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伏火炼丹,牢底坐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揭开陶瓮上的盖子,泡了一多月的馊冲天而出,二人猝不及防之下被酸爽个正着,太宁一把捂住自己漂亮的鼻子扭头就往外跑,边跑边道“好弟弟,我得去拜见阿娘,这个粉华,你别勉强,大不了我以后不用就是了……”
“呕……”这味道确实不好受。
摇摇头出门叫了两个小太监,让他们把这些东西送到澄心堂去,自己袍袖一摆,也去澄心堂点卯。
澄心堂也在东边,是皇城延伸出去的一小片建筑群,显然又得穿过中间那片区域,李煜提前摸出锦帕捂住鼻子,结果却发现厕土秽物都已经运走,“祖宗显灵,这群奴才是真勤快起来,我南唐,不对,大唐复兴有望了……”
澄心堂占了老大一片宫殿,比好几个皇子居处都大,没办法,除了要藏书,李璟酷爱丹青,总嫌弃外面买来的大路货用起来不舒服;
李昪死后,索性让澄心堂专司御用文墨制造,于是千古制墨第一人李廷硅的墨局就占了老大一片地方,其他造笔的,造纸的也各有专门院子,为了配合他们工作,还从工部调了批工匠,又从紫金山的玄真观里拉了几个道士来作技术支援;
道士么,没事就是炼丹,观测火候和分析矿物的水准在眼下算是一等一。
这些人闲不下来,就请冯延巳给他们也划两个院子,空下来的时候也好自己练练手艺。
冯延巳对此性子尚属宽厚,自然无所不准。
“参见承旨”
“参见承旨”
一路上各色匠人、太监都向他行礼问安,他们昨天都知道消息,眼下这个安定宫从今开始就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了。
“等等,因了道长,你这是怎么了”李煜见一个中年道士向自己行礼,却低着头不敢看自己,仔细一看,他面上都是水泡不说,道士都是留长发的,此刻他头上却光秃秃,再细看连眉毛都没了……
这是熟人,玄真观来的,性子不错,李煜没事看各色道家经典,碰到不懂的地方去问他,倒多能有所收获。
“这,这……”因了支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旁边其它道士强忍着笑替他解围“回承旨的话,因了昨日再用伏火法杀去硫磺毒性时,操作不慎,被火撩了”
“噢……人没事吧,可曾让太医院的医正来看过”
“谢承旨关心,他人没大碍,就是这眉毛,只怕一时半会长不出来了……”小道士笑道。
因了在旁边脸色发青,他是炼丹老手,如此八十老娘倒绷孩儿的事情,实在让他面上无光。
“嗯,下回小心就是了……”李煜挥挥手让他们退下
忽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闪过“伏火法??好熟悉的名字,嗯我想想,前几天翻《真元妙道要略》里怎么说来着,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两半,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以熟火一块入内……我操,这不就是火药么!”
当然这种方法弄出的火药由于配方比例问题基本不会爆炸,但燃烧速度极快,所以才叫火药,而不是炸药。
但不管怎么说也是要被管制的危险品。
李煜脸色发白,一指因了“你昨天是在伏火炼硫磺!?谁给你这么大胆子的”

因了正摸着被烧秃的脑袋犯愁,见这位皇子突然发怒,顿时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不住磕头。
李煜见他这样,一肚子火气也消去不少,毕竟还是个现代人看到别人跪着磕头,心里还是有些不忍的“算了,算了,你起来吧,这事儿也不全怪你,因了道长你也知道,伏火时极易引起各色火患”
惭愧的秃点不停的点着。
李煜放大声音对其他人道“诸位,这是澄心堂,北方乱世纷纷,典籍焚毁,眼下我中华大地上,这儿的孤本古籍是最多的,纸帛竹简都是易燃之物,倘若碰到一点火星……”
说道这儿他若有所思的看着众人,众人听他刚才一说,也不禁背上冒冷汗。
他又道“现在天寒地冻,太平水缸里的也都是大冰坨子,要是真走水了,只怕你我都是华夏罪人,皆无面目去泉下见列祖列宗的。”
这话一出,所有人顿时齐齐作揖。
“好了,好了,不知者无罪,今后不但不准炼制,就是硝石,硫磺等物也一律不准拉进来,这儿虽然不算皇城,但也马虎不得,大家记住三句话: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一会儿让赵主簿那笔写了,贴到墙上,大家看了也好惊醒点。”
“唯”众人齐声领命而去。
“对了”李煜道“再来一条,伏火炼丹,牢底坐穿,也写了贴上”。
因了听了,腿一软,差点一屁股做到地上……
李煜挥挥手,吩咐众人各就各位,自己则背着手在几个院子间来回巡视。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那田小三也在某个僻静的院子里,指挥小太监们把,臭气熏天的厕土倒入,大铁锅中,用水浸泡,随后去掉厕土,加火开始烧煮这些水来。
一时间小院子里臭气熏天,田小三掏出麻布手帕捂着鼻子道“幸亏这儿地处偏僻,平时没人过来,否则光这味儿就受够了……你们几个”他指着几个太监。
那几人听了,连忙回头看着他等候指示,细看之下面色都被薰得发青了。
“这活儿一定要快,最多到明天一定要都收拾完!”说着掏出一大块银子来扔给其中一个领头的。
“弄好了,还有赏!”
那几个苦力太监,一听有银子拿,脸上也稍微泛起几分血色来,向田小三行了个礼,又卖力的干起来。
……
田小三之所以选中澄心堂的偏殿做场地,是因为整个建筑群都是新建的,所以澄心堂中空殿、空房、空院子极多,还有活水引入,空间大,味道也容易挥发,用水,排水也方便。
而李煜倒也有同样感受,加上澄心堂内各色器具齐备,就算一时采买不到,有小半个工部将作监在,什么东西做不出来?
几下一凑简直是这个时代的超级实验室。
这时两个小太监从凤阳阁到这儿来回好几趟才把陶瓮全搬来,看他们累的气喘吁吁的样子,李煜也有些不忍,随手摸出两小块银子赏给他们,这时白银尚未成为主要流动货币,但王公贵族随身都带几块预备着赏人用。
两个小太监千恩万谢的告辞走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