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贩丐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人贩丐帮
武陵市青年路中心有一棵树,一棵百岁高龄的桃树。
2000年10月2日,一个少妇把一个4岁的小男孩从自行车后座上抱下来,她对小男孩说:“旺旺,你在这棵树下等妈妈,妈妈去厕所,马上回来。”
小男孩坐在树下的石头护栏上说:“好的。”
10分钟后,少妇回来了,小男孩却不见了。少妇脸色煞白,站在树下询问过路的人,半小时后,惊慌失措的家人纷纷赶到,他们报了警,拿着孩子的照片去附近的路口以及车站和码头询问。警察在调查中得知小男孩被一个女人带走了,少妇听到这消息就瘫软在地上,围观的群众把她扶起,有的好心人建议她去写寻人启事贴在街头。过了一会儿,少妇在众目睽睽之下脱掉衬衣,咬破手指,用自己的血在衣服上写下一份寻人启事,挂在了树上。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只戴着乳罩的女人,终于号啕大哭起来。她像疯子一样坐在地上攥着拳头,发出声嘶力竭的呼喊,一阵阵撕心裂肺的痛使她的声音变调,她说出的话更加凄惨骇人,那段话足以让每一个母亲落泪:“我的儿子丢了,哎呀,我该怎么说呢,老天爷,没了,是个女人拐走的,人家说看见了。我给人家磕头,磕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求求你了呀。哎呀,刮大风啦,天冷了,我的儿子还只穿着一件小夹克。旺旺,你到底在哪儿啊,我能听见你的声音,你哭,你笑,喊我妈妈。我的儿子呀,被人贩子抱走了。人贩子,我吐唾沫,该千刀万剐下地狱的人贩子。一个女人,偷人家孩子,我剥你的皮,抽你的筋,喝你的血,剁你的手指头,你真该死!该死!该死!那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呀,他只有4岁。不不不,我说错话了,你大慈大悲,把我的孩子还给我,好不好?没有他,我活不下去。你也是个女人啊,抱人家小孩子,还有良心吗?你要把孩子卖钱,我愿意出十倍的钱,一百倍的钱,把我的孩子买回来。告诉我,我的旺旺在哪儿,我愿意在地上爬,我要爬到孩子身边。我愿意卖房子,贷款,钱全部给你,只求你别伤害孩子,别要孩子身上的器官。求求你了,你这万恶的女人,你会下地狱,下地狱……”
第二天,她又站在树下,神情呆滞,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一连几天,路过的人都看到一个女人对着树自言自语,她像一个苍白、呆滞、阴森的幽灵。有时,推着平板车卖核桃糕的人从她面前走过,她就会发出一连串恶毒的咒骂,但是因为嗓子嘶哑,谁也听不清楚她在说什么——她已经疯了。
半个月以后,在华城火车站广场,一个老乞丐用铁链牵着一个小男孩乞讨,小男孩卷着裤脚,腿上有三个触目惊心的烂疮,苍蝇绕着他嗡嗡乱飞。
半个月前,这个小男孩还在幼儿园,他所有的本事就是唱几首歌,背几个数字,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他和所有孩子一样,有着像苹果一样的小脸和像小鸟一样的嗓音,用小铲子在地上挖一个坑,发现一只蚯蚓就会高兴地跑去告诉妈妈,喋喋不休,对着妈妈的耳朵兴奋地说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然后他所做的就是抱着玩具熊在沙发上睡着。醒了,却不想吃饭,尽管他只有4岁,但是他会抬着小脸很认真地说,妈妈,我都十几年没有吃过冰激凌了。他有他的小火车,有飞机和军队,他统治着天上所有的星星以及地上所有的花朵,也就是说,统治着幸福和快乐。
当一个孩子和一只狗融为一体,同时在你面前活动,本应该戴着项链的脖子却系着铁链,眼窝深陷,他的目光已经由惊恐变成了呆滞,他不说话,不再笑,甚至不敢哭,他就那样跪着乞讨;当这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满身尘土、衣服破烂、蓬头垢面的孩子,就这样猝不及防出现在你的视线里——即使是在阳光之下,这个孩子告诉我们的是:黑暗是存在的。
一个儿童跪在地上,陈述的是全人类的罪恶。
根据公安部报告,2004年,共破获拐卖儿童案1975起,解救拐卖儿童3488人。这仅仅是破案的数据,是冰山一角,在海水之下还有更多不为人所知的内容。天下没有什么事情,比一个妈妈失去自己的孩子更加残酷。人贩子拐卖一个孩子,就等于毁灭了三四个家庭,多少失去孩子的父母从此精神失常,多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从此一病不起?
