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圣旨一下 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继顾侍郎的女眷之后再登门贺郭家的来客,主要是刑部和礼部的下属,郭家三位少夫人的娘家亲戚,亲戚的亲戚,这样的贺客也就不少了,可以刑部尚书府的大门打开了就没关上,陆陆续续喜气洋洋。
其实官吏们都清楚,就算他们认为这婚事不般配,吵上尚书府也没用,那是圣旨,要改也得找皇帝!
于是心存不满资格又够的,匆忙忙是往宫里跑。
“老师好。”先得信又住得近,楚云就在去御书房的必经之路上,候着他的老师,当朝右丞相兼中书令兼文华殿大学士杜文秉。
杜文秉今年六十五了,走路还是挺快,不用拐杖不用人搀,去见五皇子也不吃惊,义愤填膺的保证:“殿下放心,老夫这就去见皇上,一定为殿下做主。”
“……”老师是为他好才来的,所以楚云才拦着,“老师您误会了,这门亲事是我主动向父皇母后提的,二皇兄…普济寺了然大师亲自保的媒。”
“……”杜文秉没话,但眼中分明写着色迷心窍和红颜祸水。
“老师就算不信任学生的性情,不了解淑宁县主的品格,但父皇母后不会糊涂吧?再了然大师能看错人?”楚云带些委屈的道。
二皇子为下而入佛门,是一干忠臣老臣最赞叹的人,楚云把了然推出来,再次用对了,杜文秉脸色语气都缓和许多:“但这门亲的确门不当户不对,二皇子为什么会做这个媒?如果理由正当,老夫也不是不通情理的。”
“外面风大,老师和我回和乐宫吧。”都十月份立冬了,这老的老的何必站寒风里详谈。
估计这事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的,杜文秉点头同意了。
不过到了和乐宫,楚云先让太监侍候杜右相去更衣…杜大人气冲冲急匆匆的肯定得出汗,这大冷的…伤风了谁当他媒人?
官当久了当大了还老了,人会加倍爱惜自己的,杜文秉平常就喜欢养生之道,今真是急了,现在五皇子想得周到他自然同意,等换好了干爽衣服出来,太医院的孙太医也被五皇子叫过来了,为老丞相请平安脉。
杜文秉很满意,对孙太医劝他遇事得稳,有事不该太生气他却不以为然,当今右相又不是摆设,遇事怎能装聋作哑,他年纪大?左相朗明今年可六十九了。
“老师歇会儿,喝茶吃点心,听学生慢慢…”诊脉没事,楚云就让孙太医和宫女太监全下去,他亲自给老丞相倒茶。
“…你先。”不清楚原因杜文秉如何有心情吃东西。
楚云坐下来,端茶润润嗓子,然后却沾点茶水在桌子上写了四个字,贤王,闲王,“老师认为,这两者有何区别?”
升平王朝朝廷制度是三省六部九寺,其中主要职权集中于后两者,左右丞相不过是年高德劭挂个名,不过能被朝廷捧着供着的还没有一个是老糊涂,杜文秉一看就明白了,不由得长叹一声,可惜这个学生了,他生不成皇嫡长子,还不如生在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将来报效朝廷做国之栋梁。
“…你毕竟是嫡皇子,就算韬光养晦也不用如此自污啊…”士农工商,商人最是贱业,书香门第出身的杜文秉历来看不上,更不会让自己最喜欢的嫡皇子学生娶个商人出身的女子为正妃,甚至做侧妃他认为林秀君都不够格,怎么皇上就同意了。
“…与你年龄合适的官家女子不是没有,比如…”老丞相本来不关心谁家女儿多大的,现在努力的去想,打算换一个。
“…母后之前也召见了白侍郎和陈侍郎的夫人…”楚云讲了那两家的反应,他要是娶他们的女儿,那才是自污呢!
“无知妇人!胆大包!趋炎附势!”老丞相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五皇子还被挑剔,他之前根本想不到。
“她们也是爱女心切,不过我经过这个,实在不想有一个总担心女儿会守寡的丈母娘,姨妈就不会,她很疼我,而且姨妈姨丈虽是皇亲国戚,但这些年老师什么时候见他们张扬了?他们这性子能看中的义女,也不会是贪求无厌的…”
“…我也不是光看女子漂亮的,娶妻娶贤,这贤的也不能光是妻子一人,她的娘家人是不是无事生非的也得注意…淑宁县主的曾外祖父和外祖父解救了一城百姓,还不受朝廷的封赏,如果他们接受了,淑宁县主早成官家姐了…”
楚云足足费了一个时辰,向老丞相分析他娶妻的各种考虑,来证明他不是光顾美色冲动的人,林秀君也不是什么红颜祸水。

杜文秉的确被劝服了,五皇子不想争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他当老师的平常也教导要兄友弟恭,这孩子听进去了,做得比他想象得还好,他挑什么?
