郑重分析的很有道理,甚至是最有可能的一种解释。
只不过,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偌大的上海,对于日本人来说,想要寻找一处安全隐秘的场所,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办到的事情。
如果只是藏东西藏人,费心费力建造一处地下室,似乎显得有些小题大做。
福特轿车缓慢行驶,两人都陷入了沉思中。
现在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街边的一家高档西餐厅,准时点亮了霓虹灯招牌。
郑重看了一眼手表,说道:“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中午就没吃饱,肚子饿的咕咕叫。”
徐思齐把车停在路边,看了一眼西餐厅的招牌,说道:“别抱怨了,下车,我请你吃大餐。”
郑重笑道:“就等你这句话呢。”
“路过那么多的饭馆,你也没说饿了,偏偏在这里说自己饿了,我看你是早有预谋。”
“堂堂的徐少校、华捕探长,好意思在小地方请老同学吃饭嘛。”
“好意思啊。”
“别扯了,你肯定不好意思。”
两人说笑着下了车,迈步走进西餐厅。
即便是在炎热的七月,餐厅内依然凉爽宜人,冷气机发出嗡嗡的噪音,却丝毫不影响客人的心情。
凡是能听到这种噪音的地方,一般都属于高级场所。
郑重随便选了一个座位,翻着服务生递过来的菜单,说道:“思齐,你想吃什么?”
“什么都行。”徐思齐也坐了下来。
“请客的这么说话,你让我怎么点菜?你来吧,我是客随主便,有什么吃什么。”郑重把菜单合上,顺着桌面推了过去。
徐思齐展开菜单一看,上面菜名全部都是文,于是笑道:“郑重,真难为你了,教会学校出来的学生,竟然不认识英文。”
“谁说我不认识英文?我只是不会写,一般会话没问题……”
郑重话音未落,餐厅内忽然陷入一片黑暗。
空气里有一股烧焦的气味。
徐思齐立刻站起身,用英语大声说道:“赶快关掉电闸,好像是电线着火了!”

餐厅内顿时一片慌乱。
好在及时关掉电闸,卸掉棚顶的装饰板,往冒烟的地方泼了几桶水,总算没有酿成更大的事故。
餐厅内一片狼藉,餐桌上椅子上水迹斑斑,还有从棚顶掉下来的黑灰,即使立刻恢复供电,这顿饭也吃不成了。
郑重叹了一口气:“唉,吃顿大餐也真是不易,多灾多难啊。”
徐思齐笑道:“你都快赶上诗人了,哪来么多感慨,换一家不就完了嘛。”
“我刚才看过了,附近就这一家西餐厅……”
“果然早有预谋!”
电工用手电照着棚顶,一根烧焦的电线垂下来,他仔细看了一会,嘟囔着说道:“冷气机一刻不闲着,用这么细的电线,肯定超负荷了……”
听到这句话,徐思齐心里一动。
按说一家轻工企业,用电负荷极其有限,没必要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
可是,下午在一和纱厂配电室内,所看到的电气设施,绝对是最顶级的超大功率设备。
为什么要用大功率电气设备?
难道是担心超负荷?
从西餐厅出来,徐思齐正准备上车,被郑重拦了下来,问道:“还要去哪?”
“我记得,再过两个路口,好像有一家俄式西餐厅……”
“行了,就近吃一口得了。再说了,我不喜欢俄国菜,腻的像是掉进油锅里。”
“那吃什么?”
郑重四处看了看,随手指了一下街对面,说道:“四牌楼饺子馆,康燕子应该是北方馆子,走吧,就那了。”
徐思齐来过这家饺子馆,而且还不止一次。
不为别的,因为饭馆从老板到跑堂的伙计,全都是合肥人。
四牌楼,本就是合肥的地名。
两人穿过马路,迈步进了四牌楼饺子馆。
饺子馆内没有包间,全部都是散台,差不多有二十张桌子,几乎坐的满满当当。
“呦,二位先生里边请。”小伙计殷勤的招呼着。
徐思齐问道:“还有空桌吗?”
“有有有,二位这边请。”小伙计头前带路,把徐思齐和郑重引领到靠窗的一张空桌。
落座之后,徐思齐想了想,说道:“一斤三鲜饺子……外加一壶老白干,就这些吧。”
“二位稍等。”
郑重忍不住问道:“思齐,这家饺子馆,你来过啊?”
“来过好多次了。”徐思齐回答道。
“我就说吧,到哪都是一样,只要看饭馆生意好,连问都不用问,菜味儿肯定能不错。”
“我来这里吃饭,并不是因为这个。”
“那是为啥?”
“这家饭馆是合肥人开的。”
“哦,原来是这样……”
“当年,我家就住在四牌楼附近,那的饺子馆在当地很名,因为我和弟弟喜欢吃饺子,母亲还特意去饺子馆请教过厨子。”
“明白了,你这是睹物思人。”
“算是吧,家乡的味道,总是难以忘怀……”
饭馆房门一响,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少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