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后福特时代的溢价经营模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键我没有时间。”
荣克竖起一个指头,“一个月,最迟月底,我要见到信用证。”
“你这是让老板们给你垫头寸啊。”
闻哥苦笑:“大西洋汇理的行么?”
“行。”
荣克点点头,“但要里斯本总行出票。”
“从银行走能少一分,何必多掏三千万美元。”闻哥有些替荣克不值,以魔方兔子的发展势头,把股份一压,从银行拿到低息抵押贷款是没大障碍的。
“走公账关联权益不好缕清,消息能捂住仨月,就值三千万了。”荣克呵呵一笑。
闻哥没说什么,举杯以茶当酒,向荣克示意了一下,喝了才问道:“我这算以后跟你开饭了?”
“谈不上,挂靠吧,不拘你。信贷部就是个壳子,与香港那些千股上市公司没区别。你要觉得牌子对你融贷有用,你就先用着。虎皮借你使使,但SP与RR公司不会为你的私人行为背书。”
荣克呵呵一笑,“至于这5亿,没什么好瞒的。我在美国种菜,需要个渠道。自建太慢,牌子无感,不如借鸡生个蛋。”
“大动作啊。”闻哥感慨一声,倒是没问具体收购对象。
“大动作反倒用不上这五亿,不够。”
荣克笑道,“不但RR中国要融,美国RR都要压出去。这五亿是以防意外,顺便抬个轿子的。”
SP生态公司,与加拿大HydroNov生态农业公司,经营领域貌似差不多。
差别在SP是生态工业公司,只不过未免引起不必要的联想,隐去了工业两字,注册名称只是SP生态ECO。
而且,SP生态公司产出的所有农产品,植物,肉禽等等,全部为有机。
有机的溢价不在有机,在放大镜。
放大镜是由生活理念,与渠道牌子等等因素,共同构成的。
没有放大镜,有机农产品照样烂地里没人要,有机食品照样卖不出去,再好都没有意义。
SP生态公司的预案,本来是要通过进场,自建植物工厂的配送中心,开发自有送菜APP,与送报纸送快卖一样送货上门,三环加一网辐射出去。
荣克否决了这一提案,这是做事业的思路,但不是现代商业思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什么产业都是表象,汽车飞机也好,盖房种菜也罢,依托的全是金融。
产业是手段,金融是目的。
不能在一级投行领域,重组兼并,二级证券市场产生效益的古老商业模式,就会被走的更快的大资本吞噬。
SP生态是有机行业的新兵,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一旦稍上规模,就会被大资本吃的渣都不剩。
不在占领市场的同时,预先防备被人占领自家。别说找到行囊里的那根元帅权杖,还能背上行囊就不错。
它要想突出重围,要想站的稳,必须在建立地基的时候,上下游就同时起步。
这就需要把未来的收益,用来打通如今闭塞的渠道。
这需要金融手段,需要把这部分借钱发展的风险利息转嫁出去。
通过品牌与渠道的方式。
而不是通过中国式的便宜就是道理,那样路会越走越窄,直到走进死胡同。
原来鸟城来料加工,做电话机的企业,就是这么把路走窄了的。
电话需要配重,早前国外订单规格,需要加铅块。鸟城开始用铅块,后来就聪明起来了,换成了不锈钢,成本降低到1元,订单大增。
然后,同行一窝蜂全跟进。
不锈钢开始变刷漆铁,锈铁,直到变成水泥。
这就是鸟城三十年的来料加工史,时间不是用来研究更好的ABS,PP塑料等材料,不是研究更好的产品,不是用来想如何提高附加值。
而是把塑料放在天秤上称重,能减一克是一克。
游戏卡带减集成块,食品把托盘包装吹大,饮料把瓶子束身,起楼减钢筋换低标号,加毛重,减净重。
一台手机,只要有一两块钱的利润,就可以做。
一年几百亿产值的手机厂,一个点的利润还能活。几千万几个亿年产值的小厂,就只有死路一条。
一旦外界风云变幻,利率动一动,汇率动一动,松紧动一动,需求动一动,在刀锋上跳舞的制造业,就得一波波的死。
当某国企业聪明到把成本减到减无可减的时候,也就无路可退了。
这么搞只能向规模要效益,通过兼并重组抹账,连设备与技术升级的钱都拿不出来。
这是一个多世纪前的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的玩法,要么咬牙奔垄断到底,要么死在路上。
这是前福特时代的思维了,它不是常态,是经济过渡时期的特有产物。
福特之后,只有康采恩这种利益共同体的形式,被财阀与财团架构吸收了。
一个中国人与一个犹太人,相隔一条街,各自开餐馆,各自开修车铺,最后两条街区会完全不同。

一个会发展成高尚社区,十里洋场。一个会变成唐人街,法拉盛。
因为中国人就是山寨,压价,山寨,压价。从材料中找利润,从薪水中找利润,从空子中找利润。
最后,可以留下的就是最廉价的材料与牌子,技术最差的修车工与没身份的兼职厨子,空子最多的恶劣环境。
按摩店,中餐馆,美甲店,非法移民不都在么,几十年变过么?
