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拿入诏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樊楼准备了八十一个高台,准备传书,说书。
但,八十一个高台始终都没有声音,樊楼之内,也没有声音,抄书人的笔,从最开始,就没有动过,所有人,都呆住了。
沈括则没有管这些,他只是继续在说着故事。
那个,岳飞岳武穆在风波亭被害,六十年之后的故事,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牛家村的农屋当中,杨铁心和郭啸天饮酒谈过往。
风雪之中,一位道士踏雪而来。
名为丘处机的道长杀了奸人,被金贼追杀,二人感慨道长大义,十分钦佩,在丘处机杀掉追兵之后,两人恳求丘处机多住几日,求他传授武艺。
同时,二人的妻子都怀有身孕。
两人请求之下,丘处机拿出两把匕首,分别刻下了为两个孩子所取的名字,郭靖,杨康,寓意为靖康之耻,永不能忘……
……
后面的故事很精彩,但是,已经没有多少人听的进去了,所有人的脑海当中,充斥着的,都是故事前交代的背景。
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岂有如此之耻辱乎?!!贼子苏彧,胆大包天,欺君辱国!!!
乱了,全都乱了。 <、
有人呆滞,有人暴怒,有人要冲上来打苏彧,整个樊楼乱成了一锅粥,而苏彧,只是站在五楼的栏杆旁,冷眼看着这一切,他对身后的季素素问道:“怕吗?”
季素素说道:“怕,故事太真了,听着害怕。”
苏彧闭目说道:“是啊,我很多晚上,都梦着这个故事,梦着这个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故事,所以,我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要阻止这一幕。”
“我要挽狂澜于将倾,我要改变未来的宿命。”
“我要拯救这个国。”
“所以,我一步都不能退,我怕我退了,以后就再也没有这个勇气了。”
苏彧说着,声音有了些颤抖,季素素明白,他其实也在怕,因为他要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的压力,但是,他却勇敢的去做了。
情不自禁的,她从身后抱住了他。
坚定的说道:“公子若死,素素绝不独活,世人不懂公子,素素懂,所以,素素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公子,让公子不至于凉了心。”
苏彧沉默了下,故作轻松道:“真话?”
“真话。”
“可我希望你是逢场作戏。”
苏彧抛下这句话后,将她推开,朝着那个撕下张大面具的人说道:“他还好吗?”
“味德楼的柴房里睡着。”
“什么时候换的?”
“在你让他去味德楼找韩进财和冯章的时候。”
“孟青?”
“正是。”
表明身份之后,孟青将自己带御器械的腰牌展示,然后说道:“刚才得到皇城司的消息,陛下下令,要拿你入狱,跟我走吧,苏大人。”
苏彧点了点头,转身,朝曹询说道:“帮我照顾点家里人。”
“好。”
曹询果断答应,曹家欠着苏彧人情呢,眼下的事,在苏彧被抄家之前,都算作雪中送炭,正是还人情的好时候。
苏彧也无后顾之忧,笑着伸出了双手。
孟青挠挠头,然后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摸出铁索来,将苏彧铐上了,就这么,在万众瞩目之下,领着苏彧下楼,入狱。
……
垂拱殿内,所有太监宫女全部趴在地面发抖,就连王中正都是冷汗直冒,唯独赵祯,就那么冷漠的,翻着苏彧所写的原稿。

没有说话,没有愤怒。
就那么一遍又一遍的看着,看了好几个时辰,他忽然说道:“王中正,你说,要是金兵兵临城下,朕会卖公主,卖嫔妃,卖贵戚、官宦的女眷吗?”
“奴才就算豁出命去,也不会让金兵围城!”
王中正顿时高声叫道。
然而,赵祯只是惨淡的笑了笑,手指捏着那装订好的原稿,指节都有些发白,声音幽幽的说道:“可是朕怎么觉得,会有那么一天呢?”
吓!!!
包括王中正在内,所有的人都吓的汗湿了全身,匍匐在地,颤抖不已。
“朕连儿子都没有。”
赵祯忽然站了起来,他一步一顿的走着,近乎喃喃的说道:“朕竭尽全力想要中兴,想要把大宋变得更好,兢兢业业了二十年。”
“可实际呢?”
“李继迁叛了,西夏立国了,好水川败了,黄河决堤了,朕还有满朝的相公,努力维持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
“却也无论如何,都看不到变好的可能。”
“一切都在变坏,打不赢胜仗,军费的开支就一年比一年高,其他地方一年比一年缺钱,摊派给百姓的赋税,就一年比一年高。”
“哪年,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了。”
“大宋朝也就完了。”
“朕试图改变这一切,在朕年轻的时候,可是,毫无意外的失败了,仔细想想,自古以来的变法,有几个成功的呢?”
“上一次成功,还是商鞅吧。”
“范希文刚正君子,车裂是不怕的,可是,没用啊,他不是商鞅。”
“朕,也不是秦孝公。”
“其实说到底,还是我们魄力不足,我们连祖宗之法都不敢改,在条条框框里转圈,又能把国家变得多好呢?”
“大宋朝,真的需要改变了。”
“因为再不变的话,书里面说的故事,几十年后,便真的要上演……”
“靖康耻,犹未雪。”
“好!好的很呐!!!!”
“苏彧,你都赌到了这一步,朕真的很想看看,你该如何从诏狱里面出来!!你是如何教朕,改变这个国家!!!”
“反正,朕连儿子都没有。”
“你若是能够出来,朕,不介意陪你赌上一把,哈哈哈……”
……
樊楼,当苏彧被押下楼的时候,七楼终于出现了几位身影。
一个娇俏可人,充满活泼气息,身材娇小的红衣少女朝着一旁甜甜的笑道:“我以为那首词出来的时候,姐姐你就该下楼了呢。”
美艳不可方物,气质芳华醇厚。
穿着白衣的女子就宛如魏晋时期的门阀贵女一般,李葳蕤贝齿轻咬着红唇说道:“起初,就觉得词里面的典故不对……”
“意境也不对。”
“现在倒是全对上了,可也,没勇气下楼了。”
她是诗画双绝李葳蕤,是樊楼的金魁三仙,若说,银魁才艺登顶便可当得,金魁,却不是了,她们不仅仅是才艺,还有身份。
她是后周李重进的曾孙女。
而旁边这位相思入骨蔺红豆,则是寇准的外孙女。
都是罪臣之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