我国对于拐卖妇女儿童罪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侦一号大案主犯白宝山因为盗窃几件衣服就被判了四年徒刑;马清秀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马清秀涉案金额达931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最高量刑是五年)。
我们不禁要提出疑问,现行法律的天平是否倾斜了呢?
天平的两端,有时是否过轻有时是否过重呢?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对每一双光着的脚提出疑问,为什么没有鞋子?只需要从衣衫褴褛的洞里深入细察一下,就会发现一个苦难的世界。
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因为这正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
那个人贩子,那个女人就是古丽。
库班锒铛入狱之后,古丽就带着巴郎四处流浪。她想过工作,可是没有找到工作,她想去监狱看看库班,但是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她也参与了贩毒和盗窃银行。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她怀念家乡的葡萄架和棉花地,想念从前的平淡生活。最终她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了,这个心如蛇蝎的女人把自己的儿子卖给了山西的一户农民。
当时,古丽拿着钱,走到村口的老槐树下的时候,放了个屁,她咯咯地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
她返回那户人家,老实巴交的买主——那个家徒四壁的农民——问她怎么又回来了。她说:“舍不得孩子,我再和孩子说几句话。”她把巴郎搂在怀里,在他耳边悄悄说:“十天之后,你从他家偷偷跑出来,我在村口的那大槐树下等你,我再把你接走,记住了吗?”
巴郎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这种使人人财两空的把戏她只玩过三次。第二次,她把巴郎卖到了贵州,几天后她带着巴郎逃跑的时候,一整个村子的人都打着火把在后面追她。第三次,她把巴郎卖给了华城的一个老汉,老汉叫阿帕尔,乞讨为生。
这里要简单说明一下,在华城、深圳等发达城市,都有一大批职业乞丐,以深圳、上海宾馆公共汽车站附近的乞丐为例,几位来自河南的叫花子只要看到交通灯变成红灯,就会喊一声:“灯红啦,快上!狠要,灯一绿就没有啦!”他们向等候红灯的车辆不停作揖讨钱,他们每个人一天的收入在70元左右,一月2000元。这个数字对农民来说是很诱人的,所以不断地有人加入这个群体,有的一家几口人共同出来乞讨,甚至有一整个村子的村民结队乞讨。
阿帕尔就是一个职业乞丐。
最初他拄着一根木棍,端着破茶缸,走街串巷,收入甚微。后来他从家乡带来一个残疾儿童,一个嘴歪眼斜流口水的女婴,每天就是坐在幼儿园门口。幼儿园门口确实是最佳乞讨的所在,接送孩子的家长很容易将对自己孩子的爱转化成对这“爷孙俩”的同情。
1999年,也就是菊花一元硬币发行的那一年,阿帕尔每个月都要去银行兑换两箱子硬币。一箱子一元的,崭新锃亮,每一枚硬币上都有一朵菊花;一箱子五毛的,黄灿灿的,散发着金子似的光芒。
2000年4月,他的摇钱树——病婴死掉了。9月下旬,古丽将巴郎以4000元价格卖给了他,他对巴郎感到失望,因为巴郎太健康了,年龄也有点大,他向古丽表示愿意出高价买一个4岁以下的孩子。10月6日,古丽将一个哭哭啼啼的孩子带来了。
在阿帕尔的住所,华城天河区的一个出租屋里,他和古丽有过这样一段对话:阿帕尔摇着头说:“这孩子我不能收。”
古丽问:“为什么?”
阿帕尔说:“他穿得太干净了,你看看,这衣服,这鞋子,这胳膊和手都太嫩了,你从哪儿偷来的?孩子父母还不找疯了,他们会找上来的,会打死我。”
古丽两手做一个掰东西的手势:“你可以弄残他。”
阿帕尔说:“丧天良的事,不能干。”
古丽说:“你心眼不坏。”
阿帕尔说:“除非你贱卖。”
古丽说:“你说个价。”
阿帕尔说:“4000,看在老乡的面子上。”
古丽说:“成交,给钱。”
阿帕尔说:“给啥钱啊,咱俩扯平,你把巴郎领走,这孩子留下。你的小巴郎,他不跟我上街讨饭,嫌丢人,还拿把小刀子,捅我,一天到晚在外面玩,饿了就回来吃饭,你还是领走吧。”
古丽骂道:“阿囊死给(脏话),过几天我把巴郎带走。”
当天晚上,下起小雨,阿帕尔坐在小圆桌前喝酒,他教孩子喊爷爷,孩子不喊,他就用拐棍敲着地面说,“以后我就是你爷爷。”
巴郎哼着歌曲回来了,抓起桌上的煮羊蹄就啃,他看到床腿上拴着一个小男孩,问道:“这是谁?”
