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人在契丹使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除掉无忧洞的人很多,但他们都没有这个实力。
哪怕是包拯,都没有那个把握,开封府府衙当中,包拯看着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求救的几个班头和指挥使。
心情沉重无比。
短短一天之内,八家家眷,全部被无忧洞的人掳走,直接逼停了开封府的所有行动,让开封府的力量全部瘫痪,所有中层干部全部到包拯面前哭喊求救。
手段之凌厉,如同打蛇七寸,一击致命。
包拯已经很重视无忧洞了。
但是他仍旧没有想到,无忧洞的第一波反击就如此凌厉,半日之内,开封府就无人可用,所有骨干都怕了!
八家家眷,共数十人被掳走,这么大的事情,竟然没有一点察觉?
六扇门那边竟无消息递来?!
“报!!!”
包拯正消化着这个事实,便又有天武军的士卒前来汇报:“府君!!指挥使何将军与两营共十位都头的家眷也被劫持了!!”
“何将军正要带兵去跟无忧洞拼命,王将军不许,两边就要打起来了!”
嘭!
包拯拍案而起,不是八家,而是所有中层军官!
府院当中,何冲已经拔剑,眼睛红得吓人,满脸都是狰狞,他冲王朝喊道:“王将军再挡一步,休怪何某的剑不认人!”
“你动一个试试!”
王朝也丝毫不让,他连剑都不拔,只是冷冷的看着何冲,在东京城内擅自带兵出动,他倒要看看何冲有几条命!
两人针锋相对,毫不退让。
“啊!!!”
何冲仰天狂叫,一把将剑掷到了地上,满腔悲愤不知从何处发泄。
包拯默默的走到了他身旁,将地上的剑捡起,递给何冲说道:“两营将士,一千人马,你有把握攻破无忧洞么?”
何冲怔然的看着包拯,两行泪流了下来。
他没把握。
东京城下面的地道如同鬼魅迷宫,没有十万大军填进去,根本无法攻破,妻儿被劫了,他连去哪救都不知道……
无力的跪下,何冲哭求道:“大人!!”
包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不急,等六扇门的人回来,他们掳人是为了逼我们就范,不至于撕票,也不会带到地底去。”
“等等吧。”
“这场战斗,才开始呢……”
众将士都呆呆的望着包拯,说实话,他们本来已经没有了士气,何冲去拼命,那也是绝望之举,实际上愿意跟何冲下地道的没有几个。
谁都不想死,也更不想家人遭祸。
无忧洞这一手恐怖袭击,已经将所有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他们又没办法退,所有军官的家属都被掳走,不把人带回来,那些班头、都头、指挥使都会发疯的。
普通士卒、衙役再怕,也只能随大流,听从领导的吩咐。
包拯此刻立住了,人心反而稳住了。
院内诸将齐齐跪下,士卒也跟着跪,他们由衷的希望包拯这位青天大老爷有办法对付无忧洞,毕竟,谁也不希望提心吊胆的活在恐怖主义的威压之下。
包拯让人搬了把凳子,就在院内坐着。
他在等,等六扇门的人回来……
从黄昏等到天黑,大半个时辰过去了,院内都有了些苍凉,银狐这才回到府衙,向包拯抱拳行礼之后,汇报道:“人在契丹使馆里。”

什么!
包拯霍然起身,何冲等将领更是怒目圆睁,大宋的事,契丹人也要管!!
银狐不管众人的震惊,继续说道:“游隼昨晚就盯上了一支无忧洞的人,一直跟到今天早上,大致知晓了他们的目的。”
“在他们掳人之前,游隼混入了人质当中。”
“本以为会被带到地底,但是没有,他一路留有暗号,猎犬追踪了一天,最后跟到了契丹使馆外,确定人质都在里面。”
无忧洞并不会把人掳掠到地底去,因为无忧洞最大的凭仗就是地底的复杂地势。
人进去了,就不可能放出来的。
无忧洞的手段虽然狠辣无比,但他们并没有要鱼死网破的想法,他们要做的,只是威胁包拯和开封府放弃针对丐帮而已。
人质是筹码,该放的时候要放的。
人在地面,就得想办法藏起来,东京城内,皇城司的探子遍地,藏在哪处都不免遗漏蛛丝马迹,所以,满城勋贵再纠缠不清,也不会揽这个活。
然而,有人会。
契丹人。
能够给大宋添堵,契丹人很乐意去做,不说宋人敢不敢搜契丹使馆,就算搜到了又如何?契丹人只一句“不知实情”,就能摘得干干净净。
不服?
不服你大宋是要开战吗?
就是如此蛮横,就是如此嚣张,但偏生拿他没有半点办法,大宋如今的局面是捉襟见肘,依旧没有从战败和黄河改道的重创中恢复过来,哪里能开战?
说不定,契丹人就等着他们去要人呢……
包拯面沉如水,何冲受不了刺激,他一把揪住银狐的衣领,大声吼道:“既然你早已发现他们在掳人,为什么不通报!!!”
银狐淡漠的说道:“如果能混进无忧洞,哪怕只是找到一个秘密入口,牺牲点人,不算什么。”
“你!!!”
何冲想要打银狐,但最终没有下手,这是无能狂怒,而且,他打不过,六扇门的捕快都是江湖高手,捉对厮杀,军中将领根本不占优势。
发怒已经没有用了,妻儿老小想要救回来,只能依靠包拯。
何冲放下银狐,朝包拯跪求道:“包大人,求求您了,我一家妻儿老小都在里面,让我们带着兵去契丹使馆救人吧!”
何冲带头,那些被掳掠了家人的班头和指挥使都纷纷跪下,齐齐请求。
“去契丹使馆。”
无论如何,现在要先救人,人救不回来,这仗就输了,连部下的家人都保不住,谁还给你卖命?朝廷还有何颜面?
不得不说,无忧洞里确有高人。
用出的计谋快狠准不说,还要攻其所必救,而且此局就算包拯将人带回来了,也会加剧契丹与宋朝的矛盾,惹下巨大的麻烦。
第二天朝会,定有言官弹劾包拯!
说他意图挑起边衅!
如此狠辣的计谋,一环套一环,换做是何中立,此刻恐怕已经投降了,但是,包拯没有,他眼中燃烧的是战意的火焰,双拳在袖子里紧紧握起,拳背上青筋狰狞……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