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怎样一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的一周,晨光科技项目组的生活比较平静。
王暮雪和柴胡白天整理资料,晚上写行业分析,每天早上七点半定点下楼吃饭,八点十分左右到达公司,晚上九点半离开公司。
晨光科技从办公楼主楼到大门的路没有路灯,所以三个人晚上九点半离开的时候,几乎都是肩并肩,齐刷刷盯着远方隐约可见的保安亭的微弱灯光快速走着。
每每在这个时间点走过这段路,王暮雪都是一手提着手提包,一手抱着电脑,穿着蒋一帆陪她在村外集市买的土不拉几的球鞋,心提到嗓子眼踮脚走路,样子很像做贼。
原因是这段路确实很惊悚,别说王暮雪,就连蒋一帆都有点怕。
他怕的自然不是黑,更不是时间晚,而是随时可能出现的凶猛狼狗。
晨光科技的保安在晚上八点天快要黑的时候,都会放出十只大狼狗来巡逻,故那些狗察觉到有外来人,都会冲到其旁边不停地狂吠。
九点半这个点,桂市已经全黑,伸手不见五指。
如果是白天,只要王暮雪能看到那些狗她还不至于会怕,因为她觉得她可以通过观察狗的表情见机行事,比如用手势、微笑或者抚摸来稳定狗的情绪。
但关键就是看不见!
狗看不见她,她也看不见狗,黑灯瞎火之中狗朝她吠靠的是耳朵和鼻子,但王暮雪讨好狗不可能用耳朵和鼻子
那些狗很不友好,无论有养狗经验的王暮雪怎么试图接近它们,它们都不领情,若是王暮雪想靠近些,它们只会撕心裂肺地叫得更大声。
于是项目组每天下班的体验就是,没有夕阳,没有星光,有的只有暗处随时可能冒出的暴怒神兽。
这些神兽可能出现在距离三人身体很近的任何位置。
有时候走着走着,他们腿前一步不到的距离突然发出一声狂吠,而就算他们后来学聪明了拿着手机电筒朝前照明,犬吠声又突然会出现在他们屁股后面,或者大腿侧面,斜前方,斜后方,正前方,正后方,总之四面八方,无处不在
心脏不好的人估计下个班都可以直接被吓死。
这种感觉比见到曹平生还要恐怖。
王暮雪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上比曹平生还恐怖的事物真的存在,这种事物被称为:未知。
蒋一帆跟门卫保安反应过很多次这个问题,因为被吓是其次的,蒋一帆主要是怕那些狗会伤人。
但保安总是抬起惺忪的眼帘摆了摆手道:“它们从没咬过人,你们不理就行了,随它们去!”
“但如果有一天真的咬了怎么办?”蒋一帆问道。
“没有如果,真要咬了,我头给你!”保安回答。
蒋一帆闻言骤然有点秀才遇到兵的感觉,如果自己或者同事被咬了,破了相,伤口化脓或者得了狂犬病,要他一个保安的头有何用?
“咬一口,你十条狗全部送我们。”一旁的柴胡突然开口道。
“妥!”保安一拍桌子利落一句。
“你也没地方养啊!”在离开保安亭有一段距离的时候,王暮雪突然朝柴胡声笑道。
柴胡耸了耸肩,“我没打算养啊。”
“那你的条件怎么是要十条狗”
“当然是吃啊!”柴胡答道,“十条狗,一条那么大,送到菜市场宰了拔毛,有冰箱的话可以吃一个月。”

王暮雪:“……!!!”
蒋一帆:“……!!!”
柴胡的话音很自然,就如同他的观念一样。
其他两人听后也没发出声音,世界很安静,只不过安静的外表下是完全不同的内心状态:一方静如止水,一方波涛汹涌。
柴胡虽然这么说,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因为一周以后,那些狗再也没有朝他们叫。
因为柴胡后来中午吃饭都把根本吃不完的肉和菜打了包,便于晚上过来贿赂那些神兽。
正所谓有吃就是爹,有吃就是爷,这些用来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平常那些可怜巴巴的狗又哪里吃得到。
于是乎,狗的行为发生了逆天的变化,从敌意的犬吠变成了殷勤摇尾。
三四天后,它们摇摆的尾巴出现在王暮雪的手机电筒灯光之下不再是零星的一两只,而是整整十只,固定的眼神,固定的位置,固定地吐着舌头。
“还是你有办法!”王暮雪朝柴胡称赞道。
“狗的愿望其实很简单。”蹲着为食的柴胡默默说了一句。
不知道为何,这句话在王暮雪听来是表扬狗的单纯,在蒋一帆听来就变成了“人不如狗”。
于是他朝柴胡道:“如果我们有一天下班不再给它们吃了,它们会不会恨我们?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
“有这个可能。”柴胡道,“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它们即使心有怨气,也不会再朝我们叫了,更不会反咬一口。”柴胡道。
“对对!我知道狗,它们绝对不会再凶喂过它们的人。”王暮雪附和道。
又不知为何,柴胡刚才的这句话,在王暮雪听来依然是表扬狗懂感恩,但在蒋一帆听来,却还是那句“人不如狗”。
蒋一帆不明白是自己想得太多,还是柴胡的内心有一种愤世嫉俗的轻微征兆。
他的征兆并不是来源于他的观念和思想,因为对于喂狗这件事情,柴胡的观念和思想跟王暮雪的明显一致,但王暮雪就没有让蒋一帆感觉到有任何一丝愤世嫉俗。
看着那些狗狼吞虎咽地吃着柴胡给的食物,站着的蒋一帆不禁细细地揣摩起柴胡这个人来。
柴胡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伙子平常工作挺积极,看得出来他入职的愿望很强烈,但关键时候,尤其是紧急的时候似乎有些掉链子。
针对上次7:0分柴胡发来的“本朝军队”,蒋一帆不怪他的能力,也不怪他想不到或者是没钱买报告,怪的是他的态度。
不知道怎么做的事情,能力之外的事情,为什么不提前跟队友沟通?
多沟通就不至于将事情拖到最后一秒。
说真的,如果那次蒋一帆不是事先就写完了报告,按柴胡那样的做法,是没有办法让整个团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既定目标的。
他的态度似乎前后有些矛盾,跟他整个人一样的矛盾。
懂得照顾动物情绪的人,应该是温暖善良的,但这个人有时候说的话又是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的。
所以真的很有意思,蒋一帆手托着下巴,柴胡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会最终进入明和证券,成为自己真正的队友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