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终于近在咫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常氏面露难色,转目看向秦雨缨。
“外祖母,不如我先将京城那边的宅子修缮一番,您再搬去住也不迟。”秦雨缨替常氏打起了马虎眼。
“是啊,”常氏会意地接过话头,“我们这一大家子,总不能都挤在七王府里吧?旧宅久无人住,当然得叫人收拾妥当了才能搬。”
“那快去叫人收拾!”牧老夫人催促。
“我这就去。”常氏应声要出去。
牧老夫人连忙叫住了她:“你如今有身孕,哪能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这等小事交给丫鬟去办就行。”
“是。”常氏点头。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秦雨缨心中若有所思。
常氏这人,虽不是什么大善人,但也绝非作恶多端之辈,偷走那书应当只是为了卖得一笔钱财,为大舅挽回些生意上的损失罢了……
“外祖母,我能否看一眼那医书?”她认真问道。
原以为牧老夫人十有八九会拒绝,哪晓得她竟点了点头:“那下册,就在我梳妆台下带锁的匣子里,我一把老骨头,腿脚不利索。你若非要看,便自己取吧。”
说着,从腰间取下一把黄铜小匙,递给了秦雨缨。
秦雨缨不免诧异,没料到事情的进展竟会如此顺利。
梳妆台下的确有几个木匣子,其中最小的一只,挂了一把黄铜小锁。
秦雨缨吹了吹面上的灰尘,拿钥匙打开了。
匣子里头果然静静躺着一本书,书页呈古怪的暗褐色,与秦雨缨记忆中的略有出入。
那颜色浓郁至极,透露出一丝绛红,仿佛被风干的血,或许,是因为在这世间漂泊了太多年月的缘故。
找了如此之久,而今它终于近在咫尺……
秦雨缨双手不觉微颤,翻开来,书里的内容果然与记忆中如出一辙。
那上册记载的是行医救人之道,这下册中却全是用毒之术。
她记得,先前伸手触及时,书页会散发出一丝隐约的暖意,而今却是暖意全无。
“起火那夜,府里忽然白光冲天,你大舅、二舅皆亲眼瞧见了,虽不知事情原委,但也猜出白光与此书有所关联,说只怕是这书作祟,所以府中才会突然起火,出现不祥之兆。”牧老夫人再次开口说道。
如此说来,大舅与二舅,也不知那场火是外祖母亲手所放……
“传闻书中有灵,那白光或许就是灵气所在,大火过后,白光四散,如今书册应是只剩一具空壳了。”牧老夫人略带叹息。
秦雨缨心下了然。
难怪外祖母会这么轻易将此事告诉自己,原来是早已知道这书失去了效用。
“外祖母,您到底是什么人?”她忍不住问。
“我是什么人……”牧老夫人闻言一笑,苍老的脸上皱纹横生,一双本就细长的眼睛,已是眯得有些看不见了。
秦雨缨静待回答,牧老夫人却久未言语。
仔细一看,她竟已靠在枕边假寐起来……
听着那均匀的呼吸声,秦雨缨很是汗颜。
外祖母身体虚弱,她想了想,到底是不便打扰,于是轻手轻脚地推门出去了。
至于那下册古籍,被她原封不动地锁在了柜中,放回了梳妆台下。

外祖母肯将事情一五一十告诉她,已是对她莫大的信任,她断然不会辜负了这份信任。
有些事,只能慢慢来,一时半会儿急不得……
在牧府住了一日,次日一大早,秦雨缨便又来到了牧老夫人房中请安。
这次,外祖母绝口不提那下册古籍之事,只与秦雨缨聊辽城的趣事,时常说了上半句,没有下半句,话讲到一半就犯起了困,头一歪,发出一阵阵细微的鼾声……
“老太太年纪大了,身体愈发不行了。”常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秦雨缨心知着急也是无益,牧老夫人已到油尽灯枯之时,怕是……熬不过多少时日了。
第三日,她照例去请安。
牧老夫人正在丫鬟的伺候下洗漱,转目见了她,一双浑浊的老眼亮得出奇:“雨秋……”
“这是缨儿,不是雨秋。”一旁的常氏纠正。
“缨儿?”牧老夫人满脸疑惑。
“缨儿是您的孙女啊,难道您不认得她了?”常氏好不诧异。
“孙女?”牧老夫人更是疑惑不已,“我何曾有过什么孙女?你又是什么人,怎么跑到我房中来了?出去出去……”
说着,便伸手将常氏往外赶。
秦雨缨心叫不好,外祖母只怕开始变糊涂了。
“老太太,我是您的儿媳啊!”常氏柳眉紧蹙,忙不迭地解释。
“儿媳?”牧老夫人一怔,上下打量她,似乎记起了什么,“你……你是常虹君?”
“正是,正是!”常氏连连点头。
“胡说!”牧老夫人两眼一瞪,“我那儿媳年纪轻轻,哪像你这般又老又丑?”
常氏听得要吐血。
这老太太,脑子清醒时没少折腾她也就算了,如今变糊涂了,竟还是这般与自己不对付……
“雨秋啊,”牧老夫人说着,忽又转身握紧了秦雨缨的手,正儿八经劝道,“你可万万不能嫁给那秦洪海,那人眼神闪烁、面相刻薄,定不是什么善人!”
秦雨缨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外祖母这是……将自己当成了母亲牧雨秋?
“行行行,不嫁不嫁!”常氏替她点起了头。
牧老夫人闻言总算稍稍放心了几分,脸上的焦灼之色也渐渐淡了:“不嫁就好,不嫁就好……”
秦雨缨看得出,母亲的婚事,是外祖母此生最大的心结。
否则,她也不会在头脑混沌时,仍不忘了苦口婆心地叮嘱自己。
如此也好,在她的记忆中,牧雨秋这个女儿还未出嫁,至少,她不必为女儿之后的种种不幸难过担忧……
出了房间,秦雨缨思忖片刻,向常氏提议:“不如……尽早搬去京城吧,舅母你身怀有孕,外祖母的病情又这般严重,去了京城,至少你能安心养胎,她也能好好养老。”
昨日,她听说辽城附近出了一伙匪徒,拦路打劫,很是嚣张,连官府也不放在眼里。
饥荒蔓延,瘟疫横行,这街头到处都是打砸抢烧的,而牧家家大业大,长此以往难免不会被歹人盯上,到时恐怕会有麻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