阿帕尔说:“买的,明天就带他上街。”
巴郎说:“那我先给他化化妆。”
巴郎把手上的油抹到小男孩的衣服上,又把烟灰倒在小男孩头上,小男孩哇的一声哭了。
“这样才像个小叫花子,不许哭。”巴郎拿出一把蝴蝶小刀威胁着。
小男孩惊恐地向后退。
“你叫什么?”巴郎用小刀捅了捅小男孩的肚子。
“旺旺。”小男孩回答,他吓得几乎要哭出来,却又不敢。
“旺旺。”巴郎重复着这个名字,哈哈笑起来,“你是一只小狗,以后我就喊你小狗。”
“小狗,你从哪儿来?”
小男孩摇了摇头。
巴郎拍拍额头,换了一种提问的方法:“你家在哪儿?”
小男孩想了想:“武陵青年路光华小区四号楼。”他说得很熟练,看来平时妈妈没少教他。
阿帕尔道:“再敢说武陵——”
老乞丐举起拐棍做个要打的姿势:“就抽得你乱蹦乱跳。”
“你妈不要你了。”巴郎说。
小男孩用手背揉着眼睛,呜呜地哭起来。
“那又有什么。”巴郎耸耸肩膀说,“我阿达进了号子,阿妈把我卖了三次,三次。”他向旺旺伸出三根手指,然后他把一个羊蹄塞到旺旺手里。
“啃。”巴郎命令道。
每天,阿帕尔都带着旺旺上街乞讨,旺旺已经彻底沦为一个脏兮兮的小乞丐。阿帕尔还用白胶、红墨水、棉棒在旺旺腿上制作了几个伤口,这些假的烂疮做得非常逼真,如果放上蛆,抹上一点臭腐乳吸引苍蝇,对乞讨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经常哭,旺旺的眼睛深深隐在一层阴影里,已经失去光彩。最初跪在街头,神色仓皇,对每个人都有着无法克制的恐惧,然后这个4岁的小孩习惯了、麻木了。巴郎有时也跟着阿帕尔乞讨,但是更多的时候他喜欢在街上四处游逛。孩子是很容易混熟的,正如两颗星星的光芒是一样的。巴郎有时欺负旺旺,有时亲切地称呼他“小狗弟弟”。
有一天,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这样的天气没法出去讨钱,阿帕尔就躺在床上睡觉,老年人总是睡得很沉。旺旺从床底下拉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有一些卡片,两块磁铁,几个掉了轱辘的小车,他拿出一个很漂亮的塑料小人,对巴郎说:“给你。”
“垃圾箱里捡的。”巴郎不屑一顾。
“给你玩。”
“这有什么好玩的,”巴郎说,“有很多好玩的事,你不知道。我带你去冰窖,天热,那里也有冰。再去游泳馆,我们可以溜进去,从台子上跳到水里。我带你去三元里,看那个骨头女人,她还没死,还要去火车站看人打架。”
“我想妈妈了。”旺旺说,他抬起一双大眼睛,忍着满眶的眼泪。他并没有哭出声音,只是任由泪水涌出来,唉,这个小小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坚强和忍耐。
巴郎说:“哦。”
过了一会儿,巴郎打个响指,似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说:“这还不简单吗,我带你回家。”
两个孩子手拉手走在雨中,雨把他们的头发淋湿,他们不说话,就那样一直走,一直走,走出那个藏污纳垢的城中村,走过那些破败的堆满垃圾的小巷,走到大街上。旺旺紧紧抓着巴郎的手,我们无法得知这个4岁的孩子一路上在想些什么,在他长大以后,能否记起是谁带他走出这场噩梦,能否记得此刻他紧紧抓着的这只手?在一个菜市场附近,巴郎从身上摸出一张皱巴巴的钱,他对卖羊肉夹饼的摊主说:“来两个夹饼,我要请客。”他对旺旺说:“吃吧,塞到肚子里。”吃完之后,他们继续向前走,巴郎把旺旺领到天河区棠下街派出所的门口,巴郎问旺旺:“你还记得你家在哪儿吧?”旺旺点点头。巴郎说:“进去吧,让条子帮你擦屁股,他们会送你回家的。”
巴郎推了他一下,说:“去吧,小狗弟弟。”
说完,巴郎就迅速地跑开了。他藏在街角,偷偷地看到旺旺站在派出所门口放声大哭,一个女民警走出来,蹲下身询问着什么,然后拉着旺旺的小手走进了派出所。

巴郎放心地离开了,他用口哨吹着一首歌曲:你有了花苑要栽果树,
你有了儿子把书念,