至于林秀君,她外祖乔家的善举也让人动容,这样人家的孩子,应该也不是是非之人…“乔家当初要得个官身就好了…”
乔家没儿子,得到官身也会被乔玉彤卖给别的族人,不会便宜林秀君,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学生也认为善行就应该宣扬,哪怕宣扬晚了,乔家的行为宝邑城地方志有记载的…”他捧出早准备好的地方志。
证据也有?杜文秉是好奇谁把宝邑城的地方志给五皇子的?郭家?不过白底黑字不会谎,乔氏的确有大善之行,想一想他干脆从善如流:“反正老夫进宫了,不去见皇上也不好,干脆老夫去给乔氏请封吧。”
那林秀君就不能算商人家的了,楚云得寸进尺:“学生还缺一位德高望重的媒人…二皇兄出家了,婚礼他不会来的…”
“…我老了…”杜文秉虽拒绝也没让这弟子失望,“让吏部尚书给你当大媒吧…”
吏部尚书是杜丞相的学生,向来唯老师马首是瞻,楚云哪会不同意,真好,吏部那儿也不会烦他了。
广顺帝早听到老丞相进宫,五皇子半路把人请进和乐宫,然后一个多时辰杜文秉还在和乐宫,就是上课也不会这么长时间,这老头!皇帝心疼自己幼子,但也明白圣旨才下杜文秉便匆匆进宫,这是位好老师。
皇帝其实心里还是有点犹豫,他总认为自己儿子应该找更好的,对商人之女的林秀君不大满意,只因为她救了五皇子,五皇子又看中她,加上了然什么福气意的,他才勉强同意。
所以如今广顺帝也不知道是希望五皇子服杜文秉,还是老丞相能劝学生另选佳人。
杜文秉终于来御书房了,见过皇帝君臣互相问候,他就为宝邑城乔氏的善行请封。
这么五皇子胜利了,事实之下广顺帝发现自己还是挺高兴的,到底是自己儿子!“右相一同意,吏部肯定没问题,刑部更不用,礼部也好,工部尚书与礼部尚书又是亲戚,估计没问题,六部一下定了四个,行啊!”
杜文秉坦荡荡,他当五皇子老师是皇上亲订的,他的班底皇上还能不清楚,世上哪有老师不向着自己学生的,皇上让他教导五皇子,不正是让他用自己的人来保护五皇子吗?
“行啊,五皇子才十七岁,皇后总他,朕就没舍得让他入朝办事,他挑的这个妻子,朕也不是那么满意,可现在看他连你都服,你朕生的这个儿子怎么样?”广顺帝带着骄傲又矛盾的心情问道。
杜文秉躬身施礼:“五皇子绝对青出于蓝,只是无二日,五皇子正是用这样的理由劝服老臣的,其实兄友弟恭比才华横溢对国对家更有利。”
无二日,国无二主,就算广顺帝奇怪他的儿子为什么越的越优秀,但当父母的更不愿意手足相残,五皇子主动不争,他其实应该欣慰。
“罢了…”广顺帝动笔册封乔家祖上,他给林秀君体面也就是给儿子体面。
旨意就由右相送到郭家,内容大概是乔家在宝邑城水患时最先捐款捐物,林秀君太外祖父和外祖父在大灾之后的大疫更制香救人,活满城百姓,当年因为他们推辞仅赐“仁商”的匾额,但如此下之商家楷模,皇帝还必须加封。
追赠乔氏父子为少府监录事,因为父子相继故去,其官职现由其女婿继承。
少府监管百工技巧,与乔家的职业还对口,不过这封赐一般就是个虚的,不会让人真的走马上任。
少府监录事是从六品的官,的确不大,按道理这种官的女儿也不够格当皇子正妻的,不过再也是官,卫夫人喜气洋洋的,今后看谁敢林秀君是商人女儿!
杜右相是五皇子老师,这点林秀君早知道,圣旨抬她的身份,肯定是五皇子努力的结果,她心里暖暖的,有全心全意为两人能在一起而努力的未婚夫,哪个女子会不动容?
接旨得本人,杜老丞相边宣旨边观察之前从没注意的淑宁县主,容貌娇艳与卫皇后卫夫人还真像亲戚,五皇子是不是也因为这点觉得亲?不过卫皇后卫夫人都是再正经不过的女子了,老丞相不能拿人家长相挑刺。
而接了旨,林秀君也没有趾高气扬,流露的是感动,看着是和五皇子形容的差不多,懂分寸,不是是非之人。r1152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