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战略性分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尚香和徐夫人立了大功,众人忙着去拍她们的马(屁i),两人自然没工夫再搭理刘封。
周瑜假惺惺地要留刘封一起饮酒,刘封委婉地推辞了。
周小鬼儿的酒,他自然不敢喝。酒里随便下点儿毒,都是分分秒秒的事儿。周小鬼儿这个家伙,完全干得出这种事(情qg)。
倒是孔明机灵,邀请刘封和鲁肃晚上一起饮酒。
刘封明白,这是孔明找机会跟他说话,自然爽快答应。
饮酒就定在刘封住的驿馆里面,
此前刚到夏口的时候,刘封住在军营里面,后来怕牵连到苏飞,就搬了出来。
他打算将来把苏飞忽悠到辽东去,自然不想他因为自己,受到什么牵连。
自己在东吴的(身shēn)份,早晚有一天会暴露,从现在开始,有些事(情qg)就必须未雨绸缪。
孔明叫人送来了酒菜,随后就跟鲁肃一起来了。
找鲁肃,是给两人相会找个挡箭牌,免得引起周瑜的怀疑。
开始的时候,三人一起谈话。后来就是孔明和刘封探讨易经八卦之类的问题。
对于这些,鲁肃懂得不多,也插不上嘴。
诸葛神棍见时机成熟,就频频给鲁肃敬酒,刘封这边,也频频给鲁肃敬酒。
鲁肃这个人比较忠厚,也比较豪爽。不疑其中有诈,杯到酒干,没多久就醉了。
于是孔明就叫随从扶着鲁肃,到隔壁去睡觉。以便两人谈话。
“贤侄今(日ri)之事,甚为凶险,周瑜已经动了杀机,今后还要小心”。
“如此也是无奈之举,不羞辱他一番,实在难解我心头之恨”。
“听说贤侄前去招降,我就怀疑是周瑜的借刀杀人之计。此前我也曾推算,贤侄有惊无险。没想到贤侄竟然利用郡主和徐夫人,这一计倒是甚为巧妙”。
“虽然如此,仍然瞒不过周瑜”。
孔明放下筷子,举起酒杯,送到嘴边,又把酒杯放下。
“周瑜不仅对贤侄忌惮,对我也甚为忌惮。昨(日ri)曾经叫我去劫曹((操cāo)cāo)的粮道,幸好被我推辞过去”。
“曹((操cāo)cāo)极善用兵,平生惯于劫人粮道。他的粮道,哪里不会重兵把守?主公那里本就兵微将寡,若是再有折损,便是破曹之后,也将很快为江东不容,不可不慎重啊”。
对于孔明,刘封的感觉也比较复杂。
虽然他出山之时未免多了些算计,但出山之后,也确实尽心尽力。在敌强我弱的(情qg)况下,苦苦支撑。
玄德老爹能有今天联合东吴抗曹的局面,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孔明之功。
但是,将来他劝说刘备杀了刘封这一点,决定了刘封注定不能跟他在一起长久相处。
这就是个死结。
“周瑜此计不成,还会再生(阴y)谋。如今我一人在这里尚可应付,贤侄还是回去为好,这里实在凶险,不宜久留”。
“我也知道凶险,但怎能忍心让军师一人留在此地?若是就此回去,岂不是未战先怯,叫人小瞧”?
“唉,只因我们兵微将寡,实力不济,才不得不深入虎(穴xué),忍辱负重,联合孙权。此战若不打败曹((操cāo)cāo),今后几无安(身shēn)之地。唯有破曹之后,才能立足荆州,徐图巴蜀。我们已无退路,唯有拼死一搏”。
“贤侄既然不回去,那就留下。如今寄人篱下,唯有倍加小心。”
“多谢军师厚(爱ài),侄儿自当尽力”。
“贤侄此前曾说去辽东之事,近(日ri)我也一直在考虑。此计可行。待破曹之后,我便给你五百兵马。另外,子龙武艺高强,颇有智谋,就叫子龙跟你一起前去,有了子龙相助,庶几能在辽东开辟出一片基业”。

听说叫赵子龙跟自己一同前去,刘封不(禁j)大喜过望。
有了赵子龙,将为自己减少极大的压力。
孔明派赵子龙这样一员大将去,证明他确实认可了刘封的计划。
孔明认可了,玄德老爹的阵营,也就认可。这就证明,刘封以后就不是自己单打独斗,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蜀汉的支持。
“军师深谋远虑,请受小侄一拜”。
刘封郑重其事地给孔明施了一礼。
“贤侄不必如此客气。亮受主公知遇之恩,一心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贤侄在辽东开辟基业,此后主公进军巴蜀,励精图治,几年后就出兵北伐。届时贤侄在曹((操cāo)cāo)背后策应牵制,待我大军一到,彻底打败曹((操cāo)cāo),光复汉家江山”。
策应?原来仅仅是叫我在背后策应?
从巴蜀北上伐魏,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三国演义里面来看,便是玄德老爹占据了巴蜀,在魏蜀吴三国中,无论是人口、经济还是军事力量,都是最弱的。
看来孔明还是在按照他原来的想法行事啊。
既然他把辽东定位为策应,就不可能在辽东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我将来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实际上,空间上的距离,也决定了不可能把蜀汉的资源,大规模地投入到辽东去。
如此一来,便是多了一个赵子龙,其实也不会有太大的用处。
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后来的蜀汉六次北伐,几乎耗尽了国力,犯的是战略(性xg)的错误。
“军师,小侄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讲”?
尽管知道孔明不会高兴,刘封还是打算说出来自己的想法。
这是个原则(性xg)问题,他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能含糊。
“贤侄有话就说”。
“司马迁云:夫做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兴自蜀汉……”。
司马迁的意思是说,历史上的统一大业,成事者都是从西北伐东南,只有项羽的反秦复楚是个例外,但是项羽也失败了。
刘邦虽然兴于蜀汉,但是也是以长安为都城,最后向南讨伐,统一天下。
刘封虽然说的是历史,但意思已经很很明白,那就是反对孔明的北伐计划。
两人在战略上产生了根本(性xg)的分歧。
孔明脸色突变,不过随即恢复正常。
他没想到,刘封竟然敢当面就这样反驳他的观点。
自从他出山以来,除了起初关羽和张飞质疑过他的能力之外,还没有一个人,敢于质疑他的观点。
整个刘备阵营,包括刘备本人在内,都对他言听计从。
一个十六岁的小孩子,竟然敢于质疑他的观点和计划。
就在这一刻,刘封的种种异常之处,包括他今天在周瑜面前表演的那一(套tào),一股脑地充盈在心间。
对于刘封的态度,也从以前的摇摆不定,转为忌惮和防备。
自然就联想到了将来刘封和阿斗的继承问题。
沉默了一会儿,孔明举起酒杯。
“贤侄有远虑,这是好事。不过,目前还以破曹为主。将来之事,主公自有定夺。贤侄可先去辽东,静观待变”。
“也好,谨遵军师教诲”。
刘封彻底绝望了。
在自己表示反对他的(情qg)况下,仍然叫自己去辽东,已经表明,孔明决心将自己排斥在权力中心之外,甚至是叫自己去辽东自生自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