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将拜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宝相、薛曳莽神色敬畏的看着面前的桥,震撼了许久许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们两人是亲眼看着这桥梁,一点点的搭建而成的。
没有一根铁锭,不用石灰,不用石条,甚至连绳索固定都没有用,只是用一根根的木头嫁接着,然后木桥就成了。
什么情况?
这是在做梦嘛?
有这么造桥的?
别说他人想象不到,就算亲眼见这木桥一点一点搭建成功的张宝相、薛曳莽都如做梦一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什么情况?
半日伐木,半日搭建,一日时间,这木桥就搭建成了?
他们自然是不知道,李元瑷搭建这木桥用的手法是后世雪区乡村用的木里伸臂桥。
雪区多山,藏民族部依山而居。
为了生存,为了抵御外敌,藏民修葺堡垒,搭建防御工事,最终根据汉人的伸臂桥,发明出一套独特的防御方法……木里伸臂桥。
他们在山与山的连接入口修葺桥墩,每层相隔约寸余左右,横置一木条,以固定牢靠。然后以木头用科学的着力方法,将木头与木头连接起来,手臂一样递伸向河中,逐层向河中递伸数尺,最后在两个“大手臂”上搭上数根两面削平的木杆,就可以通行了。
藏民为了安全,甚至于白天用此办法将木桥搭上,给村里人行走,晚上将抽掉上面的木杆,防止外敌入侵。
这种木里伸臂桥不需要钉子不需要绳索,靠的就是对力学的了解,利用桥基的坚固以及木头与木头的嫁接而成。
根据后世的物理力学专家计算,木里伸臂桥的嫁接方式,极限状态下能够浮空伸出三十米。超过三十米,受力点不足,将会导致桥面崩塌。
辽水胜在湍急,两岸艰巨不过二十米,在伸臂桥的伸展范围之内。
李元瑷见高句丽摧毁了桥面,却没有毁桥基,登时想出了这套法子。
木里伸臂桥看起来困难,说起来却是极其简单。只要懂得物理力学之人,用几根筷子相互嫁接就能够造成简单的类似桥梁的模型。
木里伸臂桥的原理跟这差不了多少。
只要懂得其中原理,这桥就极其简单。
但是你要是不了解个中关键,肇死都搭建不出来。
粮车缓缓行驶在削平的圆木上,渡过了辽水。
张宝相傻呆了良久,除去了身上的衣甲,赤露着身子,来到正在指挥粮车过桥的李元瑷身旁,噗通的一下就跪伏在了地上,叩首道:“张宝相孟浪无知,冲撞了商王。不知商王身怀鲁班奇技,险些误了大事,还望商王宽恕在下,有眼无珠。”
李元瑷大人大量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见张宝相这般诚恳的与自己道歉,那一点点的不快跟着消失了,解下自己的披风套在了面前这位诚心认错的大将身上道:“都尉不必如此,你我术业有专攻,只是见解不同。总之,征战对敌,以你为先。其他琐事,交由我来即可。”

张宝相哪敢不从,恭敬道:“末将听凭吩咐。”
李元瑷扶张宝相起身。
薛曳莽却跪伏了下去,高呼道:“商王真神人也,无钉无绳,制作飞桥,闻所未闻,薛曳莽叩见神人。”
李元瑷见状“哈哈”大笑,随即又云淡风轻的道:“此乃微末小技,不值一提。”
薛曳莽跟是崇拜,心想着自己在薛延陀的那个无知的弟弟,大唐有如此神人坐镇,他胡乱挑事,岂非自取灭亡?
待兵士渡河之后,李元瑷让人将自己搭建的辽水桥拆了。
薛曳莽不明所以问道:“商王,这是为何?将辽水桥拆了,岂非白劳无功?留着它还能造福后人……”
李元瑷神秘笑道:“此桥终究是临时搭建,并不稳固。时间一长,难免会有隐患。”他顿了顿,说出了真正的目的:“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让高句丽震撼,让他们以为我们是长翅膀飞过来的,让他们疑神疑鬼去吧。”
其实最关键的他没有说。
这个木里伸臂桥的核心受力点是两岸的桥基。
就如造房子一样,根基打得稳,才能受得住风吹雨打。
木里伸臂桥的双臂没有可靠的受力点,桥基就成了关键。
如果高句丽的兵士将桥基都拆除了,那李元瑷真的没有回天之力了。
不过桥基最是坚固,没有特殊的工具,没有三五天,想要拆卸桥基也是痴人说梦。
李元瑷倒不是不信任薛曳莽,只是不想多事。
周边兵卒正在拆卸桥梁,人多口杂,万一说漏了嘴,让高句丽的斥候暗探将前面小辽水的桥基给拆除了,那可玩蛋大吉了。
拆掉了桥梁,李元瑷一行人来到了辽东城。
李世民遣大将牛进达镇守辽东,确保辽东城无恙。
在辽东城,他们稍作休整,换了先一步送到城里的风力独轮车,打算向高句丽腹地行去。
正在动身之际,张宝相心平气和的来报:果如预料的一样,不管高句丽的斥候怎么怀疑,他们还是将小辽水的桥梁给拆掉了,当然桥基犹在……
只是小辽水上游并没有树林,没有法子将木材从上游随水运下。
这砍伐树木,难免要耽搁许久。
李元瑷只能向牛进达求助。
牛进达略一思索,问道:“檑木可行?城中有高句丽遗留下来的守城檑木,我军动作太过迅捷,他们还来不及用尽,城就破了。”
李元瑷毫不犹豫道:“只要是圆木就行!”
便是如此,李元瑷不费吹灰之力的渡过了阻挡在他们面前唯二的两条河渠。
两个河渠总共耽搁了唐军一天半的时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