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汽车壁垒与海运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里!”
荣克捏了个烫毛巾抖开,边擦手边道,“南风主要以辐射内地市场为主,临时对付一下周边国家的散单。大多是政府级客户,不是稳定订单。”
“政府采购更稳定呀,少了那么多税。”黄仁俊笑道。
“税少的没市场,有市场的一打税就把SP的工业品赶出民用市场了。”
荣克说道,“这帮国家一个个堆壁垒堆得马奇诺一样,印度超过4米的车要收24%的消费税,我都想诉他们车种歧视了。
像马来西亚那样的,北鹿与宝腾两家车企垄断。车进去售价就要两三倍了,一台货车五六十万美元,哪有市场?
印尼市场不小,可它那个进口整车奢侈税,乘员10人以下,汽缸容量超过2.5L,税率直接125%,全是翻跟头。
老牌市场好点,像英国就没有购置税,但是车险强保,越是低端车越贵。主要是车险问题。
这帮老市场国家,对燃煤引擎该怎么上保,上税,研究来研究去,就是没确定回函过来。军用该订照订,民用拖死我算完。
SP身板小,碰不动它们。接点政府级,特种与军品订单,就满足了。”
黄仁俊不信荣克会满足,谢过小桃的茶,问:“荣生怎么不做全散装件CKD出口,当地建个组装厂装起来嘛。”
荣克摆摆手:“SP目前量不行,也没年产上百万辆的雄心,就是保守发展,拓多少市场吃多少饭。”
“可惜。”黄仁俊不知为谁可惜一句。
“没什么可惜的,全散半散出口当地再组装,就挣个税钱,受当事国政策影响太大。”
荣克笑道,“像俄国那样,今天整车15帕,明天发动机15帕,后天又成车身15%的关税了,猜拳一样。
时不时再来个车身最少收5000欧元的规定,这还搞什么百分比,多此一举,直说你要多少钱不就完了。
老市场不好进,新兴市场政策变化太快。就像巴西,今天整车2到5成的消费税,当地CKD收5个点,明天就变成必须在南美共同体生产65%以上的零件才免征了。
我厂没建好呢,它政策已经变了,SP身子骨这么弱,我找谁评理去?”
“以荣生与日本三菱等财阀的关系,可以依托他们在当地的渠道啊。”
黄仁俊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诉苦,“大宗跌的好惨,海运不好干,港成还指望着跟荣生拼个船呢。”
“SP跟三菱可不是关系,我是它小蜜。”
荣克笑嘻嘻的,“这才有点小优惠,港成挤进来,咱仨怎么睡?”
“咳咳。”
闵大祥与赵阳被水呛了一下,都没想到荣克会自黑到这个地步。
黄仁俊有些尴尬,满脸的无可奈何。
三菱采购系统的公共数据库,是面相所有零配件供应商与大渠道商的,包括海运与保险公司。
很多人都可以从里面看出很多东西来。
比如主做海运的港成国际,它的分析部门,就从中看出了SP诡异的地位。
低端汽车是最难出口的汽车,因为海运费用会占据整车成本的两到五成。
之所以浮动那么大,是因为国际海运公司,实行的是三梯运费。
世界排名前三运汽车的海运公司全在日本,MOL商船三井,K''LINE川崎汽船,还有NYK日本邮船。
运汽车最实惠的是用滚装船,它仨同时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运输船,单船运载8000辆轿车。
国内出去的汽车,主要由日本邮船,川崎汽船还有现代运输等韩国海运公司承揽。
海运与公路铁路零担运输一样,货物要拼船。
汽车滚装船六成容积率以上才会盈利,除了丰田那类每次发单都是四五十万辆的大企业,普通车企包不下一艘船六成的容积。
国内汽车出口不行,就不会有国内的海运物流企业投资滚装船。从SP南风厂朝国外出口的整车,就拿不到好价格。
日韩有出口型大车企,海运公司的长期承运协议,西不过苏伊士,对日韩本国大车企每立方60美元的话,针对普通日韩客户就上升为70美元,对别国的散户就会升为80美元。
向东趟过太平洋,运费乘以2,一立方就120美元到160美元了。
整车出口不是飞顶车走私,不能切割,一台轿车基本在八个立方以上,向西不过苏伊士,到岸费用单车就五百至七百美元了。
向东一到美洲西岸,单车海运费用就1000到1500美元了,越远运费差距越大,越是廉价车越是成本高。
像是SP南风厂的魔方兔子与灰熊,巨型怪兽一样,海运成本惊人。
除了散单外,八月灰熊就停掉整车向外的出口了,连魔方兔子都是散装出,到岸再组装起来的。

承揽SP海运的是日本邮船,三菱成员之一,运费执行的是第一档,这个运费在海运系统中是公开的。
港成的分析部门就是从海运系统了解到的,黄仁俊也是为此来的。
港成如果借助SP的资质拼一下船,一条滚装船至西一个来回,可以多增加五六十万美元的运费收入。向东一个来回,可以增加百八十万美元的运费收入。
一条船一年就多近千万美元的运费收入。
荣克估计黄仁俊更大的可能,是想通过他与日本的财阀级大客户接上线,像是丰田那类一发包就是几十万台的工业品长期订单,才是黄仁俊的目的。
但是,这是个误会,黄仁俊高看他了。
别说他不可能自个占便宜还拉个外人,就是跟三菱再好,人家怎么可能把海运发包给外人?