相反,对面的犹太人,雇工薪水高,但可以吸引高水平的技师与厨师,可以引来高端客户。
高端客户使用的牌子,就叫名牌。
它不钻空子,维护的不是秩序,是秩序下的经营环境。
这些高端客户与名牌所在的地方,加上有秩序的优良环境,地价就会升值。
犹太人不是开始就这样的,这个经济模型产生自福特抨击犹太原旨主义,产生自福特5美元创造了美国中产这一阶级。
福特的这个模型,结束了美国镀金时代的混乱模式,结束了西方的脏乱差,让欧洲远离了大粪坑的历史。
甚至,这个模型开始被犹太人吸收,学习,并普及出去。
全世界所有犹太人的社区,全部是按照这一模型发展。
它同样也是大公司最好的发展模型,对财阀来讲,尤其如此。
SP生态出产的有机产品,产能未达至可以竞争垄断资格前,不会按照大白菜的法子卖。
有机食品市场,是西方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心,渐渐博弈出来的市场。
有机消费市场多在发达国家,欧洲占一半。
这个市场与文艺复兴一样,起源于怀疑。
美国冰淇淋蓝铃花BLUEBELL,小姑娘提桶牵牛那个牌子,做了一百多年就召回了一次,因为李斯特菌超标吃死了仨。
就这一次召回,关厂,裁员,封生产线……
正是因为不信任,才有有机这个市场。所以信任才是第一位的,这是第一溢价权。
SP生态植物工厂的出产是没有质量问题的,它的品管远超传统农业,植物都跟克隆一样,恨不得分子排列都一样。
它是最好的有机化妆品与制药原料,是最好的有机食品材料。
但是,它的溢价权不行,它必须找到可以取得信任的锚点才行。
荣克瞄准的目标,是1978年创立于德州奥斯丁大学的WholeFoods,以有机专卖享誉世界。
他的创始人叫约翰麦基,一个卖菜的,97年就试图构架电商卖菜平台,不过后来失败了。
马云原创的“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就是约翰麦基说的。
不同的是麦基不是做鸡汤的,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对商品把关非常严格。
WholeFoods里的鸡都是有名字的,来自哪个农场,什么生活环境,一生如何渡过。
一个故事讲出来,溢价权就出来了。
有机还不算,还分有机等级,一级是非站笼,不拥挤的非转基因鸡,二级鸡可以户外放风,四级是成长环境中都不会有污染存在,鸡可以接触到的空气与水什么的零污染。
它分SETP一到五+六个级别,美国食品七成含转基因,WholeFoods也有。
它同样卖一般食品,不过它会清清楚楚的标出来。
等级越高,价格越贵。
它力求把软硬件都做到最好,即便是环境的灯光与摆设,都以能触动顾客的生理感官为要。
它是把有机食品,有机纺织品等商品当做古董卖。
WholeFoods做到了食物的私人订制,顾客想要哪个海域的龙虾,白令海的帝王蟹,还是澳洲大红虾?
来源于哪国,哪类牛羊的哪个部位,挪威的公羊腿还是冰岛的小羊羔,去服务台跟厨子说一声就行了。接受预定,保证顾客来取时,即便隔着一个大洋运来的,也是新鲜的。
它每个店分八个组,相互竞争。新进员工试用几周后,是否升为正式全职工,由组内三分之二的投票决定,合伙人制度的员工版。
这与荣克给魔方兔子设置的竞争与雇员吸收方式,在架构上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它最伟大的地方,不是卖东西,不是商业手段,而是一直在推广一种有机的生活方式。
这是传教,真假不重要,但这是最伟大的培育市场与品牌的手法之一。
顾客一旦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便会如同信徒信仰上帝一样信仰WholeFoods。
几英镑一斤的土豆,9.99美元一包的麦子,就是这么卖出去的,它店里单位面积的流水,是沃尔玛的十倍。
荣克很敬重它的创始人麦基,很看好这个可以让SP生态品牌溢价的渠道。
他不是要请求WholeFoods接纳SP生态出产的青菜萝卜老母鸡。
而是要收购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