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废弃的基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在其担任上校的时候,经常嗨皮的去炸别人。
一升准将,代表要他退役了了。
上校的时代他很有用,肩头的四杠一星闪烁着火光。
准将的时候,肩头多扛了一只锚,老船入港,黯然退场。
“上校”怀念的是上校时光,对准将军衔充满厌恶。
“上校”原服役于驻巴林首都麦纳麦的美海军第五舰队,曾担任过某航母舰载航空联队联队长,后任航母舰长,舰队航空参谋长。
“上校”全名为弗兰茨.奥古斯塔斯.米伦伯格,祖上德裔。
这个家族是美国的军事世家,祖上从跟着华盛顿指挥十三州陆军,创立路德会,建宾州米伦伯格私立大学,到当众议院议长,势力一直在军中,特别是陆军。
不过德裔的家族比较低调,军界商界政界混的时候,会把中间名隐去。
美军高级将领德裔占一半,独立战争指挥所有陆军的米伦伯格,一战总司令三军五星上将潘兴,二战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海湾战争的施瓦茨科普夫……
德裔在美军工复合体中,是个挺大的团伙,低调但不低端。
“是两个州。”
弗兰茨.A.米伦伯格淡淡道,“弗吉尼亚分裂了。”
“旧金山富国与纽约富国,会分裂么?”
荣克笑嘻嘻的,“上校,富国像不像弹射起飞,东岸那帮老财主,用一根绳子,‘咻’的就把你们弹飞了。再一拉,‘嘣’的一下你们就停了。”
“我们是航母!”
上校脸皮抖了抖,“没人能把我们弹飞!”
说罢,头扭到一边,不搭理荣克了。
……
三架飞机大概朝北飞了一个小时。
离苏鲁起码200英里,300公里开外了。
究竟飞到了什么鬼地方,荣克也不知道,悬窗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没有参照物。
只是窗外的海浪冰原,被平整的大冰盖取代了。
飞行路线中,曾经发现过几次冰盖上的白狗熊,很好识别,大家伙身后一溜脚印。
荣克本以为会像侏罗纪公园那样,边降低高度边射击。
谁知道无人理会冰盖上散步的白狗熊,仍旧按照预定航线朝北飞。
直到视线中出现了两个白馒头状建筑物,大谷仓一样。
三架直升机围着建筑物稍微绕了半圈,依次降低高度降落了。
在飞机上透过悬窗看冰盖,被反射的阳光刺的眼睛流泪,荣克跳下来的时候,已经戴上了护目镜。
飞机停在了两个谷仓中间,不远处的一个矮房子下,有个地铁入口般的斜坡。
除了十三岁的未成年人士凯蒂,荣克应该是次年轻的了,却不是最有活力的,排名垫底。
三个精干的飞行员之外,同行的男女老少十二人中,最大那位老哥们都健步如飞。
八十岁扛枪上北极圈来干北极熊,还不忘带着十三岁的小姑娘。
这民间的战斗力,实在澎湃。身处北极,荣克都感觉有点热。
更热的是地堡,一开门就是一股暖风直接糊脸上了。
没人热烈欢迎,就是出来仨大胡子,与加州猎熊众的领队和熟人拥抱了几下。
说的鸟语荣克也听不懂,小亨德森介绍的时候才知道仨人都是挪威人,不知道怎么藏加拿大北面了。
猎熊众跟着挪威胡子三人组,进了地堡。
一进去,门一关,温度一下子升了得有三十度。
众人纷纷摘帽脱衣,荣克也解开皮带,把子弹袋卸下,连同外衣一起朝墙上挂。
地堡味儿很怪。
“马铃薯。”
小亨德森看见荣克狗一样的耸动鼻头,解释了一句,“露天堆放了不少,没有像别的种子一样密封。”
荣克摸了摸墙壁,墙面似铝似塑料,奇怪道,“这里是干什么的?”