要教育孩子爱劳动,
做一个刚强的好男儿。
古丽在一次偷盗婴儿的时候被人发现,她被打得奄奄一息,事主怕她死掉,所以没有送到公安局,而是将她扔在了医院门口。
很多天以后,华城三元里世康大街出现了一个妓女,她是那条街上最老最丑的娼妓。她坐在发廊的玻璃门之内,像是安静的空气,静悄悄地培养着下身的金针菇。她不笑,因为门牙掉了两颗,即使是白天,她也给人带来夜晚的气息。这个尚未染上梅毒的女人对每一个路过的人招手,她特别钟情老年人,她钩手指,抛媚眼,甚至掀起裙子,然而生意还是惨淡。没过多久,她交不起房租和当地小痞子收的保护费,只好浓妆艳抹走上街头。这个站在路灯下打哈欠的女人,在夜晚她可以作为城市的夜景,正如乌云也是天空的一部分。
在华城的车站、码头、广场、地铁通道、人行天桥,有那么一群人,不管夏天还是冬天,老是躺在水泥地上,身上盖着一条破毯子,自己的胳膊就是枕头。站起来时,头从一个窟窿里钻出来,那毯子也就成了衣服。
他们还有一顶帽子或者一个破茶缸用来乞讨。
曾有个过路的小女孩在一个冬天对此产生疑问,她问妈妈:“这些人不冷吗?”
妈妈说:“他们是乞丐。”
小女孩说:“乞丐是什么?”
妈妈说:“就是要饭的,要钱的,叫花子。”
小女孩说:“他们为什么当叫花子啊?”
妈妈说:“因为他们穷,没钱。”
小女孩说:“他们为什么穷啊?”
妈妈不说话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小女孩又说:“他们的家在哪儿?”
沉默……
没有任何一个城市会禁止乞讨。
一个下夜班的纺织女工曾经看见过一个惊恐的画面:在她回家的路口,出现了二十多个黑衣人,他们姿态怪异,有的躺着睡觉,有的坐在地上不停地摇头,有的站着看着天空发呆,有的念念有词,有的大喊大叫,全都是破衣烂衫,臭不可闻。
在文明下面,在社会的土壤下面,还有另外一个世界。
有位76岁的老人扮为乞丐,卧底行乞两月,自费万余元,揭开残害胁迫流浪儿童行乞的重重黑幕,他撰写的调查笔记,被国家领导人长篇批示。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是在深圳居住的北京离休老干部曹大澄。
在他的调查笔记中可以看到乞丐已经职业化、组织化、集团化,带有黑社会色彩,他们按籍贯聚集在一起,划地为界,如果有人侵犯了自己的地盘,那么就会爆发群殴事件。
每个城市都有着城中村,低矮的房屋,破败的街道,到处是垃圾,走进去,会看到几个又瘦又脏的小孩子用树枝敲打着一个瓦罐,离开的时候,那些孩子还在敲着。
华城粤溪新村,棠下村,租住着大量的乞丐。
这是一个唾弃不到的角落,污秽在这里汇集,渣滓在这里沉淀,让我们跳进这个粪池,走进这些人的灵魂深处。各种臭味混合在一起,眼前恍惚,只能看见光怪陆离的黑暗景象,有的像人,有的不成人形。他们群体性地蠕动,汇聚成一个怪物:丐帮。
他们也是社会秩序上的一环。
当乞讨不再是因为贫穷而是因为懒惰,当乞讨成为一种职业,任何逻辑到了这里也就成了乱麻,自尊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他们聚在一起也有些光,在两次欺骗之间的间歇,这么多从未流过泪的眼珠子,闪烁着贪婪也闪烁着对生活的向往。白天敷上自做的烂疮去要钱,晚上摇身变成劫匪去抢钱。污水流进流出,这些四肢健全的寄生虫从阴暗的巢穴走向城市的大街小巷。蛔虫也可以变成蟒蛇,它所吞噬掉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不断地有人堕落到这群体里来,以别人的同情和怜悯为生活来源,以懒惰为起点,以愚昧为终点。
当然,也有一些真正的乞丐,他们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生存,例如,残疾人。
下面这段莲花落是一个老乞丐唱的,也就是说,这些话来自一个乞丐的内心世界。
他下肢瘫痪,两手划着一辆自制的小车,仿佛他的周围是海。
他每天都打着快板沿街行乞。
(白)来啦来啦又来啦!
