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妥妥的阳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包大人!!您要为我们做主啊!”
“是啊,包大人……”
当夜香工们来到开封府大堂的时候,见到高坐府君之位的是包拯的时候,这些人顿时就欢呼了起来,十分激动的诉说着自己的冤情。
不同于其他官员,对于老百姓来说,包拯那是真的父母官。
看着堂下七嘴八舌的众人,那五具没有了生息的尸体,还有时不时传来的咳嗽声,包拯已然陷入了沉默,张心维站在堂下亦是如此。
两人对视一眼,包拯便看到了张心维那惨淡的笑容。
他还来不及开口,张心维便高呼:“我对不起东京百姓啊!!”
然后,只见张心维朝着一旁的梁柱冲去!!!
包拯霍然起身,来不及反应,幸亏站在一旁的许班头离得近,他下意识的一挡,张心维一头只是撞在了他的胸口,让他痛呼一声。
但是,人给救下来了。
旁边的几个衙役赶紧拉住张心维,而张心维则嚎啕哭着,这让一旁的夜香工们有些发蒙,而包拯则有些颤抖的站直了身体。
他深吸了一口气,喊道:“孙班头!”
“属下在!”
“你带二班衙役直接去城南小巷口,半个时辰之内,我要小巷口公租屋全部腾空,敢违命阻扰者,一律枷送府牢!!”
“遵命!”
吩咐完这个,包拯才走下大堂,对一众夜香工说道:“很抱歉,瘟疫已经发生了,接下来我会安排你们到小巷口公租屋内住下。”
“好好调养,治疗。”
“一切费用,由官府承担。”
“死者,官府也会发放抚恤钱,节哀……许班头,送他们过去,府衙内还有酒精,带上一些,都注意带口罩。”
许班头当即带着属下先去弄口罩了。
不顾夜香工们听到瘟疫确诊的恐慌,包拯来到张心维面前,揪着张心维的衣服,竟然将他扯了起来,包拯神色狰狞的说道:“死并不解决问题!!!”
“想赎罪,就给我站起来。”
“去救人!!”
包拯的话如同当头棒喝,张心维回过神来,见他状态回转,包拯当即将那册《卫生防疫手册》拍在张心维怀里。
“学!然后救人!”
说完,包拯径直走出大堂,在院中喊道:“一营、二营集合,去城外,三营维持治安,东京城进入紧急状态,此时敢作乱者……杀无赦!”
“三班、四班连夜排查。”
“任何染病的夜香工及密切接触人群,全部带到小巷口公租屋隔离。”
“动啊!!”
伴随着包拯的吼声,院内众人如梦方醒,立刻动了起来,通报的通报,执行任务的执行任务,一时间,整座城市,宛如战争来临了一般,弥漫着肃杀的气息。
而包拯本人,则是接过属下递来的口罩,带上直接前往城南而去。
如此动静,皇城司的密报紧急送往宫内……
……
赵祯看到手上这份密报的时候,陷入了深深的沉默,好一会,他才说道:“通知南熏门,今夜城门不关。”
“诏,庞籍、张方平、狄青入宫。”
“把这封密报送给……苏彧。”
赵祯犹豫了好一会,才下达出第三个命令,王中正接过密报,当即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另有密探快马加鞭朝南熏门而去……
……
苏彧看着手中的密报,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感觉,不论穿越过来后,他掌握了多大的资源,可他毕竟没有做过肉食者。

当瘟疫已经爆发的时候,他反而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忽然,他觉得包拯将物资拿过去很对,因为,包拯确实能够更好的利用这批物资,更好的调动手中的力量去防治瘟疫。
他也更加不避嫌,连夜带两营巡卒出城,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造反呢……
“呵……”
苏彧忽然笑了,他笑这大宋朝的士大夫们,那一个个的,也不比他安分嘛,以天下为己任,真要任事的时候,可不管你规矩是什么。
庞籍为了煤矿,直接就拿砍头来威胁他。
包拯为了防疫,连造反的帽子都不怕……
“喂。”
苏彧忽然抬头看向张维安喊了声,见他望过来,便说道:“你说,这些读书人,是不是有点傻里傻气的?”
张维安皱眉,他根本不懂苏彧的意思,只是不耐烦道:“官家给你看密报,是问你有何对策!”
“对策啊……”
苏彧往后一倒,靠着墙,抬头望着跃动的烛火说道:“没有了,我已经做好了我能做的一切,剩下的,就交给包拯吧。”
苏彧的话让张维安疑惑了。
他不解道:“这应该是你唯一能够出去的机会才对。”
“是吗?”
苏彧笑看着张维安,而后,他轻声说道:“从最开始,我就没有想过以救世主的身份出去,我会出去,只是因为老百姓想要我出去。”
“哈??”
张维安更加不懂了。
苏彧则不跟他多解释了,包拯能够雷厉风行的防治瘟疫,那很好,而能够防治瘟疫的时机、物资、章程,这些都是他拿出来的。
全东京的人都知道是他拼命敲的警钟。
当瘟疫过去。
他就是东京城一百五十万百姓的救命恩人,就是城外二十五万难民的救命恩人,不论他写了多么大逆不道的书,他都能够出去。
因为,民众想要他出去……
……
垂拱殿,赵祯刚与庞籍三人交谈了一会,诏狱那边的消息就传来了,赵祯看着上面记录的对话,冷哼着将密报拍到了桌子上。
庞籍毫不客气的拿过那张密报,倒是淡定的说道:“是他赢了呢。”
“朕现在放他出去,他就输一半!!”
赵祯恨恨的说道,对此,庞籍轻笑了一声,说道:“陛下就舍得现在放他出来吗?他这名望养不够的话,城外二十五万难民,可就不好安置了。”
“而且,放早了陛下还要背锅。”
“名利皆失啊。”
庞籍不愧是老成谋国之辈,几句话就把利害剖析的一干二净,此时放苏彧出来,就是皇帝低头认错了,可若是不放。
待疫情结束之后,就是百姓向官家求情了。
苏彧好歹犯的是欺君辱国之罪,老百姓们齐齐向官家求情,官家拿捏一下,再把苏彧放了,那就是仁慈了。
而苏彧蒙受屈辱,为民警钟。
那名望更是打着滚往上涨了,比力挽狂澜的效果还要好。
事后。
世人不会记住包拯在这场防疫中有费了多少心血,担了多少风险,只会记住,苏彧为了他们,连命都豁出去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