“废弃的老基地。”
小亨德森把围巾解下来挂在墙架钩上,随口道,“几个北极申索国的科考队用过几年,后来除了丹麦人与挪威人,也没人来了,用来做种子基因库了。”
说着,指了下不远处的仨大胡子,“哈德,卡维,诺曼,他们都是北欧几所大学的联合极地考察队成员,接受私人赞助。
你要是怕什么仙人掌玉米灭绝一类,可以把种子存过来,他们也接受私人有偿服务。”
“大麻种子可以存么?”荣克打趣。
“不用存,钢瓶里多的是。”
小亨德森伸臂一扩,又是一合,陶醉道,“这里到处都是。”
荣克闻声愕然。
哈德,卡维,诺曼仨家伙走了过来,挪威人气质很宅,好奇陌生人的到来,却又不愿轻易触碰。

北欧版的梁朝伟,闷骚型人种,聊了几句才跟荣克熟悉开。
人是好人,就是太冷太闷太宅,一个个冰壳里的小太阳一样。
胡子拉碴,哈德与诺曼却比荣克还年轻,哈德才十九,只有卡维是在读博士,老婆孩子都有了,只是每年夏冬会过来两次,每次三至六周。
仨大胡子带着荣克四处转了转,他才明白过来这是什么鬼地方。
这是冷战时代,为冰壳下的核潜艇,提供应急补给与搜救的前哨基地。
潜艇的声纹与指纹是一样的,美苏会互相跟踪,收集对方的声纹与电噪数据,完善数据库。
潜艇的进出航线也是固定的,像是什么坐底,跟在邮轮下面混等等,这都是小战术。
真正的航线是建立在综合实力上的,海底不是一马平川,一马平川的地潜艇也藏不住。主要就是利用类似东非大裂谷一样的大海沟,钻一线天。
这对海洋测量,潜艇的探测与灵敏,全艇官兵的经验与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不然一不小心就撞上了。
不撞墙,彼此都会主动撞,大国潜艇通讯是敲地球,大国潜艇打招呼要么就撞,要么就开主动声呐轰摩斯码“嗨,尤里,IsYou?”,那边轰回来“达瓦里士,还换卢布么?”
美苏就在海下一边躲猫猫,一边比耐撞性能,一玩就是几十年。
新闻上是沉默的,实际上沉没的潜艇海了去了。
对方一沉,美苏就会火速帮对方定位,切割,打捞,都很好奇对方潜艇里装的什么玩意。
即便公开的K129,照样拿走两枚核弹回去研究。
当然,公开说法叫失踪,苏联叫21山,美国代号断剑。
这类失踪在大洋中的核弹,中子源的引爆芯儿四个半月就过半衰期了,肯定炸不响了。
但是,仍旧躺在深海里的弹体,保守估计不下七十枚,某国的铀矿总储量都不够攒出来一百枚的。
美国的定期解密中,陆续承认了13枚,其中整体解密的五零至八零年这一阶段11枚。
二战之后,至两千年前,仅公开承认的核潜艇沉没就有十八艘,常规潜艇八十来艘。
其中,十艘在七零至两千年沉没的核潜艇,是俄国认下的,刚认下十艘,8月,库尔斯克号……
然后,俄国核潜艇干脆不出海了,在远东军港的泊位上,一艘艘核潜艇就静静的停在那里,风蚀老化,锈迹斑斑。
瓦良格之所以不造了,是因为在苏联的战役单位中,它就是为了掩护核潜艇到达发射阵位用的。是截击遮蔽航母,不是为了与美航母作战的,就是为了打核战。
苏联核反击系统是半自动系统,不像法国朱庇特与英国最后信件是垂直指挥系统,不像美国是海陆空加五角大楼NMCC四个指挥部可以相互转移,总统可以坐着飞机潜艇来回跑。
苏联领导跑不了,它通讯技术不行,只有个破箱子,就黄红俩按钮。根据解密,安德罗波夫之前还谁都不会用。
QWERTY打字机键盘是为了避免常用键堆一起,减低故障才发明的,计算机键盘沿用的这个。
大键盘上的小数字键盘,最早就是核手提箱里的12个数字键,加二十三个功能键,一个钥匙孔一个红色摇杆。
这破箱子除了上电影没大用,保镖一般提的是装枪兼挡子弹的箱子,不是核战电话。
真打起来没信号的,核弹一爆是什么电磁辐射环境?
苏联领导下达反击命令没用,战略火箭军收不到信号。
苏联为防遭到核突袭,死手核反击系统是半自动触发的,一堆发射井与核潜艇必须长期处于战位,不用最高领导人下命令。
各独立核反击区的政治委员,军事长官与内务部特派员仨人意见一致,就能立刻开练,没密码的。
每一艘战略核潜艇,都是一个单独的核反击指挥部,可以单独决定核鱼雷核导弹干不干不出。
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B59号艇长萨维茨基,核鱼雷的发射命令已经下达,最后一刻被阿尔希波夫反对,没一锤子捣鼓出去。
阿尔希波夫因为反对这个命令,还差点被自己的部下干掉。
这个阻止了一次世界核战爆发的英雄与全人类的恩人,98年牺牲于核辐射过量。
有时候世界打不打核战,究竟谁说了算?
北冰洋是战略核潜艇最繁忙的区域,美苏的核弹在地图上来看,都要朝北发射。
以地球来看,打的是地球曲率,真打起来加拿大脑袋上全是导弹,收过路费都赚死了。
冰盖之下,就有不少沉没的核潜艇,有些至今都没有打捞上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