太阳出来照西墙,
照着俺的破衣裳。
叫花衣,叫花帽。
还是去年的那一套。
竹板一打震街头,
拜拜三教与九流。
竹板打,进街来,
一街两路的好买卖。
金招牌,银招牌,
这几天,俺没来,
各行各业都发财。
要拜俺就挨家拜,
拜拜财神人不怪。
家有规,行有道,
现在街头不好要,
俺先到菜市去瞧瞧。
走又走,行又行,
遇见个老头卖大葱。
老大哥,卖大葱,
你年轻时候立过功。
大哥你,不简单,
俺把你来夸一番。
老大哥,耳不聋,眼不花,
能活二九一百八。
说大葱,道大葱,
一头白来一头青,
下面胡子乱哄哄,
就像老蒋离南京。
带来的多,卖里个快,
三沟两垄不够卖,
一天能卖几万块。
卖里个钱,盖上了屋,
好给大儿娶媳妇。
盖东屋,又一厅,
要把香台立当中。
高门楼,矮阳沟,
梧桐栽在墙外头,
孙子求学路好走,
定是清官把名留。
(白)老大哥,你给我几毛?
(白)中,刚卖了八块多,给你五毛。
弯腰接钱去就走,
旁边大姐在卖藕。
(白)大兄弟,别唱啦,俺带着孩子来得晚,还没开市哩。
俺出门的人,多照应,
大姐领着个大学生。
没卖钱,也别烦,
兄弟广告做宣传。
北京的,上海的,
哈尔滨,烟台的,
还有澳门回归的,
不买别人买你的。
藕又白,多好卖,
带得少了不够卖,
卖得干,卖得净,
卖得一两都不剩,
卖的钱呀背不动,
你租个三轮往家送。
(白)这个大兄弟,我说不给你吧,你唱得好,哎,先给你一毛,走吧!
走过一家又一家,
碰见大哥夸一夸。
这大哥,人不赖,
骑着洋车卖芹菜。
这个自行车,两头轻,
你不骑两头骑当中。
说芹菜,道芹菜,
炒肉丝,炒肉片,
来人来客好招待,
吃到肚里多愉快,
芹菜呀一盘好菜。
(白)我老叫花子几个月没吃过肉喽!
(白)别唱啦,我为啥给你,芹菜又贱,啊,走走走!
叫声老哥你别急,
听你兄弟唱下去。
这个担待担待多担待,
你在家门我在外,
出门就有出门的难,
还请大哥多包涵。
人比人,气死人,
老叫花子我,
两腿瘫痪残疾人,
没儿没女咋生存?