这不是运费多少的问题,对财阀来讲,这是个循环。
再说了,三菱送他汽车,他都得还,SP占的便宜,不用还?
黄仁俊见荣克宁可自黑也不接茬,脸有戚色,叹了口气:“国际大宗在跌,工业品降的又厉害,海运公司不破产一半,单都不够分的。”
“几台汽车够干什么的,有一万五千亿美元的国际粮食出口市场,国内有每年上亿吨的粮食海运需求,不比工业品稳?”
荣克自顾自的喝茶,海运公司要倒一些有什么奇怪的。
韩国最大的两家集装箱海运公司,现代商船与韩进海运一年前就进入破产程序了。要么并了洗个澡,要么倒一个再并,要么全倒。
现代集团分裂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失去了财阀架构,以东亚企业的抗危机能力,大危机一到,有多少死多少。
越是追求利润的公司,越扛不住危机。
“SP生态在北美的声势一传来,我们达生内部的学习会就没停过。”
闵大祥听到粮食来了精神,笑道:“隔着一层看不懂啊,不知道有没有合作的机会,让我们跟着荣总学习学习?”
“学谈不上,合作的机会到处都是,只不过SP生态最核心的一环,植物工厂,锚的是电力。”
荣克笑道,“这就把在国内合作植物工厂的可能,消除掉了。弃风弃光都来不及,国内电力如此充足,哪可能给SP能源自建电厂铺设电网的可能?
倒是不妨合建一些温室与鱼菜共生,还有太型工厂。只要达生可以找到市场,SP生态愿意合建,管理权也是你们的。”
“在北美合建植物工厂呢?”
闵大祥先是点点头,又问,“我们在加拿大有燕麦基地,对当地有一定的熟悉,在加拿大合作建立植物工厂,不存在什么障碍。”
“SP能源的电力优势,为何要与别人分享?”
荣克眼神一凝,笑着问:“以SP生态的扩张速度,达生跟的上?”
正在倒茶的小桃奇怪的看了荣克一眼,似乎对他的生硬态度有些奇怪。
一旁一直沉默的赵阳,倒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以达生的盘子搅进SP生态,就是不知所谓。
少了起不到任何作用,投资一多就会动摇公司结构。
一个传统种植替代进口,搞生态园传统种植的,进入植物工厂领域就跟跨行一样。
与其说达生对植物工厂有兴趣,不如说是有人对SP能源有兴趣。
显然,人家对达生也好,别人也罢,全无兴趣。
生硬的拒绝,情理之中。
赵阳趁场上沉默的时候,手微抬,说出了席间唯一的一句话:“红树林有笔沉淀资金,想动动,不参股不分红,就想跑个两位数的年利率。不知道荣先生认不认识投资界的人,帮忙介绍介绍?”
“行,我回头帮你问问。”
荣克笑着答应一声,很快提出告辞。
……
一连几天,或许是座谈会露头后遗症,各类奇怪的邀请继踵而来。
各类奢侈品公司的请柬,从品酒会到品飞机,从秀场到推介会,光商品名录与乱七八糟的贵宾卡,厂办就收了几柜子。
试用的烟酒茶等礼品,从皮带到雪茄钳,更是没断过,厂办按规定大部分直接就扔了,小部分回寄了。
各类爱心基金会的温暖问候,从山区缺学校到撒哈拉缺水,应有尽有,都在呼唤他的爱心。
各类联谊与考察邀请,各类讲坛与研讨,约观约访,什么都有。
幸好登记的是厂办的电话,移动电话又是归小桃掌握,荣克只需要看下归类表就行了。
他正忙着南风搬迁的事。
可没时间理会什么杂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