(白)你唱得再可怜我也不给你。
大哥不给俺不烦,
听你兄弟我唱完。
我弯着腰,头向北,
一恼我能唱到黑。
这老大,你别烦,
我打起竹板唱二年,
你的生意被包围,
卖不了一分和一文。
不给俺也不生气,
小菜贩,不容易,
辛辛苦苦干一年,
是这要钱,那要钱,
要的百姓人人烦。
(白)我里个娘来。
那个九八年,
大水来啦,
淹了八省十九县,
灾区人民有困难,
四面八方都支援,
当兵的人,是好汉,
为了抗洪把命献。
(白)大哥,我看你穿着迷彩服,肯定也当过兵,多壮实。
(白)呵呵,俺没有,唱得俺高兴,给你五毛吧。
大哥啊,心眼直,心眼好,
路上拾个金元宝。
走得快,走得慢,
转眼来到白菜摊。
这白菜,嫩又嫩,
多加尿素多上粪。
人家的白菜耷拉着头,
大娘的白菜亮油油。
这白菜,真不赖,
价钱便宜卖得快。
这个老大娘,老寿星,
老寿星,岁数高,
七个儿郎在当朝。
上管君,下斩臣,
征战沙场为人民。
(白)您呀,就是这当代的佘老太君。
越活越精神。
打起竹板我祝您,
寿比南山不老松,
四世同堂,一门孝忠。
(白)乖乖,俺可不敢当,求个儿孙平安就行啦,给你几毛钱,再赶个门,我也挺可怜的。
谢谢大娘你好意,
谢谢给我的人民币。
打起竹板响呱呱,
看见大哥卖豆芽。
(白)别唱啦,没钱。
(白)大哥,光拜人家不拜你,隔山隔海不合理啊。
(白)你胡唱个啥,我揍你。
这老板,脾气发,
发着脾气卖豆芽。
犯法的事,我也不干,
我宣传国家的好文件。
我一不偷,二不抢,
永远都跟咱们党,
你能把我怎么样。
你想给,你就给,
现在的世道谁怕谁,
黑道白道咱有人。
(白)嘿,你还不简单,围这一大圈子人,我要不讲理我真不给你,走。
弯腰把钱捡起来,
旁边老板卖菠菜。
你卖菠菜公道秤,
给我几毛中不中?
(白)给你一毛行不?
这个大哥啦,
人家五毛你一毛,
一毛也多,一毛也少,
物资涨价你知道。
公厕屙屎也得两毛,
你说,你给一毛少不少?
(白)奶奶的,这要饭的也讲价钱。
走又走,观又观,
听到有人把我喊。
(白)最近跑哪去了,老乡,早没见你在这集上唱了?
(白)哟,能在地球看见你,我的心里真高兴,你忙,你忙。
竹板一打呱哒呱,
这个卖豆腐,好人家。
种黄豆,磨豆浆,
一年四季天天忙,
人吃豆腐猪吃渣,
半年就能把财发。
姓张的,姓王的,
饭店都来买你的。
(白)滚,再唱我揍你个小舅子,我给你钱,我给你个驴屌。
这掌柜,真会闹,
不给银钱要给屌。
你给屌,我也不烦,
屌给多了也卖钱。
说的老板发了火,
给我了一拳一家伙。
我迈起老腿跑得快,
一跑跑到鱼市台。
白鲢白,甲鱼黑,
小虾红,草鱼青,
正好拜拜姜太公。
要拜我就拜到底,
太公的鱼竿传给你。
(白)日,给你五毛,再加一毛。
这个走又走,行又行,
杀猪杀羊也英雄。
刀子白来刀子红,
太平盛世你最能。
手里拿着公道秤,
买肉的人,请放心,
买肉回家孝母亲。
你看咱,中国申奥都成功,
你给我几毛中不中?
(白)他有钱,给卖羊肉的要。
(白)卖羊肉的行行好,明年就能生个小。
(白)给我磕个头,我就给你。
(白)呸!
上跪天,下跪地,
中跪父母高堂里,
要饭也要有骨气!
(白)给你闹着玩哩,还当真了,你这么大岁数,接住。
(白)要饭的,过来,唱唱我这酒,我的店刚开业,唱得好了给一块。
叫我唱,我答应。
这段小曲叫酒经。
(白)各位乡亲听好了。
酒场就是战场,
酒量就是胆量,
酒风就是作风,
酒瓶就是水平。
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
感情薄,喝不着,
感情厚,喝不够,
感情铁,喝鸡血。
酒逢知己千杯少,
能喝多少喝多少,
喝了多少都正好,
会喝不喝就不好。
(白)说说某些领导干部。
一次一口见了底,
这样的干部爱集体。
一次一口喝一半,
这样的干部得锻炼。
能喝八两喝一斤,
这样的干部咱放心。
能喝一斤喝八两,
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
能喝白酒喝啤酒,
这样的干部得调走。
能喝啤酒喝饮料,
这样的干部不能要。
(白)说说古人。
杜康造酒今人卖,
李白留下酒招牌。
几人醉酒岳阳楼,
张飞醉酒献人头。
关公醉酒红瞪瞪,
诸葛亮醉酒借东风。
曹雪芹举杯叹红楼,
蒲松龄聊斋交朋友。
(白)老板,给俺倒杯酒。
(白)唱完,唱完。
(白)俺买你的还不行,倒。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